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动物探索:中华文化撷英(四)
5986300000002

第2章 长翅恐龙与鸟的“亲情恩怨”

在神奇的宇宙世界里,宇宙飞船的升空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成功实现的,这在人类早期曾被认为是“异端邪说”的思想,在现实中不仅实现了而且还日益显现出超人的威力。今天,在高新技术的武装下更使宇宙航天技术成为一种产业。真是应验了“人定胜天”的真理。而鸟类飞天,恐怕自打有人类以来谁也未曾置疑过它的本能,而且还被人类作为鸟类的固有特征给定义下来,长期以来形成了鸟类在蔚蓝的天空中一统天下、独领风骚的稳固局面。一百多年以来,也从没有人去怀疑、猜测“始祖鸟”作为鸟类始祖的科学性。但是,近几年来,在中国辽宁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上却给全球科学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繁荣,从此便开始了逐字逐句地修改全世界人们视为《圣经》的“有关飞翔鸟类的始祖和鸟类进化历程”的历史章节。

从“中华龙鸟”的出现,人们感觉到了并非只有鸟类才长羽毛、早在中生代的恐龙时期羽毛的雏形就日渐丰满,羽毛不只是鸟类的“专利”;“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恐龙未亡”的思想也日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从“赵氏小盗龙”的问世,人们明白了原来恐龙也可以爬树;特别是在2003年初全世界权威的学术刊物《自然》发表了长着四只翅膀的“顾氏小盗龙”后,澄清并明确了“树栖说”是鸟类的祖先恐龙飞行起源的理论基础,而在地上长期奔跑最后借助树木开始飞上蓝天的“地栖说”的观点遭受挫折。因为在这之前,“树栖说”的生命一直很微弱。

“顾氏小盗龙”正在撕开层层轻纱遮掩着的迷雾露出事情的真相。顾氏小盗龙全长大约77厘米,它的爪子尖锐弯曲、尾巴比身体长。除了前肢较短外,别的特征都表明了顾氏小盗龙的飞行能力较始祖鸟还要强:前肢的结构比始祖鸟更加接近现代鸟类;发育有较大的胸骨和七对较为进步鸟类才有的钩状突。新发现的“顾氏小盗龙”生活在距今1.2亿年的自垩纪早期。这种恐龙浑身披着羽毛,最为奇特的是,它不仅前肢进化成长着羽毛的翅膀,后肢也同样如此,即长着四只翅膀。科学家称,这种集四个“翼”为一身的形态在其它脊椎动物中至今还没有发现过。科学家们还推测,恐龙的后肢翅膀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早期涉足飞行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家们认为“顾氏小盗龙”可能是四足爬在树上,经常在树丛间优美滑翔,而不是两脚直立地来回奔跑。因为他们在这种恐龙身上发现了羽片不对称的飞羽,这种结构一般被认为和飞行是相关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刊为2003年1月2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文章,其中,“顾氏”是献给中国着名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的。

“顾氏小盗龙”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领会了“鸟类是恐龙进化而来的”科学论断,但对“始祖鸟”作为鸟类祖先的位置却开始有所动摇。因为“顾氏小盗龙”不仅发育有能够用来滑翔的羽毛,更重要的是它的形态和飞行能力要比始祖鸟接近鸟类。由于它是恐龙,但跟鸟类的关系比始祖鸟还亲近,在承认“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不免要审视始祖鸟的地位和身份。始祖鸟的身份是否会有所改变,始祖鸟还是“鸟”吗?事实上,在140多年前,人们相信鸟类是动物界中唯一长有羽毛的生物。由于始祖鸟保存下了羽毛的印痕,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其归入了“鸟类”行列。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保存羽毛的印痕,人们很难将始祖鸟认定为“鸟”。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德国的始祖鸟显示出浓厚的爬行类(食肉性恐龙)色彩,其中两件没有保存羽毛印痕的始祖鸟化石就被错认为“翼龙”和“美颌龙”,所以,曾一度把羽毛作为衡量鸟类的可检验标准。更因为化石的稀有性和不可比较性,始祖鸟的这种特殊历史作用逐渐被人们默认,始祖鸟作为“鸟类始祖”的历史地位也就“理所当然”地被人们认可了。

如果140多年前在辽宁西部就发现了这些化石,尤其是大量中生代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而在今天才发现“始祖鸟”化石,人们对始祖鸟的称呼,恐怕脱口而出是长毛的“恐龙”,而不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

正如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说:“新发现的研究意义和所提供的信息是难以估量的。恐龙向鸟类转化这一生物进化过程远比想象的复杂。”

美国着名鸟类学者发表评论说,中国科学家的发现是有关鸟类起源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这一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鸟类飞行起源,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发现,“古生物学家们必须重新评价一些经典性的工作”。

“顾氏小盗龙”在人们认识鸟类飞行和鸟类与恐龙的关系旅程中只是一个小小驿站,而“始祖鸟”却相当于展现在驿站旁的条条岔口。如果我们不在每个岔口前驻足观望,甚至做片刻的绕道停留,前面的宽敞大道是不会为我们敞开的。认识自然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