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已过而立之年。虽然自己从事文物工作的时间不长亦不短,却已深深地喜爱上了这项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伟大事业。
作为一名光荣的文物工作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了解一些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历史,增强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普通读者,了解一些中国文物事业史特别是中国近代文物事业史,也有助于填补他们对于中国近代史认知的一个空白,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对于文化遗产事业的理解与关注。关于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文化遗产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学术界已经有了许多著述,但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文物事业的艰难起步史,却鲜见专门论著涉及。从2006年起,作者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一些中国近代文物事业方面的零散史料,引起了撰写本书的兴趣,其后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了部分资料,集中精力撰写了个别章节,并于2007年发表了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文物保护工作史的论文。但因苦于公务,一直难得有工夫收集资料和安心写作。2008年春节后,公务稍缓,得以定下心来,重拾旧稿,梳理思路,编排框架,在以往基础上着手修订和续写。工作之余忙里偷闲,断断续续地在电脑前爬了近八个月的格子,当定稿之时,面对近30万字的篇幅,确实很难相信自己真的能够完成这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自己既非历史学、考古学或博物馆学之类的科班出身,又长期在行政机关从事在别人眼中极为琐碎繁杂、默默无闻的办公室工作,文字功底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而且没有一本现成参考书可供借鉴,无论资历还是学识,身为文博界小字辈的作者也没有资格为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立传,仅仅因为兴趣使然和不愿荒废时光的一时冲动,同时也是希望对自己投身文物事业以来的所学所思多少有个书面上的交代,经过艰难的摸索,于是就有了这本不成熟的小册子。
当付梓之际回过头来再看本书的诞生过程,其实也是作者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一个心路历程。文博单位本身应是学习和研究氛围浓厚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来说,虽然很少有机会进行田野实践,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一些基础性、理论性的研究工作还是大有可为的。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填补了中国文物事业史研究领域的部分空白,但由于作者学识有限,加之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不擅考据,在客观上制约了本书对中国近代文物事业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完整叙述和深入探讨。同时由于中国近代文物事业史方面的档案资料相对欠缺,作者在资料搜集和写作过程中时有心力交瘁之感,也导致了这本小册子叙多论少,对于有关理论问题涉及不多。受条件限制,学术界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可能也未及时在本书中得到体现,故而在某种程度上本书只是关于中国近代文物事业史的不完整的资料汇编,离正史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徒有坐井观天、贻笑大方之嫌,书中难免有不少错讹疏漏之处及有待商榷的观点,待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本书的问世,与诸多同志的关心帮助密不可分。首先要感谢省文物局的历任领导和我的同事们,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对我的关心帮助令人难以忘怀。他们是我投身文物工作的引路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特别要提及的是,马玉萍副局长作为我的直接领导,长期以来,十分关心我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成长,使我受益匪浅。其次我要感谢省图书馆和省文物局资料室的有关同志,他们为我查阅资料提供了许多便利。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无私奉献是我能够专心写作的坚强保证。我的爱人王莉莉老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甚至在蜜月旅行期间亦放弃游览时间陪伴我流连于京津和江南的旧书肆中搜求资料,以她的温柔体贴鼓励我坚持完成了这项心愿,本书的字里行间也有她的一份汗水。
本书初稿完成后,曾少量打印成册分送省文物局有关领导、专家审阅,并蒙甘肃省图书馆收藏。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杨惠福同志一直关注本书的出版事宜,并在百忙之中拨冗为本书作序,省文物局张正兴副局长、廖北远副局长、马玉萍副局长也十分关心本书出版工作,在各位局领导的支持下,本书研究内容被列为甘肃省文物博物馆事业科研课题,使之在初稿完成后得以进一步完善,并获得了出版经费的保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郑兰生、赵剑飞同志对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实施给予积极指导和协助。甘肃人民出版社图书出版中心总编辑李树军、本书责任编辑马海亮、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济师齐文健先生对本书的顺利出版帮助甚多,付梓之际特别向上述同志致谢。
2008年国庆于兰州初稿
2009年盛夏于兰州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