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告,有关于央行库存金银外币、广州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军费及发行银圆券的内容,是一份很重要的档案。蒋介石在报告首页用红笔批了个“存”字。这份报告显示,自7月份起,广州国民政府每月的军政各费就达4500万银圆(约55万两黄金),财政赤字为每月3500万银圆。对于巨额亏空,蒋介石与徐堪的看法大相径庭,蒋想用银圆券(7月2日发行)来挹注亏空,而徐不愿干此无本生意,要求可无限兑银。徐堪看来不明白蒋的意图(只想少支出金银),官位难保啊。报告又提及,用20万两黄金作抵押,向财务署先借1600万的三军保管的金银,以做银圆券的发行准备金。财政困难重重,这也导致了国民政府在广州的快速崩溃。
7月2日,经过紧张的筹备,银圆券方案终于出笼了。前一天下午,李宗仁召集了各有关院部的负责官员开会,由徐堪详细说明了“银圆券”的币值计算、发行计划、收兑“金圆券”的比价和兑换硬币的办法,最后由阎锡山签署了行政院发布改革币制命令。根据银圆券方案,发行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五种,辅币1分、5分、1角、2角、5角等。金圆券限两个月收回,银圆券1元换金圆券5亿元。全国有九个城市的银行可以兑换。
银圆券初发行那几天,广州的各银行排起长龙,拥挤异常。但由于应兑硬币调运不灵,不能及时满足兑现要求,从7月27日起,又限额兑换。到9月2日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时,阎锡山报告说:“因硬币储运不足,从7月27日起,已采取限制兑现措施,中央银行门前连日出现越来越长的排队长龙挤兑的人群。”银圆券很快就走上了金圆券的老路,广州重又成为港币横行的天下。由于银圆券的贬值,战局的恶化,广州人民生活更加困难,社会秩序混乱。阎锡山又想实行太原的老办法,搞平民经济执行委员会。然而在内阁政务会议上一提出,便遭到朱家骅、叶公超等人的反对。朱、叶等人指出,广州毗邻港澳,又驻着各国外交使节,决不能采取太原那样的非常手段,因而作罢。(此为后话,略提不表)
【“广州保卫战”】
7月13日上午,行政院新“阁员”在中华北路广东招待所举行就职典礼。阎锡山这天特地穿上白麻中山装,戴白草帽,暗示政府要“廉洁”。阎上任后上午8时至12时在行政院,下午2时至6时在国防部。尽管阎氏充满了“战斗精神”,但有些阁员似乎并不领情。次日上午10时,蒋介石乘坐“中美”号专机由台南突降广州,随行的有沈焕昌、黄少谷等人。7月9日至12日,作为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曾应菲律宾总统季里诺之邀,参加碧瑶会议。在12日返台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白沙湾换机)……14时到台南(转台北)……”此番来穗,蒋介石十分神秘低调,各方事先都没接到通知,到天河机场接机的也只有蒋经国和空军副司令王叔铭二人。原来一直遥控广州政局的他,怕乱了阵脚,要亲自出马来广州坐镇。下机后,蒋介石乘车直奔梅花村行馆(即陈济棠公馆)。下午蒋介石到中华北路访晤李宗仁,又到东山公馆会见阎锡山。
同日,李宗仁和阎锡山在广东绥署大会堂,为蒋介石举行了接风宴会。15、16日,蒋介石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常会。第一天,蒋介石正式宣布《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组织条例》,并自任该会主席,李宗仁为副主席,委员有居正、于右任、何应钦、张群、阎锡山、吴铁城、朱家骅、吴忠信、陈立夫,秘书长洪友兰,副秘书长程思远。第二天下午举行该非常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蒋介石又提出成立西南、东南两个分会并任命主席:西南分会主席为张群,东南分会主席为陈诚。
