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旗阿妈啦
5969400000018

第18章 跨越国界的爱(1)

我第四次走进阿妈啦的家时,就碰到西藏自治区电视台摄制组同志。他们是为拍摄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专题片而来,并想拍摄一组国旗阿妈啦的镜头。

我们在樟木镇书记巴旺、村支书罗布的带领下,又来到阿妈啦家里。看着眼前的这位阿妈啦,就好似见到了远在我家乡云南大理,住在一个小村庄里的年迈老母亲。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给国旗阿妈啦送上了一面五星红旗、一些衣物,略表心意。可心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于是又从自己的钱包里取出几百元钱送到阿妈啦的手里,并说道:“阿妈啦!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想吃啥就买点啥吧!”心里老想,人老了就变成了小孩,嘴也该馋了。

到了此时,我心里才稍微平静了一些。

正当此时,站在我身旁的罗布支书也发话了,当场给阿妈啦安排修建一个卫生间,位置在走廊的西北角,以确保阿妈啦安全与生活的便利。

阿妈啦家里的窗台上,一盆兰花在阳光下露出优雅喜悦的神态,院内靠墙处堆着一人多高的柴火。房里有些黑但不凌乱,藏式立柜上摆放着一台21寸的彩电,在藏式立柜里,珍藏着她升过的一摞国旗,以及近半个世纪的收藏物:油票证、粮票证、出工记分簿、1976年樟木口岸革命委员会颁发的先进生产者奖状、爱民固边警官联系人等。床上垫了十几床慰问她时人们送的褥子,墙上贴着的一面小小的国旗尤其显眼,一幅自己年轻时个人肖像照,一排藏式木柜。一堆杂物、生活用品,水桶,棉拖鞋,酥油,竹编的背篓。忽然,阿妈啦指着墙上挂的一袋糖和调料等物品说帮村白塔道:“这是友谊桥过去十来里路,叫捐地港的尼泊尔朋友送的。

都来往大半辈子的时间了,是我曾照顾帮过人家,所以……”

正因此事,勾出了阿妈啦的一段跨国故事。

1975年的藏历新年快到了,帮村生产队里热闹起来,来往的人们络绎不绝。有马驮的、牛运的、人抬的,有兽皮、牛羊皮、风干牛羊肉、盐、氆氇、羊毛,尼泊尔红糖、木碗、香料、茶叶、器具……次仁曲珍时任生产队副队长,大家在她安排下,有的在酿青稞酒;有的在编织竹筐;有的在做酸奶;有的在炸油果子。还有一帮人正在排练“羌姆”和“果谐”节目,准备跳舞尽兴。

到了藏历三十晚上,整队的人吃完古肚(藏式面疙瘩)后,大家在场地上燃起了篝火,女子穿着盛装,小伙子围上裙子,穿上白色短袖外套,手拉着手,排成一排,围成一圈,跳起了夏尔巴人舞蹈。很有节奏的脚踏声,妇女身上饰物的撞击声织成一种接近自然,发自远古的美妙乐声。节奏从慢到快,高亢激昂,歌声也随之加快而铿锵有力起来。一曲舞毕,接着第二曲,人们在次仁曲珍队长的带领下玩得非常起劲,都沉浸在了美妙的音乐中,歌声和掌声响彻四方,回荡在樟木山谷之间。

这时,突然有人匆忙前来报告:“次仁曲珍队长,我们在街上发现了一名尼泊尔女子,呼吸极度困难,看样子不行了,怎么办?”次仁曲珍一听这报告,二话不说立即喊道:“快随我去看看,救人!”大伙儿跟着她急匆匆赶到事发地。见一年轻女子身穿脏兮兮衣服,头发凌乱,脸好像也几天没有洗过了,晕倒在地上不能动弹。次仁曲珍赶快冲了过去,弯下身子用手在女子的鼻子前试了试说道:“还有气,还能救!”身旁的一人说道:“队长,我们不明她的真相,什么人也不知道,现正搞阶级斗争,不能把陌生人往家中带吧?”

另一人附和道:“现在怎么办呀?”

次仁曲珍队长一面回答:“不论是谁,先要救人!”一面伸手想把那女子背在身上,可她身子矮小,体力不支。大家想上前帮忙她又不让,高声喊道:“别动,大家都不许动,我能行……”

她一步一步往坡上爬着,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从山脚背到山半腰的家中,到她把女子放到床上时,全身已被汗水湿透,气喘吁吁。大家帮忙安顿好一切。这时,请来的医生也到了。经诊断医生说:“队长,请放心好啦!这个人可能受了惊吓刺激,多日没有进粮米,又带有一些旧伤,随时都有危及性命的可能!幸亏你们抢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现在给她服药,一会儿就会醒来,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方能自己行动。”

次仁曲珍一听这话,心里才有了底,高悬的心才算着地。可身边的玉珍却说道:“队长!你为什么非把烦心事往自己身上引呀?万一出人命咋办?人家不领情咋办?”次仁曲珍认真地回答:

“她可不是小狗小猫,或是什么小动物,即便是一只蚂蚁小虫子,我们也不能伤害,何况她是一个人,怎么能够见死不救呢!你们就别说了,这事我管定了。”大家齐声说道:“队长,你心真好!”

