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的魅力
5908000000030

第30章 乖乖听我说

怎样减少对方的敌意?

当一个人不自觉地抖腿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心不安。那是因为抖动可以使血液更畅通、反应更快速,所以拳击手一上台就不断地跳动。

我以前养过一只亚马孙大鹦鹉。它很喜欢抓痒,每次我靠近笼子,它就会跳到最上面的横杠上,把头靠近笼边,再将头上的羽毛竖立起来,意思是:“快!我准备好了,快为我的头抓抓痒。”

但是好几次,我的手伸过去,它突然翻脸不认人,转过头就狠狠啄我一口。

当我跟宠物店的人抱怨时,店里的专家一笑,问我是怎么伸手过去的。

我比画给他看,他又笑了起来,说:“你怎能那样伸手呢?无论什么小动物,当你手心对着它的头,把手伸过去的时候,它都会紧张。你一定得用手背接近它,甚至连为它抓痒的时候,都只用小指和无名指抓,避免手心向下,它才会高兴。”

我回去试,果然那鹦鹉不再翻脸了。

抖腿的毛躁相

什么叫“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用动作传达信息。譬如一个人在跟你说话时,一直用手摸后颈,表示他不耐烦,想结束谈话了。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内心有了焦虑与不耐烦,他的肌肉紧张,脖子容易僵硬,所以会用手揉脖子。

又譬如当一个人与你谈话时一直双手抱胸,显示他不同意你的看法,或不心安,力图自我保护。这是因为重要的器官都在身体前面,当他警戒时,自然会想办法保护前胸。

同样的道理,人们常说“挺胸而且双手背在后面”的样子是自信和自负。那是因为当他敢把自己脆弱的胸口露在前面时,显示他“艺高人胆大”和“不怕别人来犯”。

再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不自觉地抖腿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心不安。那是因为抖动可以使血液更畅通、反应更快速,所以拳击手一上台就不断地跳动。那个人如果没有不安,好像随时要应付紧急情况,又何必抖腿呢?

读出你的心

由许多例子可以知道,行为语言是很科学、很自然的产物,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而自然有的表现。即使人类社会进步了、环境改善了,人们不再需要那么时时警戒,仍然会不自觉地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性显露出来。

而且,人们不必懂得行为语言,也不必存心去分析你的动作有什么意思,自自然然由你的“行为”就能读出你的“语言”。

训人与逗狗

我说这么多,是要告诉你,想要说话动人,必须先注意“行动”。当你的行动正确,还没说话,已经加了十分。相反,当你的行动不对,如同我为鹦鹉抓痒,很可能还没抓,已经造成鹦鹉的反感。

现在出几个题目,请你想一想——如果你躺在床上,你父亲或母亲来叮嘱你一些事,以下两种情况,哪种效果可能比较好?

一、他站在床前,低头盯着你说。二、他坐在床边,半转过身,对你说。

论强度,第一项比较强。因为你躺着、他站着,你无处可逃,他又高高在上,主动权和优势在他那边,当然他强势。所以,如果他来警告你、训斥你,他站着特别有力。但是,如果他要用柔性攻势,就不一样了。他坐在你床边,已经把他自己降低,把你们的距离拉近了,如果再伸手拍拍你,或拉着你的手说话,当然容易使你“放下武装”,减少你的抗拒。

何止对人,即使对狗都一样。你叫一只陌生的狗过来,当你站着叫时,它不动;当你弯腰,伸出一只手到地面时,它逃跑或对你吠;当你蹲下来时,它则可能摇着尾巴走过来。

当你走进病房了解了这一点,我再问你:

如果你去探望住院的朋友,进了病房,他躺在床上,你应该怎么做?

一、你站在床前安慰他。二、你拉把椅子靠着床边坐下。

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得看那朋友是生产还是重病。如果她刚刚喜获麟儿,你可以一进门就张开双臂贺喜,绕着床跟她聊。

就算你站着,会感觉比较高、比较大、比较对她有压迫感,但那些力量都能化为喜气。话说回来,如果你拉把椅子到床边,柔声细气地对她说话,反而感觉有点怪。

除非你是她的老公,说些贴心话,或你是她的父母,小声问:“疼不疼?”

相对的,如果你去探视病人,除非那是保证马上没事的小病,你可以绕着床站着开玩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否则你最好坐在他床边的椅子上,倾过身去问候。(有人忌讳外人坐在他床上,所以除非那是你很熟的朋友或亲人,否则我不建议你坐在床边。)如果没椅子,则可以弯着腰,甚至半蹲在床边慰问他。

且不论你说什么动听的话,单单你这个动作,就能博得病人和他家属的好感。

计划好了再说

最后,再请你想想下面几个场景。你有事要跟孩子商量,做法是——一、你坐在客厅沙发上,叫孩子过来,他站着,对他说。二、你坐在客厅沙发上,叫孩子过来,他坐下,对他说。三、你敲孩子房门,进去,他坐在书桌前,你站着对他说。

四、你敲孩子房门,进去拉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倾过身,与他面对面地说。

五、你敲孩子房门,进去,坐在孩子的床边,叫他也过去,坐在你身旁,对他说。

请比较一下这五个不同的做法,是不是一个比一个来得“深入”?当孩子走过去,你把他叫住,开始说,给他的感觉是随兴的。但是当你叫他坐下来,就比较正式了。至于你特别敲他房门,进去,又特别拉把椅子,跟他面对面,更正式。最后一个则是另一种说话的方法。因为你特别敲门进去,又特别坐在他的床边,再特别叫他过去,使他不敢轻忽。而你选择坐在床边,不面对面,又有软化和亲切的效果。

由此可知,行为语言的表现、说话场所的选择和讲话的姿势,都会对说话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了这一点,当你冲动地想立刻把孩子叫过来训一顿,或想在餐桌上抓住机会说教的时候,请暗暗地告诉自己:

“忍一下!找个更好的机会,效果可能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