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5951800000030

第30章 记叙文常用文体(2)

标题要求准确、鲜明,还要尽量做到活泼、形象。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首次进入德境,1949年5月上旬的某一天,报纸上报道战况的标题是《前面就是柏林》,饱受战争蹂躏的苏联人民看到这个标题自然是惊喜万分。报道我国电视教育大发展的新闻标题是《“空中课堂”受欢迎,百万人得到教益》。还有如《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站出来,让祖国挑选》等都是醒目动人的好标题。标题《花为媒》、《偷自行车的人答记者问》等更是引人注目。《花为媒》是一出评剧;介绍北京一个生产队栽种鲜花出名,由花为“媒”,与宾馆签订合同,两全其美,就用了这个标题。报道一个失足青年,就用《偷自行车的人》这个电影名字作了标题。这两个标题都是用了“借代”的手法,显得特别有风趣。

通讯

学习指导和要点提示

通讯这一节讲三个问题,前两个讲通讯的概念、分类,通讯与新闻的异同点。

第三个问题讲怎样写通讯。又分了四个方面:一、通讯的主题的提炼。两条原则;有时代精神,从实际出发。二、通讯的取材。主要讲两点,在反常环境中(突发的、险境中的)发现典型的事件、人物,在正常环境中(普通平凡的生活)发现典型的事件,人物。三、通讯的人物描写。讲怎样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性格,要处理好三个矛盾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人物自身的矛盾。四、通讯的表现方法。主要讲了描写和议论在通讯写作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通讯

通讯是一种比较详尽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工作经验的新闻体裁。它是报刊电台除新闻外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

通讯在我国早期报刊中,是指外地消息说的,因为当时外地消息都是用书信传递,所以通讯原来也称为“通信”,后来随着报刊体裁的发展,就有了新闻和通讯这两种不同的文体。新闻界认为,我国第一个使用通讯体裁的记者是王韬。1870年他在国外游历期间,目睹普法战争之后,写了《普法观战记》,后来又在日本写了《扶桑游记》,这被看作我国最早的通讯。“五四”以后又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周恩来的《留法学生状况》,邹韬奋的《萍踪寄语》等,都是当时有重大影响的通讯,以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以后都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通讯。

通讯的种类有:

人物通讯。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事迹的通讯,如《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

事件通讯。报道某一典型事件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概貌通讯。报道某一地区、某条战线面貌的通讯,这类通讯常在题目上冠有“散记”、“巡礼”等字样。

小通讯。也叫新闻小故事,就事物某一侧面,或人物某一片断,反映新人新事的通讯,如《他、她、她》。

此外还有工作通讯、旅游通讯等。

二、通讯和新闻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要求真实,必须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如实报道。虚假报道不行,部分、细节失真也不允许。1963年报上有篇《保持名牌荣誉》的通讯,文中说到有个人是“梳着两条辫子的姑娘”,后来这个人自己声明说:“我哪里有两条辫子呢,报道不是文艺创作,应该实事求是。”(1963年第3期《新闻业务》)早在1957年我国新闻界就进行过关于新闻真实性和文艺加工的讨论,讨论是由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引起的,那篇通讯写了黄继光牺牲前的一段心理活动:“一阵阵的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颈上,敌人的机枪仍然嘶叫,他从极度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轻微的呼吸都会引起胸膛的疼痛……黄继光又醒过来了。……后面坑道里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英雄已经牺牲了,别人是不可能知道他有什么心理活动的,这显然都是作者的艺术想象,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不能虚构,比如写人物心理活动,就应当有什么写什么,没有就不能写,牺牲了的人物无从调查也不能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写吴吉昌听到总理逝世以后,有段很成功的心理描写,曾有人怀疑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为此作者穆青在一封回信中指出;“吴吉昌那段意念,既不是作者臆造,也不是别人表述的,是吴吉昌本人向我们述说他当时的心情时,自己说出来的。文字上我们代他润色了一下……”(《大众日报通讯》1982年第1期)

不同点。从内容上看,新闻着重循理论事,简要概括;通讯着重循事叙理,详尽具体。新闻多是报道一人一事,篇幅短;通讯可在一个中心统帅下,报道多人多事,一般篇幅较长。从形式上看,新闻以叙述为主,不要求具体描写;通讯则要求调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段,特别是强调要有具体生动的刻划,要有现场感、立体感。另外,通讯也讲时效,但不象新闻那样严格。有人把新闻比作发电报,把通讯比作有情有景的书信,这比喻还是比较恰当的。

三、怎样写通讯

1.从事实出发提炼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主题

通讯主题的提炼,要掌握以下两条原则;

