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目标型家庭
5949300000014

第14章 孩子学“坏”为哪般(3)

孩子不喜欢与父母交流其实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标不明确。如果父母们明确工作、赚钱、忙的目标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那么他们就不会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不会当子女向父母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就会心不在焉或不理睬,或是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也不会从来不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更不会孩子刚开口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或者一味说教而不顾子女的感受;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目标就是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关爱、鼓励,父母对孩子要有耐心,孩子需要信任、肯定,缺乏爱往往是造成孩子心理、生理、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关爱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对于了解帮助孩子成长尤为重要。首先要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说话。让孩子变得“听话”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会使子女尊重自己。其次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相信他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家长只需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即可。有的时候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加孩子对家长在其他问题上的顺应性。这样孩子一定喜欢与父母交流,并成为父母的朋友。

孩子为何产生了坏脾气

乖孩子为何突然产生坏脾气?看看这个故事:武小冬对记者说,从他有记忆开始就听父母在吵架。他父母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就离了婚。当时判给了父亲并和父亲一起生活,对母亲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平时也不想念母亲。他对母亲唯一的一点记忆,就是她的脾气好像很不好。父亲是位工程师,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父亲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脾气温和。和父亲的日子虽然缺少母爱,可也是平静、祥和。但是,几年之后,母亲又莫名其妙地搬回家来住了,而形式上并没有复婚。自从母亲回来之后,武小冬原本平静的日子,就再也没有平静过。母亲对他的要求过于苛刻,每次考试必须第一,考第二都会打他。他很反感。考高中的时候,依他的水平和能力,完全可以考上一个重点高中,但他坚决要去考寄宿学校。唯一的目的是想离开家,不在家住。但悲剧仍然没能避免。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武小冬放学回家,母亲问他的外语成绩。他说考得不太好。他说不太好,并不是他考得真是不好,而是相对于他平时的好成绩。因为考试题难,大家的成绩都不好。但母亲根本不再听他说话,而是举起手来就打。就是这一天他突然忍受不了母亲的殴打,生平第一次反击,武小冬当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刚到家母亲就会打他。他更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忍受不了母亲的殴打,生平第一次反击,反击起来下手竟是那么狠!母亲身上的刀伤数量,足以表明了武小冬当时的愤怒冲顶的程度。这个本来在家人、老师同学眼里,不爱说话,但性格随和的孩子,生平第一次爆发出了坏脾气,做了如此激烈、如此登峰造极的事,没给自己、没给母亲、没给家人留任何余地。武晓冬的坏脾气不是在那一天偶然忍受不了母亲的殴打迸发出来的,应该说爆发出坏脾气是这个家庭环境必然的产物。只是这个乖孩子迸发的坏脾气一下子冲到了顶峰,这种爆发力令人震惊的以至于人们只看到了偶然,却忽视了偶然背后家庭所造成的必然。

其实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当他们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常会发脾气,如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吃的东西吃不到,就满地打滚,双脚乱蹬,大哭大闹。比如,像臭臭这样“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好吗?”“臭臭,不行!外面要下雨了,不可以出去玩。”“我要出去玩啦!”“不可以,臭臭要听话,不可以吵闹,早上已经带你出去玩过了啊!”“不管,不管,我要出去玩!”这时的臭臭已经涨红着脸,开始赖在地上大哭大闹,无论妈妈怎么说他都不听,一定要出去,最后拗不过臭臭的吵闹,妈妈只好妥协带他到楼下走一圈。每天几乎都得面对孩子突然的脾气不佳,真是不知如何是好?有的父母就迁就,百依百顺求太平,采取妥协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以后凡是他所要求的事就可以通过发脾气来达到目的;另一些父母就用武力解决?打或骂,这样只会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坏。可以说孩子的坏脾气大部分是家庭生产出的产品。当孩子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他的目的。父母的目标是什么?是家庭和谐。如果父母让步的话,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无条件地满足相妥协,看似孩子不再闹了,家庭太平了和谐了,但实际上是纵容,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家真正因为父母的妥协而和谐吗?显然事与愿违,以后孩子发脾气的次数会越来越大,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任性,成为一个要挟父母的行家有个孩子两岁时,又一次吃晚饭时,小手无意碰了爷爷的脸,或许爷爷觉的孙子的小手恒可爱,就抓着孙子的小手往自己的脸上拍,一边拍一边说“打爷爷,打爷爷,爷爷不听话。”。从那以后,孩子经常打人。有时家长觉得孩子小童言无忌,大人感到她十分可爱。所以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无形的鼓励和助长了孩子的坏脾气。

