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旗阿妈啦
5969400000030

第30章 阿妈啦创下了吉尼斯纪录(1)

选了晴空万里的一天早上,再次来到阿妈啦的家里。

这一天,阿妈啦有些不高兴,说是昨晚不小心摔跤了,老花镜镜框摔坏了,本来阿妈啦就行动不便,没有老花镜,生活就更不能自理。幸运的是没伤到老人家。

巴桑德吉早上送饭时才知道,樟木镇没有眼镜店。于是立刻打发自己的儿媳妇索朗德吉专门赶樟木开往日喀则的长途班车,给阿妈啦配眼镜框。

我们到了阿妈啦家,看到她走几步路都得让巴桑德吉扶着,本来想多请教阿妈啦,但是怕她累,决定缩短采访时间。当提出要看阿妈啦她刚刚获得的吉尼斯证书时,她满口答应了我们的要日喀则地县两地领导给阿妈啦颁发吉尼斯证书求,看过阿妈啦被授予“每日升国旗持续年数最长的人”证书后,阿妈啦却激动地说道:“我人已经老了,都年过百岁,没办法亲临上海吉尼斯中国总部现场领此大奖,只好让他们寄到了西藏。”

10月15日,“学习国旗阿妈啦次仁曲珍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

在日喀则地区隆重举行,地区领导赵卫星、普布桑珠、旺加次仁、普布出席了报告会。行署副专员张雪喜主持报告会。赵卫星向获得“每日升国旗持续年数最长的人”称号的次仁曲珍阿妈啦颁发了证书。证书由聂拉木县县长巴桑代领。赵卫星还热情洋溢地讲道,我们要在全地区大力弘扬,广泛宣传,认真实践阿妈啦忠于党、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追求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在平凡的工作中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工作,创造一流业绩,为经济强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各族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建设小康日喀则,平安日喀则,和谐日喀则,生态日喀则的宏伟事业上来。

新华网2009年10月26日电(郭大利):居住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帮村,99岁的次仁曲珍阿妈啦,自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开始坚持每天在自家院中升起国旗,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这一坚持就是45年。她亲自升起过的国旗,保留下来的有17面,每面旧了的国旗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收好并珍藏起来。这一典型事迹经日喀则地区向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申报并获得成功。

阿妈啦获吉尼斯纪录的消息传来,樟木镇帮村的村民们沸腾了,大家为阿妈啦感到自豪。

我们恳求阿妈啦讲讲当天领导给她颁发证书的场面。

那是2009年11月3日,阿妈啦很早就起床准备。她呼唤格桑与达责(两只猫的名字):“你们这两个懒虫还不起来,干吗呢!”接着两只猫几声懒洋洋地叫唤,“喵、喵、喵……”阿妈啦见它俩还只顾半睁眼地叫着,没有早一点起床的意思。这回阿妈啦急了,丝毫没有给格桑与达责面子,一把掀开了盖在身上的被子,两只猫咪吓了一跳,“嗖”的一声跳下床,把长长尾巴伸得老高老高,睁开大眼直勾勾地望着主人,注视着发生的事情。

老人家从床上坐了起来,盯着墙上粘贴着的一面小国旗自顾发呆,然后用手轻轻地理了一下头发,神情专注严肃地伸出手,用手指抚摸起小国旗来,过了一会儿,索性把脸都贴了过去,幸福地紧闭上双眼,两颗泪珠从眼角渗落而下,许久之后她才渐渐睁开放光的双眼。嘴里嚷嚷道:“格桑、达责你们可知道,今天是政府要给我颁发上海吉尼斯总部的世界级大奖的日子哟?它是我一生中获得的最大奖项,世界级的,你俩知道吗?你俩可否知道,哎呀!

说多了你俩也不知道……”这两只与阿妈啦相依为命的猫,此时此刻也被主人弄糊涂了,摸不清头脑,不知主人要干什么。唯有伸长尾巴不停地摆动,两眼死死地盯住主人。老人家一边唠叨一边穿上衣服,慢腾腾地下了床。这回两只猫知道了主人之意,像往常一样跟在了主人身旁,左跳右蹿了起来。它们也已经习惯了,只是今天主人比以前提早了一个来小时的时间来催促它们。

接着该到主人扶着墙倒热水洗脸,主人洗脸也很俭朴,把毛巾打湿擦一擦脸罢了,等擦净脸,开始重复着固定性的动作,喝两三口本地产的青稞酒,温暖温暖肠胃。可老人家她今天为了稳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多喝了几口,一则庆贺,二则壮胆。然后开始侍奉卧室里靠窗前的供奉台。先给香炉上香,没过多久,一缕缕青烟的馨香就会扑鼻而来,弥漫在这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

阿妈啦由于激动,行动有些颠三倒四,桌子擦了一次又一次,总放心不下。此时格桑和达责一直等在门口,不时回过头来,喵、喵喵、喵喵喵不停地叫唤着,见老人家还正在收拾自己屋子里零乱的东西,好似要过节,或是家里要来重要客人……格桑已经跟主人生活了18年之久,孤独的时候,老人家就会像跟家人一样跟它唠叨个没完没了,把它抱在怀里抚摸个没完没了,而格桑呢也好像能听懂主人话一般,到了这时候也会瞪着大眼,任凭主人抚摸,有时主人发脾气了,它也瞪着大眼,悄悄地躲在墙角不敢吭声,等主人发完脾气,它才摇摆着尾巴姗姗地试探着走过来,“嗖”的一声跃进主人的怀里。