阎锡山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扭转时局案》,全文数万言,凡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各项无所不有,是阎组阁以来本着“当大夫开药方”的精神,花了很多心血写成的。在向这次会议提出之前,已在行政院内阁例会、联席会议或扩大会议上,逐段提出过讨论和表决。全案内容庞杂:有推行“反共民约”,加强保甲制度,执行五家连坐;有精兵简政,整饬吏治,恢复政府威信,提高民情士气;有改革货币,平抑物价,安定国民生计,增加财政收入;有成立各地“反共救国军总司令部”,向解放区派遣“反共救国总指挥”并成立全国“敌后工作委员会”,筹设“敌后行政人员特训班”等等。案文提出时已印制成册,因太冗长,无从当场审议,乃决定“原则上通过,交还行政院分发给有关部会,拟订实施细则后,相机陆续实施”。与《扭转时局案》一起,阎锡山还提出了《固守台湾案》,说国民政府要保存有生力量,必先固守台湾;要固守台湾,必先固守马祖、金门……陈诚在座,听了之后,大为赞赏。其实阎锡山的衣兜里还揣有一份《保卫华南、西北案》,只是当着蒋介石的面未敢提出来;等到7月21日蒋离开广州,才在8月2日中央非常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提出,但因该案与蒋的部署有矛盾,未得肯定通过。对于讨论保卫华南问题,阎锡山指出:“总裁的战略思想主张守点、守线,总爱把主力集结于若干核心据点,以待敌人来攻。因而共军乃能随时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施展他们惯用的各个击破的战法。我们竭诚要求总裁全面改变这种不适合对付共军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段发言记录连同《保卫华南、西北案》一起,由吴铁城带去台北交给蒋介石,以后就没有了下文。
16日下午,蒋介石来到了黄埔岛。当船靠近黄埔码头,他深有感触,眺望良久。后来几天他一直住在岛上,李宗仁、阎锡山等不时前来晋见,一时还传出蒋介石要留穗主持决策。7月19日,美国领事克拉克晋见蒋介石,询问他到菲律宾的真正意图。蒋说:美国已经不愿领导远东,我等只有自结联盟耳。原来他想发动亚洲搞一个反共同盟,几天前从台湾到菲律宾访问,与季里诺总统发表了个联合宣言。两天后,即7月21日晨,蒋介石邀李宗仁到梅花村话别,然后于8时30分在黄埔乘坐“华联”舰离开广州赶赴厦门。临别时,他仍不忘向众人打气:“目前挫折是我们最后成功的开始。”
实际上,从1949年5月下旬,国民政府陆续撤离南京和上海之后,蒋介石就开始密集地在台湾活动,营建自己的权力中心,操控全国政局。6月21日,“……到桃园机场,(陈)辞修夫妇来迎到大溪驻公会堂,风景甚美也”(蒋介石日记,下同)。此即是慈湖,未来他的停灵地,此日乃初见。6月24日,“……9时与经儿车由大溪出发,10时前到台北介寿堂,即旧日总督府已新建完成矣……”此即他未来办公地,此日也初见。8月份,蒋介石又以中国国民党总裁身份,在草山(阳明山)成立总裁办公室,透过“中央非常委员会”这一组织,隔着海峡,掌握国府部队。为加强情治工作,8月20日,蒋介石在台北圆山成立了“政治行动委员会”,该机构的基本任务是:“统一所有情报工作,并使之充实强化。”蒋介石亲自指定蒋经国、郑介民、毛人凤、叶秀峰、彭孟缉等人为委员。
此时原驻守湖南的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会同湖南省主席程潜通电易帜,人民解放军迅速推进,白崇禧设计的“湘粤联合防线”危在旦夕。此时的蒋介石犹如蜻蜓点水,在台、穗之间飞来飞去。时任代总统的李宗仁,曾回忆说:“蒋先生不知底蕴,还不时在穗、台之间飞来飞去,并用尽一切威胁利诱的方法来阻止粤籍将领和我接近。”