孩子发脾气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遇到冷落,待遇不公平,为引起大人的注意或所求不遂等。无论出自哪方面的原因,父母均应从孩子的成长目标出发认真对待,并采用适宜的办法,使孩子从这些因素中解脱出采。这就需要父母首先要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无不适当的地方,同时父母要多尊重体贴孩子的感受,努力防止激起孩子的愤怒。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和脾气,化解心中的不平。

孩子为什么屡教不改

孩子尽量少犯错误或是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是妈妈们共同的愿望。生活中也有很多妈妈对孩子很有耐心,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给孩子讲道理。但妈妈们也会抱怨,孩子为什么总是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失去耐心也往往是因为反复提醒孩子的事情总是像耳旁风。妈妈们就很苦恼“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

有一次有位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冲突给了我启示。我帮三岁的儿子嘟嘟修剪手指甲和脚指甲。不小心左手中指的指甲修剪得深了一些,他感到疼痛。我对儿子说,对不起,妈妈不小心弄疼你了。事情看起来像是过去了,结果却出乎意料。过了一会儿,我们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过来踩了我一脚,我注意到他是故意的,而且起因就是我帮他修剪指甲时弄疼了他。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于是放下手中的杯子把孩子拉到面前,我摆出教育妈妈的姿态,和孩子做了以下沟通:“你为什么要踩妈妈的脚,是因为妈妈刚才修剪指甲时弄疼你了吗?”“是的”“好了,妈妈给你解释一下,妈妈不够小心,对不起”接着我连珠炮似的说了以下一段话:“你这样做不对,妈妈给你道过歉,妈妈是给你剪指甲,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妈妈,这是其一;第二点:即使妈妈做错了,你也不能这样这样对妈妈,就象小朋友打了你,小朋友不对,但不能因为他不对你就打他,你打他也不对。这叫以非对非。”我一边说着这些话的一边生着气。我是想孩子这么小就知道“报复”,接下来我对孩子说,你知道错了吗,孩子点头,我说你就在客厅里站着好好想想,相通了再来找妈妈,告诉我你错在哪里。说完我到卧室躺下。过了一会儿,孩子带着半是紧张半是迷惑的表情来到床前对我说:“妈妈,我想了。”我转过身问他:“相通了?”“我想不通。”妈妈怎么也没有想到孩子会是这样的回答。

从中知道原来妈妈们感到烦恼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目标不一致从而沟通不利。父母的目标父母自己觉得简单易行,就以为孩子明白了的道理其实根本没有弄明白。所以父母的生气或烦恼显得理由不充分。”其实,不是孩子不改,而是因为父母屡教的原因。屡教不改说明父母每次的教育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一顿、或是狠狠地管教一同,父母认为这样的效果快,因为他们总是在这时听到孩子说“以后再也不敢了”,“保证下次不范了”等一系列的另父母满意的承诺。但是,这种承诺只是一种表象,父母没有教给孩子认识到他们的错误在哪里,孩子也没有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当然不会真正的改过。就像这位妈妈原来根本可能没有给孩子讲明白道理。很多时候,孩子是在父母生气的表情中,迫于父母的威严承认错误。孩子是从父母的反应中知道自己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因为家长根本没有讲清道理;而有的时候即便父母可能讲清了道理,但道理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如此,许多父母才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屡教不改”的行为生气。而原来,问题有可能出在他们自己身上。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明确了目标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显然,站在父母的角度给孩子讲道理是不行的。给孩子道理,但用孩子明白的方明确告诉孩子他错在那里,孩子可能会少犯许多重复的错误。

能够与孩子讲道理,说明父母十分重视与孩子沟通,他们对于孩子屡教不改的困惑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有些家长例如像刘女士所介绍的,自己家境一般,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每天给的零花钱不超过一元。去年6月,刘女士买完菜后随手把钱包放在柜子里,第二天发现少了10元钱。后来儿子承认偷了钱。“当时,我用木尺狠狠打了儿子,还让他跪了好长时间”。事后,儿子承认错误,并写了保证书。但每过两三个月,儿子就会犯一次。刘说,到目前为止,儿子共偷过6次,每次10多元,用来买零食和玩游戏。刘女士连道理都不讲就采取了体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把孩子暴打一顿,表面上看是在教育孩子,其实是家长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打过之后,自己的情绪得到了发泄,但对孩子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甚至会使他自暴自弃或者把他向错误的方向推进了一步。刘女士给予儿子或许是“我偷,被发现了就会挨打,那么如果我偷的时候不被发现,肯定不会挨打”这样的侥幸、投机心理,所以才会屡教不改。如果刘女士明确面对孩子的行为她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知道偷的行为多么严重,并彻底根除孩子的坏习惯,她就不会一打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