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5979700000033

第33章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出典】

苏轼《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

【原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思想博杂,于儒、道、释均有吸取融汇,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政见上倾向儒学,在人生处世上出入庄老禅宗。积极从政,坚持操守,但反对欲速轻发,既为新党所不容,亦为旧党所不满;然其生活态度“期于静而达”,观察问题颇能超脱,处世接物又复旷达,故虽历尽挫折漂泊,始终达观。其文学主张受欧阳修影响,反对五代宋初浮巧轻媚的文风。其理论主张对宋代诗文革新贡献甚大,对后代也有影响。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文诗词俱为一代大家。散文为后人所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文坚持了欧阳修文平易之路,而更为畅达自由;文体多样,风格亦多样。诗存2700余首,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山水游记、朋友唱和乃至艺术创作的经验和鉴赏诸多方面,抒写情怀,慨叹人生,讥弹时致,寄寓名理,无不形象鲜明,神味完足。苏诗风格多样,对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诸人均有继承发挥,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性极为分明,实现了他“系风捕影”能充分达意的文论主张。苏词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刚健为主,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才能,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故事】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心胸旷达的苏轼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到黄州服罪,什么事也不管。每天吃完饭没事,便游山玩水,这里走走,那里逛逛。

苏轼雪堂修好以后,他经常来往于雪堂和临皋亭之间。因为这条路上净是黄色泥土,所以人们称为黄泥坂。他穿上普通的农民衣服,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时间一长,当地的老百姓都认识他,也都很喜欢他。有一天,他喝醉后躺在路边的草地上睡觉。傍晚的时候,一个牧童赶着两头牛和一头羊过来。在旁边耕作的农民赶快跑到苏轼身边,守护着他,要不然,牛羊从他身上践踏过去,那可就够受了。牛羊过后,那农民把他叫起来,说:

“快醒醒吧,牛羊差一点儿踩到你呢!”

苏轼睁开睡眼,看着刚刚过去的牛羊,连忙说道:“谢谢,谢谢!”他感谢淳朴善良的农民对自己如此关心,也笑自己的行为有点儿过分放荡。

这时,有不少朋友来看他,决定出去游玩。

三月七日,苏轼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去游玩。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同行的有不少人。不巧,路上遇到了大风雨。同行的人急忙跑着去寻找避雨的地方,而苏轼却穿着草鞋,拄根竹竿,不慌不忙地照样走路。事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躲一躲,他回答说:

“刮风下雨只是一时的事,很快就会过去,而且雨后必然是晴天,何必躲呢?再说,在风雨里走走,也是一种乐趣,可以使你醒酒哩!”同行的人品味着他的话,觉得他这是在说自然界的风雨,同时又似乎在说政治的风雨。回来以后,苏轼写了《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