女子经过次仁曲珍的细心照料,当天夜里就醒过来了。细问才知晓,她名字叫索米达拉,家住尼泊尔捐地港。在一天晚上归家时,碰上一名喝醉酒的恶棍,想强暴她,不容分说把她按倒在地,嘴里满口脏话。索米达拉姑娘不依,强奸一直未遂,发狂的恶徒就胡乱一阵暴打,索米达拉遍体鳞伤,极度惊恐中,从地上抓到了一根铁棒,狠狠地打在恶徒头上,恶徒可恶地仍抓紧索米达拉不放,已气愤至极的她又连打了几铁棒,满身是血的恶徒渐渐倒了下去。索米达拉见状,以为失手杀了人,站立起来转身就逃,惊叫着,奔跑着,也不知跑了多久,已到中尼边境的友谊桥,累得瘫倒在地。

等她清醒了以后,既害怕又饥饿,肚子咕噜咕噜地响个不停,确实有些熬不住了,便摸进人家的萝卜地里拔了两棵吃。万万没有想到,一个萝卜还没吃完,从远处传来了几声狗叫声,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跟前。她连忙扔掉萝卜往前面拼命地跑,忽然有条河挡住了去路,转身往后一看,那条凶神恶煞的大狗也快追上了,只好往河里逃命,一直往前游,刚爬上岸,感觉体力已不支,晕头转向,眼冒金花。肚里不知呛了多少口河水,没走两步就昏厥了过去。直到第二天大晌午方才醒来,一看,自己已躺在了中国的地界上,举目无亲不说,更不敢回家,来到街道上想找些吃的,可四处都找不到一丁点,想找活路干也无着落。

次仁曲珍听完后,被她的事感动了,轻声说道:“好可怜哪!

索米达拉姑娘不怕,你就留在我这里吧!”姑娘听说眼前的这位阿姨想收留自己,也不顾身子弱,激动的她一骨碌跪了下去说道:

“谢谢!谢谢!救命恩人,索米达拉会把恩人永记在心中!请受索米达拉一拜!你就像我的亲姑姑一样,能叫你姑姑吗?”次仁曲珍立马上前扶起女子。心想,我在背盐巴时失去了一个小姨,今天也许上天有眼,给我送来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而且要让我做她的姑姑,真是巧合有缘哪!俗话说,婴儿依傍父母,野兽栖息山林,佛珠犹如策马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随缘。今天的索米达拉姑娘就是上天赐给我的缘,得好好珍惜方可,既然如此就认了吧!于是和蔼慈祥地回答道:“不用谢,谁没有个难处的时候,收留你是应该的,我也同意接受你的称呼。”姑娘眼看她已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咧开嘴喊道:“姑姑!亲姑姑!”

次仁曲珍也甜甜地回答:“唉!”接着说道:“索米达拉,你就住在这儿,我给你做点好吃的,恢复一下你的身子。”

不一会儿,次仁曲珍把香喷喷的一碗酥油茶和一碗包谷面糌阿妈啦的家门口粑端上时,索米达拉姑娘再也顾不上什么了,接过来就猛吃起来。

次仁曲珍望着姑娘狼吞虎咽的样子,心疼地说道:“慢慢来,急不得,你已经饿了多日,不宜猛吃,先喝点酥油茶再吃!”姑娘会心地笑了。

经过次仁曲珍的细心照料,索米达拉又吃了几服药之后,也许是由于姑娘的心情好,加上年纪轻,一夜下来已好了许多,走动自如了。

大年初一,次仁曲珍天一亮就起床,把家里安排妥当,想叫醒索米达拉姑娘,让她再吃药时,姑娘自己起来了,次仁曲珍让她再休息一会儿,她都不答应,非要跟次仁曲珍姑姑去拜年。次仁曲珍举着切玛先给索米达拉姑娘介绍了自己的丈夫普尔巴,姑娘立即手捧哈达拜年道:“姑爹,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之意)!”

普尔巴赶忙回答道:“孩子,扎西德勒!可你的身体……”

“放心好啦!我已经不大碍事了!”

接着姑娘给普尔巴姑爹献上哈达,普尔巴用手指捏了一点切玛里的糌粑向天上弹洒三下,吃一点在嘴里。索米达拉姑娘在酒碗边上蘸了一小坨新鲜酥油,倒满青稞酒敬给姑爹,姑爹再用中指蘸一点酒向天上连续弹三次,然后松栽下不达(“三口一杯”

之意),喝一口再加一点,连续三次,最后一次倒满一口干尽。

下来是次仁曲珍,敬完之后,大家吃起了新鲜的酸奶、泽斯毛故(用葡萄干、人参果加酥油炒的米饭)。

正吃饭间,队里的人们赶来给他们一家人拜年,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