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辛弃疾《摸鱼儿》。
【原作】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故事】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七月的一个中午,宋孝宗赵睿躺在皇宫内殿里的御榻上正在美美地睡午觉。醒来的时候,看到案头放着一张素笺。
他伸手把那张素笺拿起来,略略地看了一个遍。这一看不要紧,把他气得七窍生烟,他气急败坏地把那张素笺扔在桌案上。
这时,内侍捧来了一盏龙井茶,看皇上怒气满面,便轻声说道:
“请陛下用茶。”
赵睿好像没听见一样,伸手重新把素笺拿在手中。
素笺上面是用工楷抄写的一首词,词牌是《摸鱼儿》,下面有个小序。小序的前面,写着一个刺眼的名字:“辛弃疾”。
原来,辛弃疾在滁州不到两年,就被调回朝中任职。从那以后,他又像走马灯似的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调来调去,这使他失去了为抗金北伐扎扎实实干一番事业的机会。这使他既为主和派小人们对他的忌妒、排挤而愤懑,更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担忧。
到了这一年的春天三月,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改任湖南转运副使,同僚王正之在小山亭设宴为他送行,他便即席写了这首《摸鱼儿》词,“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出典】
苏轼《满庭芳》。
【原作】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乃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思想博杂,于儒、道、释均有吸取融汇,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政见上倾向儒学,在人生处世上出入庄老禅宗。积极从政,坚持操守,但反对欲速轻发,既为新党所不容,亦为旧党所不满;然其生活态度“期于静而达”,观察问题颇能超脱,处世接物又复旷达,故虽历尽挫折漂泊,始终达观。其文学主张受欧阳修影响,反对五代宋初浮巧轻媚的文风。其理论主张对宋代诗文革新贡献甚大,对后代也有影响。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文诗词俱为一代大家。散文为后人所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文坚持了欧阳修文平易之路,而更为畅达自由;文体多样,风格亦多样。诗存2700余首,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山水游记、朋友唱和乃至艺术创作的经验和鉴赏诸多方面,抒写情怀,慨叹人生,讥弹时致,寄寓名理,无不形象鲜明,神味完足。苏诗风格多样,对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诸人均有继承发挥,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性极为分明,实现了他“系风捕影”能充分达意的文论主张。苏词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刚健为主,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才能,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故事】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神宗皇帝决定把苏轼调离京城近一些,于是下了一道手诏,说:“苏轼罢官后能够认识错误,并且时间也不短了。得到一个人才不容易,不能永远不用他。”诏命把苏轼从黄州调到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
这年三月初三,苏轼向邻居家要了一株橘子树苗,并买了一只大木盆,他把树苗栽到东坡雪堂的院子里,浇上水。正在计算着何时能结橘子时,皇帝的诏命来了。
苏轼不得不与黄州的父老乡亲告别,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经营的东坡。但是,皇帝的诏命是不能不执行的。他只好前往汝州。
汝州,当时是个繁华的地方,在今河南省的西部。若从陆路走,应该往西北去,距离就比较近。但是,苏轼决定走水路,即沿长江而下,过九江、金陵(今南京)、京口(今镇江),然后顺大运河、淮河溯上汴京、洛阳,最后到达汝州。
苏轼决定走水路,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他想顺路去看看在筠州的弟弟苏辙;二、长子苏迈最近被任命为德兴(今属江西省)县尉,也顺路;三、想沿路看一看老朋友,像金陵的王安石等;四、几年来在黄州闷得够呛,这样走也可散散心。
苏轼在黄州一住五年,他和当地的父老乡亲处得很好。大家虽然离不开他,但对皇帝还能记起他也感到高兴。他们聚集在长江岸边给苏轼送行,其中有老的,也有少的,有地位高的,也有地位低的。大家看着他的船顺江而去,久久不愿离开。
