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一起上过的大学
5897300000011

第11章 作弊的代价

平安夜回到宿舍后,我们发现于海涛当晚并没有回来,第二天见到他的时候问他昨晚怎么度过的,他说他们两个玩到九点多错过了回学校的最后一班车,然后就只能在台东住了下来。我们都追问他们两个昨晚在一个房间里没有发生点什么事情,于海涛却只是说两个人昨天打了一夜的扑克,我们就说他这也太辜负了美好的平安夜,他却始终没有告诉我们除了打扑克是否还做了其他什么。我们也很怀疑,是不是于海涛故意错过公交车,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早计划好的。这些于海涛一直没有告诉过我们,他不像任鹏飞总是喜欢和我们分享他的故事和故事的细节,偶尔还会告诉我们他听来的八卦,也就是学校男生注意力最多的那几个班花的故事,他的这些八卦都是他从学生会还是当事者那里听说的,因为男生总是喜欢炫耀自己和美女发生的故事,在自己取得一定进展的时候总是会很快地告诉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很快地传播到更多的人知道。

2004年很快就过去了,这样大一上学期的课基本都结束了。学校为我们留了一周的时间没有安排任何课程供大家复习,一周以后就正式开始期末考试。在这一周里,大家都开始忙起来,很多平时泡在网吧的人也开始找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借笔记拿到后门复印社里复印。有的学科老师划了考试范围,当班里有人把考试内容整理好大家就又去复印。那一个星期复印社里排满了去复印资料和笔记的学生,老板也很有心,一些普遍专业都考课程的像毛概、思品这样很多专业都要考的学科,看到好的笔记直接多复印了几份,然后直接开始标价销售,成了每次考试他这家复印社临时出版的发行量特别高的学科笔记。

对于大部分学科在我认真的研究了考试内容以后,我感觉虽然并不能像刚开学的时候想的要拿奖学金以外,考个60分多分及格应该问题不大。最让我头疼的是高等数学,重点考的微积分等内容自己完全没有了高中时那样的得心应手。我感觉我这个高中时班级里数学最好的人看样子要栽在高等数学的考试上。复习那一周,每天我、于海涛、沈洋以及肖梦怡、刘艺涵经常一起上自习。肖梦涵学的课程都还好,但她们国际贸易并不考高等数学,所以在我面对着高等数学的一道道难题时唯一能请教的是于海涛。但于海涛自己做题还可以,对于我请教问题的讲解经常是越讲我越糊涂。最终我彻底对高等数学放弃了,只等着考试时对我做最后的宣判。

考试的日子如期而至,考试第一天下午就是高等数学,在考场上我努力地做些自己会做的问题,然后开始计算自己能得多少分,做了一半以后自己把自己会做的试题分数都加了下才只有55分左右,就算能够全答对也还是不能及格。自己努力地看着没有做的那几道问题,研究了半天直到考试结束铃响起也没有想出解答的办法,这样我的高等数学一定是不及格了。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成了很多人的噩梦,这一次考试只有30%左右的及格率,大部分人都在第二学期交了补考费进行了补考,一个人补考要交200元钱,大约有1000多人没有考过,粗略算下仅高等数学学校就创收有几十万,看样子还是办大学挣钱。大部分人对于考试的要求不高就是及格就行,大学里那时大家都传着“一百分浪费,60分正好”,还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59分和60分之间的差距”。但这样的要求经常还是达不到。大学里喜欢把不及格叫做“挂科”,据说来源自“挂了”。为了不挂科,大家会做很多感觉毫无关联的事情,例如有的学生感觉“信春哥不挂科”,就会在自己的床头上挂上李宇春的海报,每天一早一晚都要拜一拜,特别的虔诚。

考完数学,我们回到宿舍,大部分人感觉数学会不及格。就在我们都说着数学考试的时候,这时候,任鹏飞告诉我们学校抓了几个考试作弊的,其中有606A的耿浩,学校可能要给处分。后来学校下的处分是直接开除。这样的处分还是让我们很意外,毕竟初高中时考试作弊基本就是全校通报批评,大学里平时都管理很松,考试时抓到作弊的处罚却是这么重。作弊的代价对于刚入校的学生实在是太严重了。听说,机电系一位来自农村的家长知道自己儿子作弊要被开除,直接两个人跪在校长面前,但最后他们的儿子还是被开除了。耿浩被开除后听说是在学校周围租了房子,继续从家里拿钱,过着上学的生活并没有敢告诉父母自己被开除的事情。开除这样的处分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我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很多事情的后果并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