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目标型家庭
5949300000007

第7章 什么是目标型家庭(3)

价值趋向是一致的目标型家庭,每个人喜欢家庭幸福,这是一个主题。然后你愿意为家庭幸福付出什么呢?有人回答:什么都愿意付出。再问:付出生命,愿意吗?愿意!那么生命真的没有了家庭会幸福吗?如果妻子为了家庭幸福丧失了生命,丈夫一定会痛不欲生,她肯定不会幸福,孩子失去母亲会幸福吗?这个家庭的幸福何在。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的生命还有意义吗?价值取向性一致就是我们都要健康,我们都要快乐,我们都要有美好的生活,我们存在,这都是一致的。首先你自己生命的存在家庭才会幸福,你的存在是家庭的目标,妻子的是,先生的也是,孩子的也是。很多人不负责任的讲,为了家庭我命都不要,你死了给别人带来痛苦,你的价值取向就不一样了。所以问完了这一系列问题,你再拉他的手就不一样了,就会觉得他很重要,我也很重要。其次家庭成员一定要健康,如果一个人过马路不注意出车祸了,高位截瘫,那么就给家庭带来了痛苦。

有个朋友曾经给我讲:有一天,丈夫很晚了没有回来(平时从来没有晚回来过),我站在窗口望着楼下丈夫回来市场走得路,突然,我很害怕万一丈夫从此就不回来了,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这个家怎么办?在害怕失去中等到了丈夫归来,我紧紧的抱住了丈夫说“这个家不能没有你”显然这位妻子领悟过来了——价值趋向是一致的目标型家庭就是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存在、共同健康。如果妻子没有领悟到失去意味着痛苦,反而抱怨丈夫的晚归,试想辛苦一整天的丈夫回到家中面对妻子的抱怨会怎样?吵架,带着怒气睡觉,第二天上班肯定是头昏脑胀,万一不小心,迎面再来一辆车……生命不存在或者进了医院价值回远离幸福。这时在看看你眼前的家,看看你得丈夫你得孩子,你就突然觉得很多的时候你很幸福,你还有机会抓他你也很幸福,能够抱着孩子很幸福,孩子成长也很幸福,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即便不和你的思想一致了,那也是幸福。这就是家庭的价值取向,你们的家庭取向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家庭每一个人的成长。目标型家庭所有的价值趋向都要求一致吗,这就需要给大家来规划好,我们需要的幸福是什么,我们在家庭中更多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家庭成员健康,收入平稳,自己想做的事家庭成员都支持,你要不成功那就怪了。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墓志铭,他是这样讲的:我年轻的时候我就想改变世界,然后到了中年,我发现我改变不了世界,我想改变我的国家,到了暮年我发现我改变不了我的国家,我想改变我的家庭,今天我躺在床板上我马上就要死了,我突然领悟到如果我年轻的时候我就改变我自己,做出一个榜样,进而影响我的家庭,我就可以在家人的支持下为国家做一点事,没准我就可以改变世界。家庭价值是衡量家庭成员的作用尺度和表现形式。

家庭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又包括文化道德价值。家庭的危机与冲突主要因家庭价值趋向不一致而产生,与家庭成员的价值判断标准发生变化也有关。萧军喜欢写写文字,以前没电脑的时候,写写自己赏玩或者偶尔投给报社发表,如今自从这电脑进了家,论坛发帖的方便快捷交流的即时性大大吸引了他,特别是得到众多网友的喜爱和支持,让他爱不释手。于是常常将自己写的文字发到网络论坛,供人欣赏,沉浸在与网友分享的快乐中。可是他的夫人可不是这样,认为思想有价,认为不应该将文字发在这著作权难以保障又没有报酬的网络上。为此夫妻俩争论了很久,萧军认为这是自己的事,妻子应尊重自己的选择;而他夫人却认为蒋文字发表到报社争得稿费可以贴补家用。显然他们的价值趋向不一致。但是如果他们为家庭制定共同的经济目标,与目标有些差距时,萧军可以听从夫人的建议将文字投入报社以期达到家庭的目标。反之,以近达到目标或者夫妻二人有绝对的能力达到目标这种情况下,夫人理应遵从丈夫的兴趣爱好。这样价值趋向一致了,自然就会构建和谐的目标型家庭。社会变革加速,拉大了价值观念的差异。从重生育到重性爱,从重大家到重小家,从重亲子关系到重夫妻关系,使传统家庭繁衍后代,赡养回报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社会年长者的权威价值下降。当后代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都超过长辈时,家长在他们眼中已不是权威,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降低;传统家庭主妇价值弱化。传统家庭妇女向职业妇女转变。妇女参与职业竞争加剧时,妇女为家庭的付出减少,家庭的凝聚力也减弱。家庭价值体现了家庭成员的互利、互补作用,表现为代际交换价值。因而家庭价值趋向不一致,会引发代际交换的失衡。所以家庭成员价值趋向一致是目标型家庭的重要因素。