为此,苏轼当年四月离开黄州时,向东坡邻里告别,内心激动万分,于是作了首《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典】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大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思想博杂,于儒、道、释均有吸取融汇,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政见上倾向儒学,在人生处世上出入庄老禅宗。积极从政,坚持操守,但反对欲速轻发,既为新党所不容,亦为旧党所不满;然其生活态度“期于静而达”,观察问题颇能超脱,处世接物又复旷达,故虽历尽挫折漂泊,始终达观。其文学主张受欧阳修影响,反对五代宋初浮巧轻媚的文风。其理论主张对宋代诗文革新贡献甚大,对后代也有影响。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文诗词俱为一代大家。散文为后人所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文坚持了欧阳修文平易之路,而更为畅达自由;文体多样,风格亦多样。诗存2700余首,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山水游记、朋友唱和乃至艺术创作的经验和鉴赏诸多方面,抒写情怀,慨叹人生,讥弹时致,寄寓名理,无不形象鲜明,神味完足。苏诗风格多样,对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诸人均有继承发挥,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性极为分明,实现了他“系风捕影”能充分达意的文论主张。苏词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刚健为主,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才能,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故事】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冬,密州发生了蝗灾,同时又发生了旱情。一有旱情,人们就到密州城南二十里的常州去求雨。据说,那里是常求常应,所以才取得“常山”这个名。这种说法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像苏轼这样的人也难完全摆脱不信。他抱着为百姓祈求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的幻想,也到常山去求雨。不过,他求雨不像别人那样只是一味磕头祷告,同时还认真地调查常山的地形。苏轼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泉眼,从石缝中向外冒水。他命人将石头凿开,结果成了一口相当大的泉水井。附近的百姓能用泉水浇灌庄稼,非常高兴。苏轼也喜欢得很,他决定在这里建一个亭子表示纪念。因为古代把求雨叫雩(yú),所以称这个泉为雩泉,亭就取名叫雩泉亭。
雩泉亭竣工这一天,密州的大小官员都来到这里,老百姓也有不少来看热闹。苏轼看看百姓,转对自己的属下幽默地说道:“雩泉,确实值得纪念,你要求什么,它都答应。我们这些当官的,百姓对我们有所求的时候,是不是答应他们了,这确实需要很好地想一想啊!和雩泉比一比,我苏轼感到惭愧,有许多事没有给老百姓办好。不知众位做得如何,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地想一想?”
众官吏听了苏轼的话,慢慢地低下了头。
在苏轼的治理下,多灾多难的密州渐渐地有了生机。可是,这时候,传来了一个气愤的消息。
原来,正当苏轼带领着密州老百姓与自然灾害斗争的时候,北方的辽兵又向中原发动进攻,辽主胁迫宋王朝割地七百里。
苏轼对边境十分关注。他一贯主张对辽、西夏的袭扰,应当进行武力抗争,反对割地求和。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非常气愤。他对朝廷与辽主订立的屈辱和约很不满,渴望也能驰骋疆场,杀敌立功,保卫边疆。于是,他写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出典】
王安石《菩萨蛮》。
【原作】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后移居江宁(今南京)。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积极推行新法。王安石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人物,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理论上,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主张文贵致用;同时也肯定文学的艺术特性。故其所作,多针对现实,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诗成就最高,今存1530余首。多指陈现实,有感而发。如《河北民》、《收盐》、《兼并》、《发廪》、《秃山》等,直抒胸臆,辞气激烈。咏史之作,如《商鞅》、《韩信》、《贾生》等,往往寓意深刻。《明妃曲》二首,立意新颖,尤负盛名。退隐后,诗歌转为描写山光水色,更注重字句的推敲锤炼,如《江上》、《泊船瓜洲》、《金陵即事》等,其雄直峭劲、壮丽超逸而又深婉不迫的独特诗风,对扫除西昆体残余,推动宋诗革新起了积极作用。但部分诗篇受韩愈影响较深,喜造硬语,押险韵,也对宋诗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故事】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月,随着变法改革的退缩、停滞,反对派压力的渐渐增大,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便陷入了日益无法摆脱的窘境。为了渡过这场危机,他不得不再度请求辞去相位。第一次罢相那是两年前的事情。现在也只有再度辞去相位的一条路了。
罢相回去以后,王安石便在江宁城东门和钟山的中间,在一个叫白塘的地方,草草地盖了几间房屋,作为自己的居住安家之所。王安石十分喜欢这个地方,便把它称为“半山园”,而自己则自号“半山”。
这是一个非常幽静的地方,远有山,近有郭,水绕园,池临屋。一天,一位老朋友来“半山园”拜访王安石,两人在园中对坐,把盏叙旧。闲谈了一会儿,老朋友问道:
“老兄在这里生活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