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财富思想家(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5952900000039

第39章 巴菲特(3)

在卡尔·理查德领导下,威尔法斯哥亦专注于控制成本,分析师们从比较公司和非利息支出占公司净利息收入的比例中,可以了解到银行的营运费用占净利息收入的百分比。据测算威尔法斯哥的营业效率是20%-30%,这个数据表明,它的营运成本,比第一洲际银行或美国银行还要好,而卡尔·理查德的一个特别应该指出的管理本领是,一旦成本被控制住以后,他就不让成本再度增加,从而能持续地改善威尔法斯哥的赢利状况。

巴菲特在1990年买进这家银行的股权时,该银行是国内任何主要银行中,对商业不动产放款最高的银行,高达145亿美元,是它股东权益的5倍。由于当时加州的经济不景气状况正在恶化,因此,分析师推算银行的商业放款中,有一大部分将成为呆账。正有此预计,导致了威尔法斯哥股价在1990年和1991年的下跌。

当时发生了一件震动金融界的事情,那就是美国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倒闭。金融检查人员认真地分析了威尔法斯哥银行的贷款投资组合情况,迫使银行在1991年拨出13亿美元作为呆账准备,1992年度再提列12亿美元作呆账准备。因为准备金是每月拨出,投资人开始对每次的提列金额感到紧张。按现定银行并非一次足额提到放款损失准备金,而是在二年内慢慢提到。但投资人对于银行是否能撑到它的放款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表示怀疑。

1990年由于波克夏宣布它拥有威尔法斯哥股权后,股价在1991年初明显上扬,达到98美元一股。这为波克夏赚取了2亿美元的利润。但正如巴菲特事后承认的那样:“我低估了加州的不景气,和那些公司的不动产问题。”果真在1991年6月,当银行宣布另外一笔放款损失准备的提列,造成股份两天之内下跌13美元,成为每股74美元。虽然股价在第四季度略有回升,但由于威尔法斯哥必须为它的放款损失再增拨另一笔准备金,这明显将使盈余减少,因此到年底,该股以58美元一股收盘,这与1990年10月波克夏以平均每股5788美元买进的价位基本持平。

威尔法斯哥银行1990年赚了711亿美元,但1991年由于提列呆账准备,只赚了2100万美元,1992年虽然达到283亿美元,但仍小于它前两年的盈利水平。但反过来说,如果加上呆账准备金,那么该银行仍有每年赚进10亿美元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与人们的争议在于,若考虑它所有的放款问题之后,它还有赚取盈余的能力吗?巴菲特认为有,而看空卖空者则认为没有。巴菲特为波克夏公司建立了一个理性购买模式,他认为:“加州银行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是地震,除了危及贷款者,也破坏了借款给他们的银行,它所面对的第二个主要风险是系统性的,包括一些企业萎缩的可能性或严重的财务恐慌,以致不论经营者多么精明地管理它,它几乎仍会危及每一个靠高负债运作的组织。”

巴菲特的判断使他觉得发生这两种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不高,但他仍然认为:“市场最惧怕的莫过于西岸的不动产值将会下挫,因为房屋兴建过剩,而且会造成提供融资扩张的银行极大的损失。因为威尔法斯哥银行是不动产贷款的领导业者,它被认为尤其容易因此受到伤害。”这将是一大风险。

巴菲特计算出威尔法斯哥银行每年在支付平均3亿美元的贷款损失费用之后,仍赚进10亿美元的税前盈余,如果480亿美元的贷款里,不只包括商业性的不动产放款,也包含了其他所有银行放款,其中10%是1991年的问题放款,并因此产生损失,包括利息损失,平均为放款本金的30%,则威尔法斯哥会达到损益平衡点。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威尔法斯哥一年没有赚钱,这想法也不会令人沮丧。而波克夏收购或投资方案,是立足在该年未赚取分文,但预期未来它的股东权益可能成长20%的企业。