第一,要有时代特征。一般文章立意也耍考虑时代的要求,通讯在这方面的要求则是更高,更强烈,通讯应当把时代的要求作为主题提炼的重要依据。

一个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所显示的思想意义是非常丰富的,究竟要从哪个角度去立意,提炼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这就要考虑时代的要求。比如对吴吉昌的报道,他是全国植棉模范,在思想、作风、技术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报道的地方,特别是他用辩证法指导植棉的科研成就尤为突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的前身,就是一篇反映吴吉昌用辩证法植棉事迹的通讯。很明显,这个主题是好的,但没有回答现实斗争中的问题,没有反映出典型人物身上富有时代特征的可贵精神。穆青从原作中写到的周总理在植棉座谈会上对吴吉昌的一番谈话,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个很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以后又听了新华社山西分社的同志详细汇报了吴吉昌的情况,才决定这篇通讯“要突出周总理的嘱托对吴吉昌的鼓舞,具体描写林彪、‘四人帮’对吴吉昌的迫害,主题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献身精神。”(陆拂为《两篇通讯的采写经过》)吴吉昌的植棉试验是为了实现周总理的嘱托,是基于对总理的极大崇敬和爱戴,而他所处的环境又是那样险恶,“四人帮”完全剥夺了他搞试验的权利,从肉体上、精神上摧残他,折磨他,而吴吉昌却是面对邪恶,忍辱负重,千方百计地坚持完成总理的嘱托,这就是吴吉昌的事迹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这篇通讯的发表正是纪念周总理诞辰八十周年之后,当时全国上下正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吴吉昌又是一个亲受总理关怀,坚决完成总理嘱托的农业科学家的典型,这篇通讯本身就是一份纪念总理、学习总理的好材料。作者正是从这个形势要求出发,从吴吉昌事迹显示的时代特征出发,才提炼出了这样一个重大而深刻的主题思想。

第二,要从事实出发。离开时代要求,就事论事,只能提炼出一般化的主题;如果不从事实出发,强扭角度,主观主义的“拔高”,硬拿某些材料去充塞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也是很错误的。因此通讯主题的提炼,一方面要考虑时代针对性,一方面还必须坚持从事实出发,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长篇通讯《追求》的作者谈到,他们原来打算把栾弗作为一个受极“左”路线迫害的典型来写,并且写出了初稿《仙人掌》。后来通过栾茀事迹的反复分析研究,才认识到,这样处理能表现一定的时代精神,但并不完全符合栾弗的实际,主题也不深刻。因为栾茀不仅是个受迫害的典型,更为突出的是他的追求精神,他是一个毕生追随党、追求社会主义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栾茀的事迹非常丰富、动人。他为了祖国的富强,抛弃了在国外的深造机会,回到祖国大陆,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象春蚕一样,要为人民吐尽最白最亮的丝;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有广泛的爱好,过人的精力;他象雷锋一样关心、帮助、爱护同志;他在生命垂危时刻仍顽强地工作……但贯串其中的,也是最能体现他光辉思想的,则是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追求”就是这篇通讯的主题思想。这个主题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对知识分子先进典型的报道,始终是新闻宣传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也完全符合栾茀的实际,因为这个主题就蕴含在栾弗的丰富事迹之中。由此可见,表现时代精神和从事实出发并不是矛盾的。人物的命运总是和一定时代相联系的,人物的一切思想、言行就是时代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因此,只有把“时代”和“事实”联系起来考察,才能高瞻远瞩地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思想,并且从这里深刻地反映出典型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达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统一。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在谈主题的提炼时指出:“需要做到三个洞悉:一、洞悉国内国际形势和全国宣传动向;二、洞悉这一典型的全部材料;三、洞悉有关的反面材料,作为正面宣传的放矢之的。”第一个洞悉是指要了解这一典型的普遍意义,第二个指的是要了解其特殊意义,第三个是指典型在全局中的地位,抓住特点进行宣传。这里的一、三两个洞悉要求从全局着眼提炼主题,第二个洞悉要求从这一典型的事实出发,全局和典型有机结合,从而提炼出既有时代精神又能体现人物思想面貌的深刻主题。这三个“洞悉”比较圆满地概括了通讯主题提炼的基本要求。

2.择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表现主题和刻划人物

通讯择取的新闻事实,不外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突发地能轰动公众的重大事件和在险境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报道重大事件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抢救六十一名中毒民工的平陆事件)、《英雄列车》(抢救被洪水围困的12次列车的故事);报道典型人物的如《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抗美援朝时,用身体堵住敌碉堡枪眼的英雄)、《永不松动的道钉》(共产党员张金生舍身救旅客的英雄事迹)。报道如救死扶伤、遇难抢险等突发的重大事件和在激流险滩的逆境中勇于献身的典型人物,最能展现出时代风貌和人物的心灵面貌。因为这是在反常的环境中,是对一个人的公与私,生与死的最严峻的考验,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