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游漫记
5949800000061

第61章 红色俄乡今何在(4)

圣彼得堡夏天最美,气候宜人。每年从5月底到7月初,非同寻常的“白夜”使整个城市始终弥满着节日的气氛。我们到达圣彼得堡,正是美丽的夏天。艳阳高照,万木扶苏。到圣彼得堡不需要像冬天那样裹得严严实实。人们可以轻装袅袅,开怀大笑。我们到圣彼得堡当天,在涅瓦大街北端的一个街心公园里,看见一批青年男女正在那里弹奏吉他,开怀歌唱。在他们身上,重新看到了开朗豪放的俄罗斯民族的勃勃生机。我们凑到他们身旁听他们说笑,听他们歌唱。他歌唱的不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熟悉的“苏联歌曲”,而是完全是用新的语言、新的旋律表达的奔放的感情。他们对我们很热情,用俄语同我们说话。我能听懂一些俄语,因此同他们友好地合照了几张照片。当我们离开公园回到自己乘坐的大巴上车时,一个青年从公园向我们的汽车跑来,手上挥舞着一张纸条,他将纸条交给我。他没有说话。我一看那里写着10、300之类数字,心想,坏了,会不会像泰国少女那样,向我们来要“照相费”了。结果不是,翻译告诉我说:这批青年很高兴同你们照了相,希望你们回国后将相片寄给他们。上面写的第10街300号是他们的地址。原来是我误会了。俄罗斯青年多么友好,他们也希望同中国人交朋友啊!难忘的圣彼得堡的青年朋友,那天早晨认识的朋友,你们会记得我们吧!一群中国人!

八、漫游彼得保罗要塞

在圣彼得堡的游览中,彼得保罗要塞令人难忘。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几乎每一个景观都同彼得大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彼得大帝为了实现他开放的梦想,在北部涅瓦河口一片沼泽地里,建起了这座美丽的首都。彼得大帝从欧洲请来了设计师。尽管这些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设计师在他本国只是二流人物,但彼得大帝给他们很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因而他们把城市设计得气势恢宏,而且独具特色。圣彼得堡的建成是几代皇帝的成果。有人说,彼得大帝的爱好比较单调,而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的喜好则非常富有幻想。她喜欢用盘旋和立柱将建筑物装饰得像庆典用的蛋糕。叶卡捷林娜大帝时期的建筑不尚浮佻,但仍然宏伟华丽。十月革命之后圣彼得堡除了修了列宁格勒地铁,似乎没有大的建设,只是在一些公共场所里留下了101座列宁的雕像。芬兰火车站广场上,那尊巨大的列宁雕像是它的代表作。二次世界大战,老建筑遭到巨大破坏,但战后重建忠于原貌的修复,使旧时代的建筑完美如初。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圣彼得堡,仍然可以认为是彼得大帝留下的宝贵遗产。

我们来到彼得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彼得保罗要塞。这个称为彼得洛夫斯基的要塞,首先得进一道“彼得门”。这座彼得门,据说是彼得大帝亲自设计的。原本是用木头建造的,后来用石头门取代,但样式上几乎与原来的木门一模一样。门顶上,沙皇双头鹰徽章上方的浮雕,描绘了圣彼得击败魔法师西蒙的画面,喻示着俄罗斯对瑞典战争的胜利。彼得大帝亲自绘制了蓝图,让工匠师们把要塞建于这个兔儿岛上。由于要塞位于涅瓦河分流成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的分岔点上,所以具有战略价值。设计师们为了体现它的战略价值,彼得保罗要塞一共修了六个防御工事,其中一个命名为“戈苏达列耶夫”(意为统治者)的工事是为纪念彼得大帝的。其余5个则以负责建造要塞的彼得大帝最亲密伙伴命名。自建造至今几百年来,每天正午时分,纳雷什金防御工事上的大炮都要鸣放一次报时。我们那天来到要塞正好看到守卫在那里的俄国士兵鸣放报时礼炮。我问:“这里为什么有那么多防御工事?”答曰:“除了防止外敌,也有自我保卫的目的。”据说,这里曾经是关押政治犯的监狱。有人称它是俄罗斯的“巴士底狱”,而现在成了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监狱,曾关押过许多要人。这座监狱的第一批犯人竟然是彼得大帝的儿子阿历克谢。他被指控的罪名是密谋要推翻彼得,入狱后被狱警打死在牢里。这里还关押过不少俄罗斯名人,如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有《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一书的作者亚历山大·拉吉舍夫,因为他在书中猛烈抨击过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还有著名革命党人、伟大作家和理论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等。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因为参加剌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被关在这里被处死。此外,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在革命前撰写过革命宣言书,号召广大民众推翻君主专制,也曾经被关押在这里。这是历史上的事。十月革命后,苏联时期的政治犯已经不是关在这里了,而是关押在铸造厂大街上的克格勃大厦,现在叫联邦安全委员会大厦的监狱里。多少事都成为过去,现在这里成了历史博物馆,让人们通过展示历史遗物,了解过去,理解未来。

