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5960600000001

第1章 蓄谋已久的侵略(1)

一、大战突然爆发的经过

1939年4月1日,全世界报纸刊登了这则消息:内维尔·张伯伦的内阁已改变坐山观虎斗的绥靖政策,向波兰提出保证,英国决心抵挡德国对波兰的任何威胁,以确保欧洲和平。

9月1日,希特勒却出兵越过波兰边境。时隔两天,在要求希特勒撤军无效之后,英法两国参战。又一次欧洲战争爆发了,并进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同盟国参战,有双重目的。眼前的目的是,履行维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最终的目的是,消除对其本身的潜在威胁,从而保障安全。结果,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非但没有能够防止波兰遭到先被征服、后被德俄两国瓜分的命运,并且经过六年战争,尽管表面上得胜了,也不得不默认俄国对波兰的统治,而对并肩作战的波兰作出的保证却弃之不顾。

与此同时,西方同盟国为摧毁希特勒德国而倾尽全力,结果,经此一战,欧洲破败不堪,元气大伤,以致面临一个更大的新威胁时,抵抗力大为减弱。英国同欧洲邻邦一样,都成了美国的可怜附庸。

上述种种都是胜利之下的铁一般事实。当初,俄美两国的巨大力量投到反对德国一边之后,正是满怀希望地追求这一胜利的,也是异常痛苦地取得这一胜利的。虽然胜利了,但也粉碎了公众一直认为“胜利”就是和平的幻想。虽然胜利了,但也证实了过去经验中所得出的鉴戒:胜利无非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用现代武器和无数方法进行长期战争而产生的沙漠。

在论述战争的起因之前,先估计一下战争的结果,也不无价值。认识到战争的后果,就可以比较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的来由。如果认为战争所以爆发、所以波及全球是纯粹出于希特勒的侵略,那足以达到纽伦堡审判的目的。可是,这样解释未免过于简单、过于肤浅。

希特勒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又一次世界大战。他的人民,特别是他的将领,对诸如此类的冒险都深怀恐惧,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创伤。着重指出这些基本事实,既不是为希特勒也不是为许多热心仿效希特勒的德国人掩饰其侵略本性。尽管希特勒肆无忌惮,但是,长时期来,他在追求目标时还是小心从事的。无论采取什么步骤,如果可能引起大战的话,德国将领更是百般谨慎,忧心忡忡。

战后,德国档案大都缴获,因而可供研究之用。这些档案都明明道出,当时对德国能否进行一场大战是感到异乎寻常的惶恐和怀疑。

1936年,希特勒提出重占来因兰非军事区时,他的将领对他的决定感到惊慌,也唯恐这会引起法国的回击。由于他们的抗议,最初如同“草偃知风向”,只是派出几支象征性的部队。在西班牙内战时,他想出兵援助佛朗哥,他们担心这一行动要带来种种风险,又提出抗议,他就又同意限制对佛朗哥的援助。但是,1938年3月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顾他们的忧虑了。

不久以后,希特勒透露了心事,他想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归还苏台德区,总参谋长贝克就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力陈希特勒的侵略扩张计划势必引起一场世界浩劫,并导致德国覆灭。他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宣读了这份备忘录,而且在他们一致同意下,递交了希特勒。由于希特勒丝毫也没有表示要改变政策,总参谋长辞了职。希特勒向其他将领保证,英法两国决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但是,德国将领根本没有消除疑虑,因此,他们暗中策划武装暴动,准备逮捕希特勒和其他纳粹首脑,以免冒战争风险。

可是,后来德国将领的反抗计划却落空了,因为张伯伦答应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并和法国沆瀣一气,同意在这个不幸自家被剥夺领土和防务时袖手旁观。

在张伯伦看来,慕尼黑协定正是“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在希特勒看来,慕尼黑协定不但是他对国外敌人,而且是他对手下将领进一步取得的更大胜利。他一次次未经非难、不用流血而取得的成功,再三再四证明他们的警告是毫无道理的,这以后,他们自然丧失了信心,也失去了影响。希特勒本人自然也目空一世地深信,不难继续取得一系列成功。即使他最后终于明白进一步冒险可能引起战争,他也认为那无非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也是一场时间不长的战争。他的片刻疑虑,终因接连取得令人陶醉的成果而抛之九霄云外。

如果希特勒确实打算发动一场包括对付英国在内的全面战争,他就会尽力建立一支能与英国制海权相抗衡的海军。但是,事实上,他建立的海军甚至连1935年英德海军条约所具体规定的有限规模都没有达到。他不断向海军将领保证,他们不可全信德国会同英国冒险作战。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他告诉他们说,至少在今后六年内,他们不必认为要同英国打仗。甚至到1939年夏季,迟至8月22日,他还一再重复这类保证,尽管他是越来越少信心了。