巴菲特收购威尔法斯哥的股权,还有另一条理由是,他信任理查德,巴菲特的眼光没有错,1992年波克夏继续买进该银行股票,使持股增至630万股,占威尔法斯哥总股本的115%,然后又利用自联邦准备局拿到的清算超额准备金,再买进该银行股票,使持股增加到22%。1993年11月,波克夏以每股介于106美元和110美元之间的价格继续买进该股票。至当年年底收盘,威尔法斯哥的股票已涨到每股137美元。

这场争议巴菲特以投资不断赢利的事实为之画上句号,也又一次雄辩地证明了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是经得起考验的。即便是大多数人反对和风险降临且几乎动摇人们信心的时候也是如此。

巴菲特赞赏卡尔·理查德,表明他挑选银行投资,是挑选经营者最好的银行。他说:“我不想要开始吹嘘威尔法斯哥的股票或任何事,我只是认为它是真正的好企业,有最好的经营者,价格也合理,通常就是这种情况,投资人可以赚得更多的钱。”

从1994年开始,波克夏公司利用全美股票市场报酬率走低的时候,开始了又一轮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巴菲特的观点是,只有当优良的公司被不寻常的信息包围,导致股价被错误地评价的时候,才是真正大好的投资机会。

迄今为止,巴菲特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显得那么慈祥、诚恳。有人比喻,如果说索罗斯的投资故事惊心动魄翻江倒海,充满血雨腥风、生死相搏的话,那么读巴菲特投资的故事就好像是品茗饮茶,于逸趣闲情时欣赏清新隽永的小品文,云淡风轻、傍花随柳,一切那么自然真切,甚至波澜不惊、风和日丽。

即使在金融界风云骤变的1998年初,这位奥玛哈长者除了贵金属市场令他有兴趣外,对全球金融界人士的恐慌竟有浑然不知之感,他忙着在全球贵金属市场指令大量收购白银现货,由于他的介入,人们顺着他点石成金的手寻觅发财机遇,于是全球白银价格居然在肃杀的凉意中扶摇直上,创下了10年来罕见的新高。

当然每年春还有一个多年必须做也乐意做的大事是,召开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的股东大会。这也可以说是巴菲特家族的一个盛会,这一天他会率领全家出动赴会。作为董事长的巴菲特在致股东们的报告中,要报告过去1年的经营情况,报告公司正在做什么,报告公司在新的1年中还将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与分析。这报告或者说是董事长致全体股东的信,是要给全体股东来看,即便你只有1股,也会郑重其事地寄给你。莫小看了仅仅持有1股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的股票,由于这家公司30余年来没有分过一次红,也没有扩过一次股,它的总股数仅226万股,每股净资产为(1998年初)11万美元,因此这只股票的账面价值由1962年的每股12-15美元,飙升到1998年3月的每股57万美元,这个价位虽说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买得起的,但它流通量极低,可以说是有行无市。在美国持有波克夏·哈斯威公司股票已成了荣誉与身份的象征,虽说它是小盘股,由于总市值已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实际是一家大公司一点不假。尽管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纽约股市也变得捉摸不透,动辄就出现暴跌态势,1997年10月27日,道·琼斯指数曾暴跌500多点,在1998年6-8月间,曾三度出现巨幅探底,大有崩盘之势:6月15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较上周末猛跌20701点;8月27日道·琼斯指数又暴跌3773点;8月31日道·琼斯指数又狂泻了51261点,以753907点收盘,跌幅达64%,为历史上第二个大跌日,华尔街股市因此逼近8年来的首次熊市。据估算这种剧烈的动荡,使美国投资者的金融资产按市值计算,至少损失23万亿美元。但波克夏·哈斯威公司虽然价位高企,但每次回档且并不很深,在行情剧烈波动,也出现过一天3000美元的震荡。而且在其它股价走低、市值萎缩之际,它却成了华尔街上一颗耀眼的明星,波克夏·哈斯威公司的股价继续攀高,由年初的5万美元一股,飙升至每股7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