民族的成长是目标型家庭和谐一致

德国有一个法律禁止儿童在河边钓鱼。中国人首先想要是掉到水里多危险啊。有个中国人在德国和当地人在著名的莱因河边上散步。突然,看见有两个小孩在钓鱼,他这个德国朋友就跑过去,咔咔就把鱼杆给掘了,“你们知道这样是违法吗,德国的民族就掌握在你们手里,你们不守纪律行吗”,孩子们说对不起我错了。这个中国人就问:“这是你们家孩子,还是邻居”,德国朋友说“不认识”,中国人又问“你说他们会愿意接受吗”。是的,如果人人都将民族的成长与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型家庭和谐一致起来,向德国人那样把下一代视为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家庭和谐了自己的家庭就会和谐,全国所有的家庭都和谐了,那么民族怎么能不成长呢、国家怎么不能富强呢。这就是目标家庭和谐一致是民族成长、反过来民族成长才会使目标型家庭和谐一致。为什么德国就有这样的责任感教育下一代、有这样的纪律原则影响着下一代。德国人守纪律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所以他做出来的汽车,做出来的产品,只要它是德国的就都愿意相信。一个民族的品质源于家庭、父母教育。父母教育的品质决定了整个民族。所以目标型家庭是和我们的民族有关系的。如何构建一个目标型家庭、如何作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位我们的民族负责任,这些都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成长、关系到我们民族在世界上的分量。

周恩来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让中国成为东方一个巨人,成长了起来,他就是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楷模,但是他必须还得在家庭和谐、在邓颖超的支持下才能让中国这个东方巨龙成长起来。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生涯里,总是将革命、国家和党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周恩来的人生目标,也是家庭的目标。这体现在邓颖超对于周恩来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深切理解上面。在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殊死斗争中,周恩来的健康遭到了极大的损害。1971年3月3日,在周恩来即将出访越南前夕,邓颖超又像往常一样给周恩来递上条子:“……你从昨天下午六时起床,到今天晚上十二时睡的话,就达卅小时,如再延长,就逐时增加,不宜大意,超过饱和点,以至行前,自制干扰,那你应对人民对党负责了!!万望你不可大意才是!!这是出于全局,为了大局的忠言,虽知逆耳,迫于责任,不得不写数行给你。你应善自为之。”邓颖超可谓语重心长,用心良苦。但是周恩来心中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健康?他们夫妻之间的美好爱情、和谐家庭,正是通过共同事业的桥梁,走到了辉煌的境界,他们的事业因为家庭目标的激励而伟大,他们的爱情也因为事业的辉煌而不断加深。周恩来始终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使个体的智慧和精神在伟大的事业中闪光,从而体现出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旷世爱情的巨大感召意义,成为后人心目中高大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宝贵遗产。如果邓颖超不甘心革命时期的常常分离、不理解周恩来为了国家、民族事业对她的“冷落”而天天和周恩恩来闹呢,那中国的历史恐怕就的改写了,也不会有现在东方巨龙腾飞在世界上的民族自豪的景象。正是有邓颖超以丈夫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以丈夫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对周恩来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才会有中华民族的崛起。如果每一位妻子都向邓颖超一样视夫之目标为己目标,理解、支持、帮助丈夫,家庭怎能不和谐?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向周恩来和邓颖超一样,将国家、民族和党的事业视为家庭的终极目标,家庭中每一个成员为之共同努力、奋斗。我们的国家怎能不富强?民族怎能不壮大?如果我们国家所有的家庭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所有的家庭为了这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国家的未来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