那末,为什么希特勒急于避免大战,却又偏偏卷了进去呢?他的侵略成性决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主要原因,原因应该是,长时期来西方列强殷勤讨好的态度鼓励了他,再加西方列强又在1939年春季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这个转变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因此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你容许谁把锅炉烧得汽压超过危险点,那末,不管结果引起怎样的爆炸,你也要承担实际责任。这一自然科学的真理同样适用于政治学,特别适用于国际事务的处理。

自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来,英法两国政府对这个危险的独裁者作出的让步多得不可胜数,而对德国前几届民主政府是决不愿意这么让步的。英法政府次次都有意避免麻烦,存心把棘手问题搁置一边——为了保持眼前的安乐而牺牲未来。

另一方面,希特勒却把种种问题想得都太合乎逻辑。1937年11月,他阐述了“政见”(在所谓《霍斯巴赫备忘录》里保存着这一文本)。这篇“政见”中所陈述的一套打算,终于成为他制订政策的指南。所以有此“政见”,是因为他确信,德国人口日益增加,如果要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平,就万万少不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在他看来,德国休想自给自足,尤其在食物供应方面。德国也无法向国外购买而获得所需要的食物,因为向国外购买,花费外汇之多,决不是德国所能负担的。由于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和德国本身的财政支绌,德国在国际贸易和工业中极少可能增加份额。再说,即使用间接供应的办法,德国也会依赖外国,一旦发生战争,就难免闹饥荒。

希特勒的结论是,德国必须在东欧的人口稀少地区取得更多“农业上有用的空间”。指望东欧自愿把这空间让给德国,那是空想。“一切时代的历史——罗马帝国,英帝国——都证明,要扩张空间,就只能击溃对方抵抗和采取冒险行径。……古往今来,从来也没有发现过无主的空间。”这个问题至迟到1945年必须解决,“其后,问题只会恶化而已”。可能的出路都会被堵塞;一场粮食危机即将来临。

这一套打算,远远超过希特勒想收复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丧失的领土的初愿,虽然西方政治家后来伪称对此毫不知情,但其实并非如此。在1937—1938年间,他们中间很多人在私下议论时是坦率地讲真话的,只是不在公开讲坛上发表罢了。在英国统治圈子里也提出不少论据,赞成容许德国向东扩张,从而转移对西方的危险。他们对希特勒要求生存空间大表同情,而且让他知道。但他们不去想这样的问题:如果不用优势兵力加以威胁,怎样才能诱使主人让出生存空间。

德国的文件都明明道出,希特勒特别是从1937年11月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访问中得到了鼓励。哈利法克斯当时担任枢密院长,他在内阁的地位仅次于首相。根据这次会见的文件记录,他使希特勒领会英国容许他在东欧自由行动。可能哈利法克斯的本意并非如此,但他确是给予对方这样的印象——而事后证明这是极为重要的。

随后,在1938年2月,安东尼·艾登被迫辞去外交大臣职务,因为他与张伯伦一再意见相左,有一次艾登提出反对意见时,张伯伦就曾叫他“回家去吃一片阿斯匹灵”。哈利法克斯受命继任艾登为外交大臣。几天以后,英国驻柏林大使内维尔·汉德逊爵士拜访希特勒,进行密谈,作为哈利法克斯11月会谈的继续。他告诉希特勒,对希特勒为德国的利益而希望“欧洲发生变化”的心愿,英国政府大表同情——“英国现政府是十分正视现实的”。

正如文件所表明的,这些事件加快了希特勒的行动步伐。他认为已经改开绿灯,可以东进了。这是极其自然的结论。

希特勒向奥地利进军,将这个国家并入德意志帝国时,英法两国政府都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希特勒进一步受到了鼓励。(在这次易如反掌的突击中遇到的唯一麻烦,是他的许多坦克在开往维也纳途中抛了锚。)他一听到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在那次突击后拒绝俄国的建议,不愿协商制订一项制止德国进攻的集体保证计划,就受到了更大的鼓励。

这里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1938年9月对捷克的威胁临近最后关头时,俄国政府无论在公开场合和私底下,都再次宣布愿意与英法两国共同采取措施来保卫捷克斯洛伐克。但英法两国对这一建议置之不理。此外,还把俄国排斥在决定捷克斯洛伐克命运的慕尼黑会议之外,英法两国都以此为得计。如此“冷淡”,在翌年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希特勒当初东进时,照他看来,英国政府是抱着默许态度的,所以,到9月间,他“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英国竟然坚决反对,还进行部分动员,这样的意外使他大为不快。但是,等到张伯伦答应他韵要求,并积极帮助他把他的条件强加于捷克斯洛伐克,他便认为那种一时反抗的恫吓是一种保全面子的举动——俾能应付以温斯顿·丘吉尔为首的反对政府那一妥协、退让政策的大部分英国舆论。法国的消极态度,也同样鼓励了他。在所有小国中,捷克军队战斗力最强,既然法国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捷克盟邦,看来他们也不可能为了保卫过去的一连串东欧和中欧盟邦中幸存的任何一国而参战。

