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5952400000056

第56章 富民富县的希望之路(1)

———秦安县开发农村支柱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尽快实现富民富县,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最近,我们通过对秦安县开发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的调查,启发很大,看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

一、经济格局的历史性变化

秦安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陇中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是一个人多地少,干旱多灾的贫困县。全县共有22个乡镇,514个行政村,总人口达5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万人,占总人口的93%。全县总土地面积达160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6.19万亩,人均2.23亩。其中93.8%的耕地是山旱地。全县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3人,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6.2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秦安县是全省有名的“三多两少”(即:外流人口多,吃回销粮多,财政补贴多,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少)的贫困县。1978年,全县人均占有粮只有386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2元,贫困面积达60%以上,绝大部分群众不得温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秦安人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和“两西”建设的有利机遇,变劣势为优势,大搞以区域性支柱产业为主的规模商品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加快脱贫致富,走向富民富县的开发路子,使秦安县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是二、三产业迅速崛起,大部分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1990年,全县农村二、三产业产值达18362.51万元,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9.1%,比1980年增长了59.35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产值仅占30.9%,比1980年下降下59.35个百分点。全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已达7.6万人,占全县总劳动力的40.8%,占全县剩余劳动力的77.2%。

二是种植业份额下降,林牧副业比重比升。1990年,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75.65%下降到了60.5%,林牧副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24.4%上升到了39.5%。其中,林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2.48%上升到6.24%;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4.12%上升到了18.16%;副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7.8%上升到了15.1%。(详见下表)。

三是区域性支柱产业开发效果显著,商品基地初具规模。经过近十年的开发,秦安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的六大支柱产业和五大商品生产基地。六大支柱产业是:1.粮食:1990年总产量达22621.3万斤,人均占有粮达475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45.4%和23.06%。2.畜牧业:1990年,全县同类总产量达7154.6吨,总收入达4287.16万元,人均达90元。3.果品:1990年总产量达2704.9万斤,经济总收入达2166万元,人均近50元。4.粉条:全县有粉条、粉丝加工厂625处,从业人员6900多人,年加工洋芋7500万公斤,生产粉条1000多万公斤,年产值达2000万元。5.草编:全县有20个乡,317个村,4.7万人参与草编生产,年产值达79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72%,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170元。6.小百货:全县从事货郎担和摆摊经商的人员达1.02万人,从事小商品加工业的1.16万人,两项合计2.18万人,年总收入达3270万元,人均收入约1500元。五大商品基地是:1.苹果基地:1990年达10.4万亩,产量达1.2万吨,收入达1056万元。2.沙棘基地:累计面积10万亩,年产沙棘200万公斤。3.花椒基地:累计面积14.88万亩。4.泡桐基地:累计面积9.8万亩,29.4万株。5.瓜菜基地:现有面积5万亩,产值达1100万元,计划再新发展以蓖麻为主的瓜菜面积5万亩。四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数达5867个,从业人员达3.1万人,总产值达11578.2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0.9倍、4.9倍和28.7倍。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1.9%。目前,全县乡镇企业通过围绕农村支柱产业进行系列开发,初步形成了粉条加工、草编、地毯、果品加工四大重点行业和服装鞋帽、皮毛和猪鬃加工品、废旧塑料加工品、建筑建材、针织品、机电产品等6个拳头产品,每一个产业和产品都有各自的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

五是县级经济的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7640.23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2.7倍;县级工业产值达1773.6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3.2倍。全县财政收入达772.3万元,比1982年增长了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1元,比1978年增长了6.8倍;全县贫困面由1983年的57.1%下降到了8.3%。

二、支柱产业崛起后的启示

从十年来秦安县经济格局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人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这块资源贫乏,人地矛盾尖锐,干旱多灾的传统农业土地上,他们是如何发展以区域性支柱产业为主的规模商品经济的呢?从我们的调查看,他们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六条:

1.吃透县情,理顺思路,制定规划,选准突破口。首先,他们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对县情再认识的大讨论,既看到了“三多两少”的不利因素,又看到了光热资源丰富,能满足各种作物特别是适宜于各类瓜果蔬菜生长的需要;土地虽少,但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和边角地埂多,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比较高,有从事经商和手工业的传统习惯等有利因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铲除了“秦安没治”这一长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树立了艰苦奋斗、治穷致富的决心和信心。然后,他们因地制宜地确定经济发展的重点,树立了夯基础、抓粮食、兴工商、搞劳务、植果园、建基地的指导思想,把商品流通、劳务输出和林果业作为振兴秦安经济的突破口,制定了发展规划,走出了以商促工、以工补农;劳务输出;集约化立体种植三条路子,把全县农村经济推向了一个新水平。1990年底,全县从事经商的农民达10191人,有摊位2986个;从事家庭工业的农民达11660人,年产值6232万元。全县劳务输出3.4万人,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全县有6个乡镇的24个村立体种植面积达1.32万亩,亩均产值均在千元以上。

2.坚定不移地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产业开发奠定基础。十年来,他们大搞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从1983年到1990年这八年间,全县共维修改造小型水利工程189处,恢复灌溉面积3.2万亩;兴修梯田19.17万亩,累计面积达68.56万亩,人均达1.44亩;治理小流域面积75平方公里;建成输变电工程一处,架设农电线路776.53公里,累计达1455公里,通电村由172个增加到了468个,占全县村总数的91%;通汽车的村由360个增加到了451个,已占村总数的87.5%;全县种草保存面积20万亩,造林保存面积47.61%;分别增长38.85%和2.7倍,户均有草2.2亩,有林4.1亩。郭嘉乡暖泉村天上王村村民小组,从70年代未期开始,一边修梯田,架农电,通道路,一边栽植经济林果,到1990年底,全组共修梯田77.5亩,人均1.44亩,栽植果园52亩,人均0.96亩,共产果8万斤,销售收入4.8万元,人均900元。此外,全组养殖业收入达5700元,人均106元,仅此两项人均纯收入上千元,实现了人均千元钱、千斤粮的“双千”目标。

3.以种养业为基础,种养加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全县开发形成的六大支柱产业中,其中五项是种养业和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加工业。在开发过程中,他们从种养业起步,注重走种养加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的路子,给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开发带来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如以粉条开发为例,他们以县粉条开发公司为龙头,以粉条加工点(厂)为主体,以辐射本县和邻近的清水、通渭、北道等地的洋芋生产为原料基地,以一大批购销队伍为龙尾,不仅开发利用了洋芋资源,实现了加工增值,而且还用粉渣养猪、猪粪肥田,反过来促进了种养业的发展,使种养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以种养业保加工业,以加工业带动和促进种养业的良性循环系统。目前,沿华双公路的郭加、安伏、叶堡、兴国等乡镇,已形成了果品、粉条、小商品加工流通等农工商综合开发的区域带,真正实现了种养加、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