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原作】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简介】
蒋捷(约1245~1305),南宋词人。字胜欲,自号竹山,学者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遁迹未仕。生平“以词名一时”(沈雄《古今词话》引《松筠录》语),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一卷。所作词章,内容多以忆昔伤今为主;艺术上“炼字精深,音词谐畅”,想象丰富,形式自由,风格较近辛派。后代词论家对其拒绝出仕元朝的人品气节虽一致赞赏,而对其词作的评价却分歧甚大:明毛晋、清朱彝尊、纪昀、刘熙载等人都褒赞其词,刘熙载甚至推之为“长短句之长城”(《艺概·词曲概》);但清周济、陈廷焯、冯煦等人则贬损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列之于南宋词人最末,并说:“竹山虽不论可也。”
【故事】
蒋捷出身官宦世家,早年过的是灯红酒绿、无忧无虑的贵族公子的生活。但由于父母相继故去,使得家境每况愈下,最后虽没到饥寒交迫的地步,也是很难维持了。
蒋捷读书十分刻苦,再加上天资聪慧,到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考中了进士,同时也成了当时词坛上的一位名人。
蒋捷生活在南宋小朝廷那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际。当时元兵南侵使百姓无半日安宁、兵荒马乱之中,蒋捷时常随着逃难的人流,四处奔逃,无时不在苦难之中。
有一次,蒋捷随难民们逃到了吴江。此时,天边黑云翻滚,当他乘船过了秋娘渡,刚刚来到泰娘桥附近,便下起了潇潇的春雨,这一下便没完没了地下个不停,都说是秋风秋雨愁煞人,但这春风春雨对漂泊流浪在异乡的游子来说,也不亚于那秋风秋雨。
正在百无解脱之时,恰巧看到前面村庄的酒楼上,酒帘高挑,便产生了借酒浇愁的念头,于是,加快脚步,要去酒楼上喝几杯。
上了酒楼,找了座位刚刚坐下,忽听得有几声吴音传来,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股凄楚撞上心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家乡,也不知道这样没完没了的逃难,漫无目的地东躲西藏,何年何月才是个头。
蒋捷坐的正是个靠窗户的座位,那浓浓的吴音仍缭绕在耳边,再侧身细听,仿佛又没有了。百无聊赖中,蒋捷朝院中望去,院中的樱桃此时已经成熟了,春雨中,它们颗颗饱满,艳红欲滴;再看旁边的美人蕉,修长的绿叶已快探到窗口了。
红樱桃、绿芭蕉,在春风春雨中伴随着蒋捷。三杯薄酒下肚,蒋捷不禁暗想:在这春风春雨中,自然界的生物尚能自由自在地生长,而自己一个七尺男儿却身不由己,被战乱与敌寇逼得离乡背井四处逃难。
想到这里,他不免感伤起来。于是向酒家借来纸笔,即兴填下一首《一剪梅》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是这首词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