因此,希特勒认为不日便能安然覆灭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再行东进。

最初,希特勒并没有打算进攻波兰,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割得最大一片德国领土。波兰同匈牙利一样,在威胁捷克斯洛伐克的后方这方面,对他是有用的,因而他诱使波兰答应他的要求,波兰还乘机攫取一小块捷克领土。希特勒有意暂时接纳波兰为一名小伙伴,只要波兰归还德国的但泽港,并允许德国由波兰“走廊”自由通往东普鲁士。就希特勒而言,在当时情况下,这是一个很有节制的要求。但是,在那年冬天,经过连续谈判,希特勒发现波兰非但固执得不愿作诸如此类的让步,并且对自己的实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尽管如此,他仍然希望,经过进一步谈判,他们会回心转意。迟至3月25日,他还告诉陆军总司令说,他“不愿使用武力来解决但泽问题”。不过,他朝着另一方向采取了新步骤后,英国竟也采取了意料不到的步骤,他这才改变主意。

在1939年头几个月里,英国政府首脑长期来未曾有过如此愉快的心情。他们聊以自慰地认为,由于他们加速重整军备的措施、美国的重整军备计划和德国的经济困难,局势不大危险了。3月10日,张伯伦私下表示了和平前景空前美妙的看法,并说他希望年底之前安排一次新的裁军会议。第二天,塞缪尔·霍尔爵士(在艾登之前任外交大臣,当时担任内政大臣)在一次演说时满怀希望地暗示说,世界正在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各大臣向朋友和评论界保证,德国经济困难,无力作战;为了报答以商约形式提供的援助,德国必定按照英国政府的条件行事。奥利弗·斯坦利和罗伯特·赫德森两位大臣正前往柏林对此作出安排。

就在那个星期,《笨拙周刊》登了一幅漫画,画出“约翰牛”正从一场恶梦中惊醒过来,而新近的“战争恐慌”正飞出窗外。在1939年“3月15日”的前一周竟出现这一阵乐观得荒诞的幻想,真是破天荒的稀罕事。

与此同时,纳粹一直在捷克斯洛伐克扶植分裂运动,从内部促成崩溃。3月12日,斯洛伐克人的领袖提索神甫在柏林会见希特勒之后,斯洛伐克人就宣布独立。更为盲目的是,波兰外交部长贝克上校公开宣布对斯洛伐克人深表同情。15日,捷克总统答应希特勒在波希米亚建立“保护国”并进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之后,德军就开进布拉格。

上年秋季,慕尼黑协定签订时,英国政府曾作出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抵抗侵略的诺言。但是,张伯伦却对下院说,他认为,斯洛伐克既已分离,这项保证便告无效,他还说,他并不认为应受这项义务的约束。他一方面对发生的事情表示遗憾,一方面告诉下院说,他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必须“改变”英国的政策。

但是,不出几天,张伯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这来得如此快,走得如此远,惊得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他一下子就作出决定,不管希特勒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都要横加拦阻,并且在3月29日向波兰提出,“凡是威胁波兰独立、波兰政府因而认为务必抵抗的行动”,都要支持它抵抗。

张伯伦这样贸然行事,是出于公愤的压力呢,还是出于内心的愤慨,或是因为他受希特勒愚弄而感愤怒,或是因为他在本国人民的眼中已象傻瓜而失面子,究竟什么是主要影响,那是无法估计的。

对张伯伦以前那个绥靖政策曾经支持和赞赏过的一些英国人,他们大都也有类似的剧烈反应。国内“另一半”不信这一政策的人,他们的谴责使这种反应更为尖锐。在群情激昂的浪潮冲击之下,裂缝弥合了,全国重新团结起来了。

由于这项无条件的保证,英国的命运就落到了波兰统治者的手里,而后者都是些优柔寡断的人。何况,没有俄国的帮助,这项保证也是无法履行的,但英国并没有采取什么步骤,先去弄清楚究竟俄国会不会给予这种帮助,波兰会不会接受这种帮助。

在要求内阁批准这项保证时,张伯伦竟然没有出示参谋长委员会的实况报告,而这个报告本来会使人明白,要妥善保护波兰,实际上是办不到的。不过,在当时的情绪下,即使把这个报告公之于内阁,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也大可怀疑。

这项保证在议会中进行讨论时,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只有劳合—乔治发表了意见,当时他警告下院说,不先弄清楚俄国会不会支持,就承担这样广泛的义务,是一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