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目标型家庭
5949300000020

第20章 与孩子交往中的理性方法(3)

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非实现父母的目标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他们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这其实是孩子们的切身感受。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相反,假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羞辱父母。这会达到目标,是父母的目标而不是孩子的目标。因为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是经常会产生无能为力感的,他们常发现,孩子的确听话,孩子的确努力,路线的确正确,但好的结果就是不会产生。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孩子自己选择、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父母替他们选择来实现父母的目标。

“为什么我的孩子都上了高中了,学习还是不自觉?要父母盯着,老师看着,总是感觉他学习没有劲头,真的替他着急,可是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看得过来呢?”“我上初中的孩子迷上了网络,他一有时间就跑到电脑房去打游戏,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去上网,我们打了,骂了,都不管用,这样下去该怎么办呀?”仍然有许多家长面临诸如此类的困扰。“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努力学习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家长们的回答通常是:不学习将来怎么考大学?考不上大学将来生活怎么办?再问及“孩子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他怎样为自己设计了人生之路?”回答还是“考个好大学,将来才有好前途”。很显然,不知不觉间,“学习=考大学=孩子人生目标”已成为名正言顺的教育方程式,被家长们认同。而孩子们则懵懵懂懂地开始着、正在进行着为期十几年的基础教育或是大学教育。作为学习的主体——孩子们象被蒙了眼罩转圈的驴子,被动、盲目地为分数和家长而学,全不知自己在干什么,要去哪里。越来越多作家长却一直埋头忙着教孩子走路,没有帮孩子发现和寻找所要到达的目标和方向,更没有去帮助孩子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

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切实可行奋斗目标。孩子没有目标,就没有奔头,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内容要少一点,不能一下子贪多,多了达不到,难以建立自信,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就应及时肯定,孩子就增加了一份自信;其次父母结合孩子自己的喜好、特点对目标进行分解,在逐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同时帮助孩子取得成功。每个孩子都有成功动机,问题再多的孩子,也渴望有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孩子订出了具体奋斗目标后,还必须有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比如可行的学习计划,劳动计划,具体内容要求,检查办法等,家长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和责任,成功由小到大,在于点滴积累,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最需要支持、鼓励和具体帮助;当孩子遇到挫折与失败时父母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竞争,不怕失败,提高耐挫能力。对困难的成功跨越,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学生应正确面对困难挫折,不让一时的失利挫败自己的自信心。孩子的成长,必须经过各种考验,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丧气,总结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这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时机,让孩子从小懂得生无坦途,树立了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大有作为。同时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克服困难,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并不是只有面对惊涛骇浪才有挑战的意味;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敏锐的眼睛。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典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在要求、监督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由此可见,目标实施的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在一个和谐愉快的沟通氛围中,也是家长不断接受孩子,引导孩子的过程,家长要用心地倾听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引导孩子走在他自己所要走的路上。此后,家长只要站在孩子身后,不断地给予力量和支持就足够了。

这就是让孩子在自己目标的引导下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也是家长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有效方法。

像保护孩子的眼睛一样保护他们的创造力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其实孩子创造力就是从“破坏”开始。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与爱探索是孩子的特点。探索可以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帮助他们了解事物的不同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探索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已的力量,产生成熟感,发展自信心。探索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乐趣。而许多探索是通过孩子“破坏”行为表现出来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特别具有破坏欲望,什么东西到了孩子手里,没一会儿就能把它大卸八块,弄得你哭笑不得。一些家长为了保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更不许孩子拆卸。孰不知,家长们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只保护了玩具,却破坏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还有的孩子,问题特别多,多到家长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位家长曾记录了一个两岁孩子的“为什么”:“妈妈这是什么?”“是烧开水的壶。”

“它为什么是烧开水的壶?”“因为它能烧开水。”

“为什么要烧开水?”“因为人要喝开水。”

“人为什么要喝开水?”“因为人会渴。”

“人为什么会渴?”“因为人流汗。所以人就会渴”

“为什么人流汗?”“为什么,为什么,哪有这么多为什么”“去,一边玩去!别烦我!”

家长们也许不能相信,您的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也许就在您的一声断喝中被毁灭了。而陶行知先生告诉那位后悔的母亲,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抹杀孩子的创造精神。

要像保护孩子的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首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父母不要自己当成权威,说一不二,要求孩子必须听自己的或听老师的,这样做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父母应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其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创造性是和人的独立性、个性分不开的,一个没有个性、处处依赖别人的人是难以产生创造欲望的。所以,父母们不要替孩子选择、包办,可以经常让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头饰;不要让孩子墨守陈规,鼓励孩子与众不同,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经常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给予赞扬、指导,使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

再次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甚至支持“破坏”性的行为,而不应该限制他们的这种行为。要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来代替过多的禁令。过多的禁令,如“这不许动”,“那不许动”只会使孩子变得胆小而不敢大胆探索。孩子提出问题时,鼓励他自己仔细观察,动脑筋想办法,发现问题的答案。例如当孩子问“为什么冬天水就结成了冰”时,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观察和发现水的三态变化。当孩子对家庭中的一些物品发生兴趣,例如想知道钟为什么会走、电视机里是否躲着小人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果不会损坏物品,不妨打开盖子让孩子看一看里面有些什么。就像前面拆金表的故事,经过陶行知老师的分析后母亲感到有些后悔。“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补救的方法还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的。”

父母们希望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学到知识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运用。怎样才能把知识运用得更好?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还是去创造更新更好的生活?回答当然是后者。所以,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孩子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得好,全依赖这双翅膀帮助它腾飞。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