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湖,是它们过境的地方,只会待上两三个礼拜,它们就要再一次地远行。所以每年我只要看湖上大雁的来来去去,就能知道春天来了、秋天到了。
“我最爱看黄昏时雁群在天空练习飞翔,它们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彼此呼应着:‘要跟上哟!别飞丢了哟!’于是我猜,很可能是雁爸爸、雁妈妈在叮嘱孩子,孩子又回答爸爸妈妈:‘放心!我会小心的。’”
“我更爱看夕阳中雁群降落,它们早早就开始不再振翅,慢慢向下滑翔,落到水面的刹那,又把翅膀高高抬起,啪啪猛拍。接着水上激起一片波纹,斜斜地映着晚霞,闪出点点金光……”
不是简简单单,无论你用写的、用说的,都能引人入胜吗?
为什么?因为首先你没有忽略“人、地、事、时、物”,又用大雁的叫声、振翅、滑翔以及波光和晚霞,使画面变得生动。
所以写文章不难,人家叫你即席致辞也不难,只要你依照那个路线想下去,就不会差太多。
“人、地、事、时、物”,这是记者写新闻稿时,必须列入的内容。一个粗心的记者很可能写了一大篇运动会的报道,记录了一堆得奖名单,却因为忘了写那个运动会的地点,成为败笔。一个展览的新闻,把展品介绍得天花乱坠,但是如果忘了写展览日期和开放时间,也可能造成很大的问题。说话、写作、采访,先想“人、地、事、时、物”,再加上动态、声音或色彩,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有好的地基和建材,再加上漂亮的装潢设计。
读到这里,你还觉得即席演讲和写作有多困难吗?
写作的五大元素(二)
写日记的时候,除了记一天当中发生的大事,偶尔也专选一样东西发挥,譬如从当天见到的某个人、听到的一句话、见到的某一幕甚至吃的某道菜下手。
上一篇分析了写作的“人、地、事、时、物”五大元素,并且举了“芭蕉”和“大雁”的例子。读者可能会说那种作文题目不容易碰到,有没有个更平常一点的。我记得有一年台湾的“指定考试”,作文题目是“回家”。这够平常了吧?偏偏当时也有好多学生说不会写。有个学生讲得妙:“回家就像吃饭,天天在发生,回家就是回家嘛!有什么好写的?怎么写都俗气。”
我却觉得“回家”这题目出得妙,妙在它可以大俗,也可以大雅,很能测验出学生的慧心。一天到晚读死书,只知用“掉书袋”换分数的学生,虽然少了用武之地,但是那些脑袋灵活的,却可能表现不凡。话说回来,不知如何下笔的人,常因为不会找路,只要由“人、地、事、时、物”五条线去想,就能发现些“妙点子”。
举几个例子吧!上一篇强调,同一篇文章必须把五大元素放进去,这里我建议读者可以尝试每次专由其中的一个元素去想——
先从“人”的角度想,你可以写自己回家,也可以写爸爸回家、妈妈回家。如果写爸爸,可以说:“长年在大陆工作的爸爸要回来了,爸爸回家是大事,妈妈从好几天前就开始收拾,还叮嘱我把房间整理好。爸爸的飞机晚上到,他坚持自己坐出租车回家,反而让我们好紧张,只要听见关车门的声音,就急着探头往外看……”接下来可以写爸爸回家的脚步声、疲惫的样子、瘦了还是胖了,不是很好发挥吗?
再从“地”的角度想,你可以说:“自从到城里读书,我就有了两个家,一个是城里的家,一个是乡下的家。但不知为什么,每天回城里的家,都不觉得是回家;只有放长假回到乡下的那个家,才觉得身心安顿。大概在外面一个人住,太寂寞,算不得家,只有偎到妈妈身边,看见四周的亲人,才有回家的感觉……”接着你可以写回家一路的心情,带什么回去,最想吃的是什么食物,看到父母那一刻的感觉,不是也很好发挥吗?
