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山
5987800000003

第3章 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我们还得从地球的形成和构造说起。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原本是一团炽热的大火球。后来,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较沉的物质下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漂浮到地面,冷却后形成了地壳。其实,大约在45亿年以前,地球的大小就已经和今天相差不多了。但原始的地球上既无大气,又无海洋。在最初的数亿年间,由于原始地球的地壳太薄,再加上小天体的不断撞击,造成地球内溶液不断上涌,地震与火山喷发随处可见。地球内部蕴藏着大量的气泡,在火山喷发过程中从内部升起形成云状的大气。这些云中充满水蒸气,然后又通过降雨落回到地面。降水填满了洼地,注满了沟谷,最后积水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到了距今25亿年至5亿年的元古代,地球上出现了大片相连的陆地,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今天,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可你是否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吃过很多带核的水果,它们有皮、肉和核。地球内部的结构也就类似于这些有核的水果。科学家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把地球分为四层—地壳、地幔、外地核和内地核。

地球最外圈层,也就是我们脚下踩的土地称为地壳,是薄薄的坚硬的岩层;当然地壳并不只是包括人类所能看见的土地,还包括了海底海床的那部分土地。地壳在地球上分布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一般在32千米左右;而海底部分的地壳厚度常常只有5千米至8千米。

而在地球内部,中间的比较柔软、致密的一层则被称为地幔,地壳就漂浮在地幔之上;这里是产生岩浆的地方。

顾名思义,地核就是地球的中心。它们被地幔“包裹”着,包括液态的金属外地核和固态的金属内地核。外地核的温度要比内地核的温度高,所以呈液态状,可以达到6000℃。

表面上地球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在地壳下面,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火山和地震就是它不断运动导致而成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火山喷发,地球也不可能形成今天的地貌。

我们知道,地壳大部分是由岩石组成的,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土壤,这是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雨水侵蚀和风化作用造成的。地壳因为太薄了,所以非常的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裂开,形成火山喷发。

我们所说的火山一般都是已经诞生了的。但并不能保证世界上永远只有这些火山。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还有可能诞生新的火山。1943年,人们就曾在墨西哥目睹了一个新火山的诞生。

那年的2月5日,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西约320千米远的帕里库廷村,突然大地震动,紧接着地底下发出了轰隆隆的响声。以后震动不断发生,虽然不是十分强烈,但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当时,有一个叫普里多的农民正在自家的玉米地里干活。他忽然发现他的地里出现一个不断冒出烟来的小洞。起初,他还以为是枯叶着火,便用铁锹铲了一些土盖上。然而于事无补,烟还是在不断地向外冒。过了些天,2月20日下午4点左右,普里多正在地旁休息,大地忽然又震动起来,地底下再次发出了轰隆隆的声音。原先冒烟的地方骤然裂开了一条约5~6厘米的裂口,而且越裂越长,大量的浓烟从裂口喷涌而出,还嘶嘶作响,带有难闻的硫磺气味。不多一会儿,裂口附近的树木燃烧起来。这时,喷烟的小洞已扩展到直径2米左右。洞里像沸腾了一样,不断翻滚着沙子。除烟外,还有许多灰沙和石块从洞中喷出。第二天早上8点,当普里多再次来到他的地里时,只见地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和灰沙,喷口周围堆得更多,已形成了高约10米的小丘。一个星期后,小丘高达100余米。接着,在小丘的北边也出现一条裂缝,炽热的岩浆从裂缝中源源不断地涌出,它就像一条火龙一直流出2千米外才逐渐凝固成岩石。以后这个小山还在不断升高,直至形成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真正的火山。

那么,火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在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分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它的温度和压力便开始下降,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堆积在其周围,慢慢的就形成了火山。

通俗地说,火山就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中的地壳内部喷出的岩浆和碎屑物质堆积成的山体。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火山是锥形火山。它内部的岩浆沿喷气孔流出并凝固成岩石,在火山口顶端留下一圆锥形。当火山再次喷发,第二层火山灰和熔岩沉积在第一层的顶部,如此的一层层堆积起来,火山就这样长大了。

然而,根据最新研究表明,倘若没有板块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碰撞、俯冲,沉积在地壳下面的岩浆就不会喷出地表。那么,什么是板块运动呢?说起板块运动,就不得不解释一下板块构造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