由于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节节败退,国民党管辖地区迅速缩小,而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明争暗斗始终没有停止或缓解,这引起了国际上支持国民党反共的国家的不满。阎锡山组阁后的第二次国务会议上,外交部部长叶公超报告当时国际形势时指出,英国为了加强“保护”香港,提出台湾交由联合国托管;而美国国务院内有人主张一旦中共成立政府,可以即予承认。这时候,美国已经不再支持蒋介石,美驻广州大使馆代办克拉克曾对李宗仁说:“广州政府如要美国支持,除非与蒋介石划清界限。”听闻美国要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蒋介石感到非常可笑,“……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白皮书,只觉可笑耳……”
就在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后,8月5日,美国国务院忽然发表了题为《美国同中国,特别是1944—1949年期间的关系》的白皮书。这部让蒋氏痛愤不堪的“白皮书”,重点评介了1944年到1949年期间美国的对华关系。全书约一百多万字,用了相当的篇幅严厉指责国民党堕落、腐败与无能,宣称美国即使采取新的对华政策或额外的援助,也无法挽回蒋介石行动所造成的损失。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又在向总统递呈这份白皮书时,写了一封题为《美中概要》的书信,也附在白皮书后同时发表。艾奇逊的信指出:从日本投降到1948年年底,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10亿美元,经济援助10亿美元,但由于国民党在政治军事各方面犯了一系列错误,使国民党在大片国土上丧失了控制权。文中引用巴大维的看法,国民党的军事崩溃归因于“世界上最无能的领导,以及使军队完全丧失战斗意志的其他许多败坏士气的因素”。指出“国民党的军队用不到敌人打败,事实是他们自己崩溃了”。最后,美国表示了无可奈何,美国不能再对蒋介石政府继续给予支援。是日,在蒋介石日记的边页上,出现了一行触目惊心的大字:“今日美国发表对华白皮书,实为我抗战后最大国耻也。”(8月5日蒋介石日记) 但他强自镇定,表示“此心泰然毫不动心”。次日,蒋介石飞南朝鲜举行“镇海会议”(此行似有意将国际共产党的注意力,转移到战略上已形突出的朝鲜半岛,使台湾有喘息的机会),在动身前得知白皮书内容,“余阅之并不惊异而且心神安怡异常,到韩国后更觉安静光明,内心澄清无比,是天父圣灵与我同在之象征也”。不过,他旋即痛斥白皮书“可痛可叹 ”,美国“幼稚无知、自断其臂”;这次是中国最大的国耻,也是最后的国耻,其影响之恶劣,“比之俄史侵害我国制我死命之毒计为更恶也”。
8月11日,广州国民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由叶公超报告美国白皮书的情况。行政院院长阎锡山说,美国既然表示今后不支持我们,还是以政府名义起草文件,表示我们坚持到底的态度。这实际上是替蒋介石开脱责任,挽回面子。但叶公超把文件起草好,拿去台湾给蒋介石审定时,却被蒋介石否定了,因为他怕得罪美国。对于此事,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耶稣被审判的时候,他是冤枉的,但是他一句话也不说。”美国的态度,一直到李宗仁的私人代表甘介侯赴美见总统杜鲁门后,也没有什么改变。
8月13日,麦克阿瑟邀吴铁城到日本会谈,说明美国不再援蒋,但对广州政府仍寄予希望。吴铁城把阎锡山指责蒋介石守点守线战略的记录,拿给麦克阿瑟看。麦克阿瑟认为阎锡山的意见很好,希望广州政府能另订有效的保卫华南的军事计划来。吴铁城从日本回来,还带回一帧联合国总部高级专员德籍犹太人卫西琴的照片。他是早年在山西办过学校的,捎话给阎说:“麦帅对阎先生在广州主持国防很是关注。”阎锡山听了很高兴。
此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白吉尔来到广州,秘密会见白崇禧。当阎锡山得知自己曾经拜会过的“老友”“海上靠山”白吉尔驾到时,立刻主动去拜访,但白吉尔已经起程返回香港去了。白吉尔秘密会见白崇禧时,答应只要白崇禧部驻进广东,美国太平洋舰队将负责供给全部军需补给。这点在李宗仁看来,是摆脱蒋介石的操纵,自己来保卫华南的难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