我们走出博物馆,被领去参观教堂。彼得保罗要塞最引人注目而值得一看的是彼得洛夫斯基教堂(简称彼得保罗教堂)。从规模和宏伟来说,我看远远比不上梵蒂冈的彼得大教堂,但这个彼得保罗教堂也很有特色。在原苏联叫“彼得教堂”的有两个。一个叫“圣彼得大教堂”,在拉托维亚共和国首府里加市。建于13—14世纪,是欧洲流行的巴罗克式建筑,有突出流畅的线条图形,饰以华丽的肖像,以豪华著称,在高达123米的尖塔上,安装了一只风信鸡,很有特色。另一个就是这座“圣彼得保罗教堂”了。它有与俄罗斯传统风格不同的特点,设计布局呈矩形,教堂有高达112米的尖顶,比里加市的教堂低一点,但在当时的圣彼得堡是最高的建筑物。这座教堂的塔尖,是一个背负着十字架的天使造型。据说1830年有个叫彼得·杰鲁什金的维修工,仅靠一条绳子就爬上教堂尖顶的顶端,去修复被雷击坏的十字架,被传为佳话。我们走进这彼得保罗教堂,见有不少人在虔庆地做弥撒。教堂内部除了耶苏的灵位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堂内陈放着许多白色大理石的石棺。原来这里也是历代沙皇的埋葬之地。据介绍,罗曼诺夫王朝的多位沙皇、公主和显赫的公爵的棺椁都停放在这里。彼得大帝的棺椁放在右边顶端的角落里。俄罗斯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3个孩子和4个仆人的遗骸也安放在这里。对于这一点,参观者无不感到惊奇。人们知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家族被逐出圣彼得堡,关押到乌拉尔山区一个叫叶卡捷琳娜堡的监狱里。1918年,他们整个家族及其仆人全部在这里被处决,葬在该城一个私人礼拜堂里。后来,这位曾经解放农奴的皇帝的棺椁被左翼恐怖分子炸毁,这位统治者死无葬身之地。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重新举起旧俄的旗帜,新的领导人复旧的政策,又将被处决的尼古拉二世及其亲属遗骸运回圣彼得堡,仍然以皇帝的身份,同他的祖辈彼得大帝安葬在一起。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们,“胜者为王败者寇”,谁知道今后俄罗斯的当权者们,又会把已经死了的前任统治者安放在哪里呢?人们只知道,彼得保罗要塞依然存在,那个高高耸立的彼得保罗教堂依然存在。多少兴亡事,付于笑谈中。历史就是如此的结局。

真正的英雄是不死的,会受到人民永远的纪念。在圣彼得堡的北郊有一座解放纪念碑,纪念碑的下面是一座战争纪念馆。我们来到这个地方,感受到俄罗斯人特别是圣彼得堡人,在战争年代活得是何等痛苦又活得何等坚强。我们在高高耸立的解放纪念碑前肃穆地站立,仰视着这个方尖碑。英雄无语,我们无语。纪念碑的地下是一座革命纪念馆。周围的墙壁上,是苏联英雄们的群像浮雕。纪念馆的中部墙壁上,有一块白色墙充当电影银幕。每过一个时段,这里就要放映一次有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抗击德国法西斯时列宁格勒人民在被围困时期的战斗场面。电影资料告诉我们: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当年8月德国军队进占列宁格勒(彼得堡)地区,从9月开始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并切断了该市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开始进行大规模轰炸。列宁格勒在处于被包围的900多天中,天气奇冷,没有燃料,几百万人没有粮食,由政府调节配给,每人每天只能得到两片面包。人们真正生活在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当我们在银幕上看到那些泪流满面的老妇和啼哭不止的儿童的悲惨场景,至今仍催人泪下。但列宁格勒的人们硬挺着,终于在1943年1月,苏联红军突破了德军的包围,通过芬兰火车站向市内提供补给,直到1944年1月击退德军。在这900多天被围困的日子里,列宁格勒有100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人是饿死或冻死。这100万人中,约47万受害者埋葬在列宁格勒北郊的比斯卡洛莫斯基纪念公墓里。看这个地方比读任何历史书都更加令人难忘。

九、在“阿芙乐尔”巡洋舰上

圣彼得堡最美丽的风景是涅瓦河。夜游涅瓦河又是最富韵味、最具魅力的赏心乐事。我们是七月份到圣彼得堡的。这个季节圣彼得堡只有白天,几乎没有黑夜。所谓“夜游”,也是日游,只是在时间概念上属于“夜”而已。

