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
5911000000029

第29章 手足之情

当你蹙着眉,似乎有些忧心地问我“小妹妹出生时脐带绕在了脖子上,会不会有不良影响”时,我突然领悟了:

手足固然可能从父母那里,分享原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物质,但是他们也彼此给予了关爱与帮助。从今天清晨五点零六分开始,你在人生的旅程上,又多了一个伴侣,那就是你的妹妹。

她有七磅十一盎司重,身长二十一英寸半。你的母亲说她长得跟你出生时有点像,我则认为太小,还看不出来。但是无论外表相似与否,她和你是同胞兄妹,流着同一脉的血液,且将在同一个家庭里成长,当然是会相像的。

中国人称兄弟姐妹为手足,正比喻了其间密切的关系。手足同样由身躯伸出,他们靠着同一心脏压缩出的血液生存;他们彼此扶持,荣辱与共。在我们的生命中,可能有许多朋友,但没有任何朋友能完全等于手足。朋友可以与你绝交,从此便不再是你的朋友;夫妻可以离异,从此不再是夫妻。但是手足即使有了摩擦,产生争执,甚至登报脱离关系,他们实实在在还是同父母所生;那与生俱来的“同”,是无法改变的。

记得你小时候,每当我们问你希不希望再添个弟弟或妹妹,你都大声抗议,说小奶娃会吵闹,大一点还会弄乱你的东西、砸坏你的玩具。那时候我确实也认为多个孩子,会分享你的一切,这或许因为我自己是独子,不太能了解手足之情。

但是今天,当你蹙着眉,似乎有些忧心地问我“小妹妹出生时脐带绕在了脖子上,会不会有不良影响”时,我突然领悟了:

手足固然可能从父母那里,分享原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物质,但是他们也彼此给予了关爱与帮助。他们是父母逝去时,站在送葬行列中,与你同样伤痛的人;他们也是当你父母都离去之后,能够让你回忆起幼时家庭生活的人;他们可能是你遇到挫折,甚至夫妻失和时的避风港。因为他们与你有相同的生活经验和无可改变的血缘关系,自然也有着共同意识。

你很快就要十七岁了,与你妹妹也就有着十七年的差距,你们或许不容易玩到一起,你也必然先要对妹妹做单方面的付出。可以预见的,当你赚钱的时候,妹妹一定会向你讨红包;当妹妹能跑爱跳的年纪,你也必然得带她出去玩,她会成为你的一个小累赘。但是进一步想,你会发觉未来有妹妹向你提供属于另一个年龄层次的资讯与理念,而且随着她的成长,也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欢笑。尤其是当你年老,年轻十七岁的妹妹仍然活力充沛,那也就是她回馈你的时候。

有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

“每年感恩节时,我特别急着赶回乡下的老家,因为平常回去看到的只是父母,唯有感恩节时,能见到所有的兄弟姐妹,大家打打闹闹,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

有一位在台湾的大陆老兵对我说:

“人人都返乡了,但是我没回去,因为我没有兄弟姐妹。父母死了,回去看谁?”

有一天你会发现,手足不但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童年记忆的延伸,而且是故乡的延伸!

刘轩的话

再写一封长信

哇!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心中有很大的感触,没想到已经十八年了!

老实说,妹妹出生后,我就离家上大学了,之后一直住校,因此少有机会回家见到她;搬回台湾后,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从某方面来看,我长大的过程就像个独生子,而她也像个独生女。我们应该有共同之处,但我们的个性相当不同,大家常说我比较像我妈,喜欢与人相处;妹妹则比较像我爸,态度严谨又自我要求甚高。老爸对我们的教导非常不同,他对我奇严,对妹妹却又极松。妙的是,妹妹较像在老爸教导我的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我却像在老爸教妹妹的方式里所长成的样子。

我和妹妹的感情很微妙,自小她谁都不怕,却单单怕我。生病拒吃药时,只要我一出现,她就会乖乖张嘴。很多时候我会以直接的方式与她沟通,因为总觉得她小公主当惯了,需要像我这样的角色来调教。

还记得妹妹十六岁生日时,我发了封电子邮件给她,写了许多感性的话,像是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以后一定会愈走愈近之类的。隔天,收到她的回信,原以为她也会写上长长的一篇,孰料,居然只有一句“Thankyou”,让我非常错愕。但又想,起码她很快就给了我回复。若是她写信给我,也许我会为了回她一封很长的信,而拖延许久。

转眼间,妹妹将进大学了。我盼望有一天,能和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旁的餐厅坐下来,好好聊聊彼此的生活——据说哥大的学生在那儿会有不错的折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