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5979700000017

第17章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出典】

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原作】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作者简介】

王安国(1028~1074),北宋诗人。字平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王安石弟。史称他12岁即“以文章闻于世”。其咏史诗如《读魏世家》等即寄托极深感慨。写景诗则风发泉涌,《同器之过金山寺兼呈潜道》、《滕王阁感怀》皆有慷慨之气。其诗又工于用事,人称“对偶亲切”(陈师道《后山诗话》)。着有《王校理集》。

【故事】

王安国自幼苦学,到宋神宗熙宁初年,他便做了秘书阁的校理之官。

虽是王安石的弟弟,但王安国却从来未借哥哥的权势去巧取高官厚禄。他为人非常耿直正派,从不趋炎附势。就是哥哥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也是与哥哥争论不休,从来不肯随意附和。

一次,王安国正在家中津津有味地吟晏殊那首脍炙人口的《采桑子》词。王安国读着读着,觉得这首词音节响亮,情感深沉,犹如天际几声雁唳。尽管是那样短促的数声,却如此悲凉凄切,盘旋回荡,读后使人心潮久久难以平静。吟诵着它,真如饮一杯醇香的美酒,给人无穷的回味魅力。

王安石看到王安国读《采桑子》词读得如醉如痴,便打趣地对他说:

“晏殊身为朝廷重臣,也填词取乐吗?”

言外之意是,有官职身份的人不应该去触及词这种“艳科”。

王安国听了哥哥的话,很不以为然,更为晏殊抱不平,因此便十分客气地回敬了哥哥一句:

“晏公不过是高兴的时候,偶尔写上一两首罢了。难道这就说明他的志向、志趣完全在填词取乐上吗?”

这可以看出王安国不以为作词便损于朝廷大臣的风度,相反,他倒觉得哥哥王安石有些过分固执了。

其实,王安国有些误解哥哥,因为王安石自己也填词,如他写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不仅在当时为人们传唱,使一时洛阳纸贵,而且还成为千古绝唱。

王安国在仕途上非常不得意,不但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相反,被当朝权贵吕惠卿--这个先是谄媚逢迎王安石,得势后又反过来陷害、排挤王安石的小人,借事加害,最后丢弃官职,被放归故里。这对王安国说来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他却对此漠然处之。为了表明他的心境,于是挥笔写了《清平乐》词,“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