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陆地和水
5983400000018

第18章 水循环研究的意义

水循环把水圈中的所有水体都联系在一起,它直接涉及自然界中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通过水循环相互联系起来,并进行能量交换;同时溶解物质和泥沙等因水的运动而发生迁移;再者,水循环运动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②水循环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水循环可以对陆地的土质产生影响。

2.水循环研究对水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水循环是地球上一切水文现象的根源,没有水循环,地球上也就不会发生蒸发、降水、径流,不存在江河、湖泊。所以研究地球上的水循环,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界错综复杂的水文现象的一把钥匙,是把握自然界各种水体的性质、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说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研究引导了以往水文学科的发展,也将指导水文学的未来,并正从宏观与微观双向尺度上,不断拓宽与加深水文学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宏观上讲,着重全球水循环与全球生物圈、全球气候系统以及岩石圈之间界面过程的研究,借助卫星遥感手段获得的全球大气圈层和陆地表面的系统观测资料,用以确定全球尺度的水文循环与能量通量,以及它们对环境变迁、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从微观方面来说,除了继续发展各类流域水文模型外,人们正深入到单元尺度的细微观测与计算模拟,开展不同自然地理区的水循环微观过程的实证,以及土壤水分动态平衡、蒸发、蒸腾水文模型等研究。

总之,宏观与微观水循环研究相结合,将进一步推动今后水文学向纵深方向的发展。

3.水循环研究为人类谋福利

如果自然界不存在水循环现象,那么水资源也就不能再生,无法永续利用。但必须指出的是,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可以永久利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水资源永久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更新速度和补给量要受到水循环的强度、循环周期的长短的制约,一旦水资源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所以对于特定地区而言,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得到永久利用。

了解和研究水循环系统,有助于我们认识水汽的循环规律,提高科学认识,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能考虑到自然的承受能力。对于已经破坏的循环系统,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由地理因素造成的区域性循环系统不利于当地生产生活的状况,可以通过改造使之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发展。目前,人类已经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利用水循环的原理为人民谋福利,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如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②对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影响,如人工降雨等。

③对地下径流的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等。

④对水汽蒸发的影响,如植树造林、修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水循环对于人类社会及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循环的存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永久使用;它还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

此外,人类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循环。研究水循环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并进而改造大自然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