再从回家这件“事”来想,譬如你可以写:“每个人都有家,也都要回家,但回的家却可能不同——小时候跟着父母,回家是回爸爸妈妈的家。住校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回家是回宿舍。然后我们找到终身伴侣,成了家,回家是回我和他共有的家。再过几十年,我们老了,可能跟着孩子,回家是回子女的家。终于有一天,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则是回到天上的那个家……”
顺着这条路,又可以由回家的“时间”来想,譬如写:“自从上高三,就只有星星月亮陪我回家。每天出门,背对着家,没有心情回头看;每晚归来,已是一片夜色,看不清家门。有一天提早放学,我下午回到家,远远看见家,竟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因为已经太久没看清我家的房子,居然忘了家门口那棵高高的玉兰花树。回家,本来该是多美的事,但在功课和考试的压力下,我已经麻木,只觉得是回旅馆,睡一觉,又要出发……”
最后由“物”来想。你可以随便挑一样家里的东西入手,譬如门灯,你可以说:“每天傍晚,母亲都会点亮门前的那盏灯。不知她是不是选了特别亮的灯泡,只要我走进巷子,就能在一片迷离的灯火中,看见那最灿烂的一盏门灯,知道爸爸妈妈在等我回家。有时候上了整天的课,考了一堆试,背着沉重的书包,我真累极了,但是只要抬头看见那盏灯,就顿时感到一种温暖,加快脚步,朝家门走去……”除了门灯,当然你也可以由书房的灯,想到父亲;看到厨房的灯,想到妈妈。还可以写一棵树、一栋建筑,甚至一块大石头、一座小木桥,通过那些“物”,说出回家的感觉与心情。
上面我举了许多例子,不是比引经据典、掉书袋、说道理更感人吗?而且它们虽然都写回家,但因为切入的角度特殊,能不落俗。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的方法,使你不会碰到题目乱了方寸,东抓西抓,什么也抓不到,或者什么都想写,结果东写几句,西写几句,失去文章的重心。也正因此,我在前面建议你在写日记的时候,除了记一天当中发生的大事,偶尔也专选一样东西发挥,譬如从当天见到的某个人、听到的一句话、见到的某一幕甚至吃的某道菜下手。
最后我要说,其实在“人、地、事、时、物”这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H”,是“How”,也就是“怎样”。现在你想想“回家”这个题目,可以如何从“怎样”的角度思考?你是怎么回家的?坐公交车,骑单车,爸爸妈妈接,还是走路,跑步?你别说“不可能跑步”。怎不想想说不定就因为你发惊人之语,写你跑回家,而特别吸引人,得到高分呢?
譬如你可以写在学校里知道自己得了什么大奖,急着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所以一路跑。不知是不是你脸上露出快乐的表情,路上的人都没觉得你遭遇什么麻烦,反而看得出你是喜气洋洋,好像每个人都对你笑,每个人都在贺你得奖。平常每天走的路,景色似乎变得不一样了,你发现路边开了好多不知名的小草花。天边的晚霞那天也特别美,长长的,像是一条彩带……
请问,是不是单单跑步回家的这一路,就已经可以让你大大发挥了?
作文这条路也是如此,只要知道了地址、走对了方向,很容易就能找到目标。
学做一根葡萄藤
人要扎根深、常修剪,做的学问才实在。
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一九九四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我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我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天一干,就受不了了。”
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
人也要扎根深、常修剪,做的学问才实在。
删在写之前
写作前经营的时间愈多、删裁得愈精,做出的文章就愈有力量。
高中时,我曾经拿自己写的短篇小说,请一位名家指正。
“写的内容嫌复杂了一点。”作家看完说,“你应该在写之前,就决定哪些情节可以不写。”
“如果要删,总得在写完之后,怎么能在没写之前,就先去想不写的部分呢?”我不解地问。
“写作就好比烹饪,当你有了写作的素材,编织了故事的大纲,就仿佛从市场买回材料,并决定要做的菜肴。你说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开始烹调啊!”
“错了!如果你买了蔬菜,当然应该洗净、去皮、择净;如果你买了鱼,则要刮鳞和去除内脏;如果你买的是猪肉、牛肉,也有拔毛、剔骨、去油和切块、剁丁的工作。哪有不经处理和去芜存菁,就下锅烹调的呢?”作家说,“所以你有了写作的材料和构想之后,先要加以整理,并把不必要的枝节删除,然后才能动笔。烹调前下的功夫愈大、刀法愈好,做出的菜就愈细;写作前经营的时间愈多、删裁得愈精,做出的文章就愈有力量。”
不困而学
困而学是最快的,不困而学是最难的。
刚到美国的时候,一位朋友对我说:“你来的前两年,英文会进步特别快,之后就会慢下来。”当时我不以为然,认为他太武断了。但是而今已经旅美多年,确实感觉后来在英文方面的进步不如头两年。所以,当我又碰到那位朋友时,特别赞美了他几句,说他料事如神。
“这有什么好佩服的嘛!”他笑着说,“又不是你一个人如此,大家都一样!刚来的时候,英文捉襟见肘,时时都在接触新词语,刻刻都在吸收,不学根本没法过日子,当然进步快。但是两年之后,一般的会话都能应付了,别人讲话也差不多听得懂,看报纸广告、商品说明更不成问题,当然因为需求降低而自满,因为自满而松懈,也就难有大进步了。”
学习就是如此,困而学是最快的,不困而学是最难的。
文章的马车
文章的马车,不能不小心驾驶,更不能不小心搭乘啊!
如果说文章像是一辆马车,那么,文字是车、内容是马,主题则是驾车的人。有马无车,不成为马车;有车没马,还是跑不动;马和车都有,却无人操纵,则必然不知方向。
有些文章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辞藻,却因为内容空泛,而不知所云,如同雕花绘彩的车,没有马拉。
很多人有满脑子的思想和灵感,却不能文,犹如没有车的马,根本无从表现。
还有一些作家,既具文采,又有才情,更富学养,却失之偏见,仿佛“驭者”有问题的马车,可能载着满车的人,误入歧途,甚至翻覆。
文章的马车,不能不小心驾驶,更不能不小心搭乘啊!
