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真情指数》的语气上《全民开讲》,我奉劝你:免了!免得别人说你是“软脚虾”……大约十年前,我听到一场精彩极了的辩论赛。经过初赛、复赛,进入决赛的两个大学代表队,真可以说是高手中的高手,不但词锋锐利、反应超快,而且说话的速度十分惊人。
从头到尾简直毫无冷场,甚至让听的人都有来不及喘气的感觉。
比赛结束,我猜甲队略胜一筹,可以胜出。然而成绩公布,居然乙队胜了。
不但甲队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连乙队都喜出望外。事后,乙队的学生对我说,他们确实认为输定了,因为论理,他们自知不如甲队,没想到居然能赢,真是有些意外。
我也很不解,于是打电话给其中一位评审。评审一听我问,就叹了口气说:“你居然也来问我,已经有好多人打抱不平,骂我们这些评审了!可是你要知道,前面好几场评下来,决赛已经是下午四点半,我们几个老家伙都累死了。一累,反应就慢,谁让他们说得那么快?才听懂上一句,下一句已经错过了。所以说实话,是因为我们都没能听清楚他们论的道理,所以没打对分数。”
说话的速度要看对象
听完我说的故事,我请问你,这些辩论的学生,说得那么快,是对还是不对?
没错!就参加的两队而言,他们年轻、反应好、精神好,都把对手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也都心知肚明谁辩得比较好。
但是评审不同,里面好几位都年过六十了,又累了一整天,学生说的,他们来不及“会意”。
结果,该赢的输了,该输的却赢了。你说,辩论输了的那一队有没有错?
说话的速度要衡量得失
好!把这问题先放下,再让我讲个自己的故事。我大学毕业那年,“全民自强晚会”改由“救国团”负责,他们不再用往年“三台”各派两位主持人的方式,而决定交给我一个人主持全场。
晚会是在台北的“中华体育馆”举行,“救国团”的人已经事先查看了场地,又作了彩排,发现场子太大,音响又不好,加上有回音,于是对我千叮万嘱,要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否则现场两万多观众会听不清。
但是到那一天,我完全不管他们的叮嘱,仍然用我平常说话的速度主持,相信确实如他们所说,现场的观众不能听得很清楚。
但是节目播出来,我居然称得上“一炮而红”,立刻被电视台请去主持益智节目,接着进入新闻部。
我敢说,如果我那天听了“救国团”朋友的话,我不会有今天。为什么?因为那是“三台”联播的晚会,如果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现场两万多观众虽然听清楚了,电视机前上千万的观众却会觉得别别扭扭,只怕还要奇怪,我为什么说话那么慢,是不是有毛病或怯场呢?
也可以说,在一千万电视观众与两万现场观众之间,我选择了一千万。
换作你,你选哪一个?
股市与葬礼的差异
语言的魅力,跟你说话的速度有绝对的关系!问题是,什么是最恰当的速度?
有人说,一分钟讲两百五十字是最好的,也有人说两百八十字才精彩。
他们都对,也都不对。因为速度要看对象、看现场,甚至看内容。
打开电视,这一台播报“股市行情”,那一台是赛马现场转播;再换一台,是某要员的葬礼实况。
请问,你能用一样的速度播报吗?
老掉牙的电影,老掉牙的观众时代不同,说话的速度也不一样。
很简单!你找个三十年前的新闻节目录像带看看,那速度比今天慢得多。
你再找个四十年前的电影看看,很可能节奏慢得令你受不了。四十年前的电影,如果演出“回溯过去”的情节,一方面要用慢速度,一方面要用“溶”的画面,模模糊糊地从“现在的画面”回到“过去的画面”。
搞不好,还得打上字幕:二十年前的某一日。而今天的电影,根本不交代,一下子就跳到几十年前,又一下子跳回现在。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变快了,人们的反应也更快了。只有少数老人家,可能反应跟不上、看不懂,觉得新派电影没意思。
白天与晚上的心情不同
除了因为时代不同,造成说话速度不一样,就算在同一天,说话速度也可能有差异。
如果你上节目,即使是中午录音或录像,也最好先问一下:“请问这节目是几点钟播出?”更应该事先了解那节目的性质。
道理很简单——如果那节目只播出一次,而且是在深夜,你能用中午旺盛的精力和语气“高谈阔论”、拉着嗓门“大放厥词”吗?要知道,同样的语气与速度,在吃饭时间播出、晚上黄金时段播出和深夜一点钟播出,给人的感觉会差得很远。人们在黄金时段听见你拉着嗓子尖声批判,可能赞美你词锋锐利,但是换作深夜,却骂你刻薄,甚至对你有不好的印象。
白天要理性,夜里要感性
同样的道理,今天你上《全民开讲》(政论类谈话节目)和《真情指数》(名人访谈类节目),能用同样的速度和语气说话吗?
不信,你把上《全民开讲》的调子,用在《真情指数》里,只怕会有九成以上的听众关机或转台。相反,如果你用《真情指数》的语气上《全民开讲》,我奉劝你:免了!免得别人说你是“软脚虾”,有气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