到了冬天格桑会早早上床,帮主人暖好被窝,好让主人上床时暖和。主人已上了年纪,不比从前一样身上热度大。阿妈啦特别关爱它,自从她丈夫去世后,孤身一人在家,早已把格桑当做自己的生活伴侣,有时家里食物所剩无几,她会先把仅有的一点格桑猫咪粮食分给格桑吃,心甘情愿地自己忍饥挨饿,视如“放生”。藏族有一种“放生”的习俗,当自己的亲人过世时,为了让他早日轮回,就要找羊、牦牛等畜生“放生”,以还自己的心愿。也有“放生”

鱼、鸟等动物还愿。

阿妈啦到街上或是做客时,她也会给格桑带点好东西一同分享。有时格桑就像小尾巴一样跟着主人,稍有分开也觉得难舍难分。

有事外出或是碰上急事,她也会把格桑的饭留好,要么急急地赶回喂给它吃,从来就舍不得让格桑饿着,像是对待自个儿的孩子一般,沉积了很深的感情,铺垫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默契。

要是半道上见到阿妈啦,你很快就会发现格桑要么紧跟在她的身后,要么给主人领路呢!若遇到狗或是危险之地,格桑就会咧开大口,张牙舞爪地吓走狗,或不能吓唬住对方,格桑就会喵喵喵地叫个不停,以告知主人前面有“危险”。甚至有时碰到下雨,格桑都会冒雨按时赶回家陪伴在主人身旁,就这样主人与格桑相依相伴,一晃生活了近20年。

直到有一天,格桑带回了另一只猫达责,从此两只猫其乐融融地陪伴着她,不仅热闹,最主要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陪老人家温暖地睡觉。

阿妈啦步履蹒跚地扶着墙从房间走出来,不足5米的距离,艰难地挪动了十多分钟,她拒绝了所有人的搀扶。次仁曲珍细心地把国旗绑好,缓缓地升起国旗,每拉一下,似乎都要用尽全身力气,显得异常艰难,但她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那双眼深情地注视着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愈加安详。

此时,昨天就已专程从地区来到帮村的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大其美,聂拉木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其美加布,正等待着为阿妈啦举行简单而又具有特殊意义的颁奖仪式。

虽然没有多少人参加,只是几位村里镇里的人,加上地区、阿妈啦与格桑猫咪县里的两级领导代表,但颁奖仪式显得一样严肃而隆重。

阿妈啦微笑着站在国旗之下,大其美副部长、其美加布主任一人双手捧着荣誉证书,一人手捧哈达一齐走向老人家,国旗阿妈啦次仁曲珍怀里捧着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荣誉证,还被授予了“每日升国旗持续年数最长的人”称号,脖子上挂着其美加布给她献上的哈达,在大其美他们的祝福声中,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让在场的人们吃惊的是,阿妈啦接过荣誉证书后,开始认真地询问起了证书的来历,当听说自己是全世界每日升国旗持续年数最长的人时,阿妈啦接过荣誉证书仰望迎风飘扬的国旗高兴地说:“这份荣誉是我对祖国忠诚的见证。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要让国旗每天升起在樟木的上空。”大其美也说道:“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份荣誉,用阿妈啦对党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教育、引导、鼓舞全县干部群众,为建设富强、稳定、开放、和谐的聂拉木而努力奋斗。”

听完巴桑德吉介绍才知晓,吉尼斯纪念杯在罗布支书家里。

罗布,男,藏族(夏尔巴人)。我看着眼前这位阿妈啦升国旗的助手,比影像或是照片上的他老了许多,细看起来,他的白发也已过半,与他四十多岁的年龄有些不大相称!好似要苍老许多。

他以前经营生意,去过尼泊尔、印度、泰国。2002年才被推选为村支书、村长。他很健谈,可由于其只读过小学一年级,共上了两年零八个月的学。故说起汉话虽然流利,但有好多词语特别的别扭,甚至有些颠三倒四,可意思还是表达得非常清楚准确,滔滔不绝中介绍了不少关于阿妈啦的情况。

他翻箱倒柜地先找到阿妈啦的一本工分记录本,接着才把精致珍贵的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奖杯拿了出来,让大家观看。

谈起过去的日子,往昔的岁月。阿妈啦尤其对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很多细节记忆犹新,表现出无比的自豪与幸福感。

1971年,阿妈啦在工作上表现出色,经大家的一致推举,特别是她的先进事迹得到公社党委领导同志高度关注。他们几经斟酌与商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公社党委决定把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正式找她谈了话。

阿妈啦回忆说,那时自己都六十多岁了。有一天公社的杨军书记把我请了过去,说道:“次仁曲珍同志,你交来的入党申请书收到了,并对你进行了考查,你不仅成绩突出,而且在群众中威信高,口碑不错。我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戒骄戒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欣喜若狂的次仁曲珍不知如何回答书记,只顾一味地点头。

暗思,我都这把年纪了,组织还培养我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下一步,我将如何为党的事业而战斗,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呢?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整个樟木沟几百号人,发展党员每次只有一两个,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谈到这里,不识字的阿妈啦对共产党的理解表现得也很特别,有自己的见解与认识,既朴素又深邃。满脸都洋溢着迷人的飒爽神情,张开了那口牙已经掉得差不多的嘴,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轻轻地一字一句地说道:“一要为群众办事,二要带好头,三要大公无私。”

阿妈啦有个远房的孙辈亲戚,隔三差五地来到老人家里帮忙做事,认真细致,非常精明也很卖力,深受阿妈啦的器重,经常夸奖她。年轻人也很争气,勤劳善良,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