圣彼得堡是建在波罗的海芬兰湾畔涅瓦河口的水城。大部分城区处于涅瓦河口的三角洲上,海拔仅1。2——2米,河流交错,仅涅瓦河的分支就达50多条。河的两岸有花岗岩堤坝,400多座桥梁连接100多个岛屿。河渠纵横,岛屿错落。因此,在圣彼得堡无论走到哪一条街,旁边都有河,人们都说那是涅瓦河。所谓游涅瓦河,也就是游圣彼得堡的母亲河。在涅瓦河上停靠着一艘巡洋舰,那就是著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是历史文物,不能不到此一游。我们到达“阿芙乐尔号”停靠处的岸边,见那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导游说,阿芙乐尔巡洋舰已经开辟为旅游景点,来自各国及俄罗斯本国的游客络绎不绝。许多游人正在那里等候登“阿芙乐尔号”参观。同我们一起登舰的有一个日本旅游团,他们也是慕名而来的。所幸无需买票,只要排队等候上舰就行了。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具有纪念意义的阿芙乐尔号。舰上俄罗斯国旗猎猎飘扬。在那里值勤的俄罗斯士兵,仍然有一种“守护革命”的神圣责任感和骄傲,这使我记起了在历史教科书和苏联影视作品中所知道的“阿芙乐尔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因为“一声炮响,宣告十月革命的开始”,从而使它“誉满全球”的。“阿芙乐尔”意译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想不到在十月革命前夕,这艘巡洋舰正应了她的名字的征兆。阿芙乐尔巡洋舰在现在看来不算巨舰。全长只有124米,宽16。8米。但一百多年前却是“巨无霸”级的舰船了。该舰有着不平凡的光荣历史。它出厂后,1903年编入现役。1905年5月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对马海战”。1917年10月24日,舰上全体官兵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将舰开到涅瓦河尼古拉耶夫桥畔(现在称施米特中尉桥)。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号”上向全国广播。尔后,巡洋舰开炮轰击沙皇的冬宫,其炮声揭开了十月革命胜利的序幕。……这就是阿芙乐尔号声名远播、誉满意全球的历史渊源。我们登上阿芙乐尔号,在舰上巡游一周,拍了一些照片。当年发出第一声炮响的大炮依然傲视苍穹,保留着它历史的风采,给人以一种历史厚重感。舰上的解说员说:“这艘历史名舰饱经历史沧桑。十月革命后,此舰不再在现役服役,而是把它改成为练习舰。苏联卫国战争中,当德国法西斯进攻和包围列宁格勒时,舰上的九门主炮被拆卸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周,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据守阵地。第10门主炮及指挥员、炮兵班留在舰上备守迎战。后来在极其危急的关头,阿芙乐尔号自沉于涅瓦河口的港湾中,以保全设备和她的‘名节’。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苏军把她打捞出水,随即修复如初。1948年根据列宁格勒市苏维埃执委会的决定,把它作为军舰博物馆,永久性地固定在涅瓦河上。”我们这次参观的舰船,已经是作为中央海军博物馆分馆而存在的历史文物了。“阿芙乐尔”啊!你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而存在的。你就是历史,我们在你的身上看到了英雄而又充满苦难的俄罗斯历史。

参观“阿芙乐尔”巡洋舰之后,我们乘坐一艘现代化的旅行游船游览了风光旖旎的涅瓦河。全团40多人包租了这艘游船,每人交付40美元,观光游览,吃喝玩乐全齐了。游船设备先进,舒适优雅。每4个人占用一个桌子,桌子上放有伏特加及香槟酒,还有面包、鱼子酱和水果,每人还有一瓶俄式汽水。我们坐定之后,游船缓缓启动,游弋在风景秀丽的涅瓦河上。一条条大街,一叠叠楼群,一座座教堂和一排排行走在大街上汽车从我们的视线中闪过。五彩缤纷,满目琳琅。真美啊。它像我们在巴黎塞纳河巡游时看见的巴黎一样。游船开出涅瓦河口芬兰湾畔,进入波罗的海水域时,眼前出现另一番景象,真是海阔天空,水天一色,海上各种船只如舟帆点点,尽收眼底。这时,游船上的表演开始了。船上的那些青年水手以及俄罗斯小姐,穿上哥萨克的皮靴和少数民族服装,以强烈的节奏表演俄罗斯民族歌舞,以浑厚的歌声唱俄罗斯民歌。水手们很逗趣。他们知道,这一船都是中国人,于是挑选了一些游客同他们同台表演,唱大家都熟悉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同台表演其乐融融。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我的脑海里再现了五十年代我们同“苏联老大哥”联欢时的情景。也许就这一瞬间感觉显得很美好。表演结束以后,又回到了现实。这些俄国小伙子和小姑娘们拿出托盘,向我们要“小费”来了。因为他们的表演给了我们欢乐,给一点小费也是应该的。

夜游涅瓦河,参观“阿芙乐尔”,看那风景如画水城的风姿,感觉很好!

十、冬宫夏宫与皇村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几代皇朝的都城,建了几座金碧辉煌的皇宫。有冬宫斯莫尔尼宫,有夏宫上花园下花园;还有夏季别墅皇村。据说,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万花迷眼的皇村。我们在圣彼得堡的日程安排上,就有“皇村一日游”的项目,真令人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