你可以变得更聪明
想要健康,请全面摄取营养,不能挑食;想要聪明,请全面学习,不能偏废。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脑中风的病人。中风是非常可怕的,可能因为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也可能因为脑血管不通,造成栓塞。很多中风的人,没送到医院就死了。但是也有些人因为病情比较轻,或是抢救得宜,被救了回来。只是常常造成后遗症,就是偏瘫。左半边脑中风的,右边身体行动不便;右半边脑中风的,左半边偏瘫。好多人中风之后非但行动不便,而且连说话都出了问题,有时候得像小孩儿一样重新学走路、学拿筷子,甚至咿咿呀呀地学讲话。
妙的是,很多中风的人,持之以恒地复健,经过一段时间,几乎能完全恢复正常,一般人都认为那是脑子里不通的地方又被打通了。
问题是,真打通了吗?只怕中风的那条血管,永远也打不通了。可为什么病人能恢复正常呢?答案应该是,脑神经绕过中风的地方,又开启了别的路线,有了新的连接,好比公路,某一段滑坡塌方,不能修了,于是工人在旁边另外开一条路,把断了的路接起来,堵塞的交通就又通畅了。
我们的脑确实就像另一个地球,里面有差不多一千亿个神经元,像银河系里的星星一样多。这么说吧,如果你一秒钟数一个,要三千万年才数得完。这些脑神经元是非常活跃的,它们好像筑路的工人,不断开通新的路线,脑中风的病人就靠这些工人努力,加上自己不断进行复健,等于是催促那些工人修路,所以能复原得很好,重新建立完整的公路网。
一个国家有好多好多省,一个城市有许多不同的区,每一区可能各有特产、各有特色。脑也一样,科学家早就发现视觉、听觉、语言、运动、情感等,好像在脑里各有主要负责的地方。尤其是脑断层扫描的技术出来之后,当你给人看不一样的东西,谈不一样的事,可以观察到脑里不同位置的反应。
同样的道理,每个人长得不一样,可能在脑的世界,开发也不相同,有的人逻辑数学的那块特别好,有些人抽象思考或文艺创作的地方特别强,又有些人特别擅长记忆。大概也正因此,我们天生就有某些天分,或学某样技艺特别会事半功倍。但是也造成有的人是数理天才,写文章却不通;有的文学大师,数学却烂得出奇。
问题是,我们是否就认准自己特别棒的项目,专去开发脑里的那些区块就够了呢?其他的,反正没兴趣,学又学不好,干脆完全不管了?
这答案很简单,你只要想想脑里的公路网就成了,平常我们可能上班上学都走同一条公路,轻车熟路,没多久就到了。可是,如果有一天,那条我们习惯的路不通了,怎么办?
你当然得另外找不同的路,你会发现那些有方向感、总是四处串的人,特别会找路,他左转右转,没两下就走通了。相反,平常只会走固定几条线,从不到小路上逛的人,则可能绕了半天,也找不到出路。
我们的脑细胞就是这样,如果你从小到大,把某些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完全放弃,就好像对某些地区完全不清楚的驾驶员,有一天需要绕路的时候,就傻了!
偏偏今天这个时代跟以前大不相同,以前的知识比现在差远了。尤其过去科举取士,读的是死记硬背的圣贤诗书,写的又是套公式的八股文,很少出特殊状况。但是现在,常常需要脑筋急转弯,在那转弯的地方,正是考验你反应好不好、路况熟不熟的时候。
也正因此,现在的大学除了专科教育,也开了许多通识的课程。你找常春藤盟校的课程来看看就知道,里面奇奇怪怪,跟本学科完全无关的东西太多了。一个学法律的,可能选修太空科学;一个搞数学的,可能选美术史;财经专科的人,可能去选地质和考古;学建筑的人可能整天在弄音乐。
问题是,如同诗人艾略特说的,他喜欢跟画家为友,毕加索又爱跟诗人为友。因为他们早发现有一天让自己突破、产生灵感的,不一定是同行的朋友,而是由其他领域激出的火花。
脑是需要不断激励、不断开发,而且全面开发的。了解这一点,各位还在求学的小朋友,就算某些科目你不喜欢,也应该强迫自己去学。尤其当你年轻,大脑正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更应该尽力开发每一个区域,让你的脑海里织起绵密的交通网。
提到交通网,让我想起去年英国伦敦大学,对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做的研究,发现出租车司机的海马区比较大,脑灰质也远比公交车司机的多。因为公交车司机每天总开那几条固定的路线,出租车司机却得记住伦敦两万五千多条街道。由此可见,连成人的脑都会因为使用的多寡,而有发育的不同。
至于儿童就更明显了,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已经发现,那些从小就学小提琴的孩子,因为左手要按非常复杂的琴弦,使他们掌管左手的右脑比一般孩子发达得多。
各位家长和年轻朋友,当你怨孩子或自己不够聪明的时候,要知道,现在可能正是你可以开发脑力,使大脑更发达的时候。
想要健康,请全面摄取营养,不能挑食;想要聪明,请全面学习,不能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