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首之路
5866500000036

第36章 打或不打?

梁士诒说完,包括袁世凯在内的诸人都纷纷点头,认为其所言不虚。袁世凯点头示意梁士诒说得不错,示意其接着往下讲。

这时梁士诒脸上却出现担忧之色,道:“至于提防日本,则是我国最大隐忧。”

梁士诒叹了一声:“近年我曾分别和英使朱尔典、俄使库朋斯基、日使日置益、法使康悌会晤。朱尔典曾告之英日联盟已告成功,一旦欧洲战事爆发,日本必定助英国进攻德国所属的青岛。若我国不能乘此时机收回青岛,则日本一定回去夺取。所以我们不如乘日本尚未动兵之前,先和英国密议,由英人威胁要夺青岛,我即和德使磋商,要求德国将青岛归还我国,同时暗中派兵包围青岛,谈判不成,即用武力夺取,先下手为强,使日本无所措手,青岛如已夺获,日本便无词可借了。”

袁世凯连连点头:“燕孙所言精辟,字字良言。关于财政计划,停付赔款可立即施行。至于内国公债,过去失败过,你看有何良策以善其后,可全权办理。”

之后伸手在光脑袋上使劲揉了两下,郁闷道:“本以为欧战一开,列强自相残杀无力顾及我国,正是休养生息,壮大国力之有利时机。没想到咱们躲得了西洋躲不过东洋,国力不如人,落后就要挨打啊!”

现场气氛有些沉闷,一想到日本有可能侵略青岛,大家脸色都有些沉重。徐世昌说:“燕孙,你的意见很对,至于先行下手夺回青岛,于情于势都是应行的,不过我国既然宣布中立,忽然又推翻前议,出兵对付德国,虽说是收回青岛,但在中立立场上似乎有点碍难说得过去,这样做了就怕外交上会增加困难和纠纷,且恐愈增加和日本的尖锐关系,我觉得此法可行又不可行。”

孙宝琦提议道:“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如干脆择一方为盟友。德奥两国以小敌大,战争结果必难幸胜,不如找个适当时机对德国绝交宣战,如此我方与英日皆属同盟关系,若我攻取德占青岛,日必徒呼奈何。且将来德国战败,我国亦可在和议中可以取得地位,立于有利地步。”

一群人各有主意,说的也都有道理,袁世凯一时间也有些犹豫,只好说道:“这一层让我再详细考虑一下,咱们容后再议吧。”

这话一说就意味着这次会议到此结束了,众人起身告辞,袁世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思考着如何应付日本。事关重大,一个处置不好甚至会引发与日本的武力冲突,这不由得袁世凯不慎重对待。

反复权衡后也做不出决断,这时候袁世凯不由想起段祺瑞的好来了。

回忆起自己与段祺瑞两人的点点滴滴,袁世凯忽然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段祺瑞。

当年在小站练兵时,段祺瑞就是总教习。新军扩建后,段祺瑞是北洋军最精锐的第三镇统制。辛亥年时,是段祺瑞率将领四十七人通电劝清室退位,将自己扶上大总统的宝座。每次自己到了紧要关头,都是段祺瑞出来为自己排难解纷。纵观北洋上下,竟无一人对自己的重要性能比得上段祺瑞。

虽然现在段祺瑞和自己有些隔阂,但袁世凯深知段祺瑞的为人,这就是一个你对他好,他能记你一辈子的实在人。所以尽管两人之间近年间因为徐树铮的关系闹的有些不愉快,但袁世凯从来没有质疑过段祺瑞的忠心。

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袁世凯真的开始质疑段祺瑞的忠心,怀疑他图谋不轨的话,也不会让段祺瑞始终长期牢牢的把持陆军部这样要害部门。

环顾袁世凯帐下众人,极少有能像段祺瑞这样具有魄力的人,段祺瑞虽然有些迷信武力,对权利比较重视,但正因为他的强硬做派,从不遮遮掩掩,所以在关键时刻非常起作用。

现在袁世凯心中有些犹豫,正需要段祺瑞这样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对自己勇于负责的人出来为自己出主意。

想到这里袁世凯有些后悔今天这样重要的会议没有邀请段祺瑞参加了,于是决定采取一些补救措施,缓和一下与段祺瑞的不快。

于是袁世凯将段祺瑞唤到***,两人沿着湖边看风景,期间袁世凯将对日本的忧虑讲给段祺瑞,希望他拿个主意。

段祺瑞其实早就通过自己的途径得知袁世凯开会没叫自己,本来还在家里生闷气呢,现在被袁世凯单独叫过来,还是两个人如同朋友一般在湖边散步,一肚子的不快立刻消失了。

他对袁世凯的忠心不容置疑,也很为袁世凯着想,对于当今国际局势段祺瑞早有腹稿,现在袁世凯一问,连想都不用想,立刻言道:“大总统,日本早有侵略我国之野心。若不先下手为强,收回青岛,日本必然出兵占领青岛。职下之意,还是参战的好。如我国参战,将不利于日本争夺德属青岛,且我国参战之后,与英日皆属盟友关系,英人自也不愿日本强占青岛,破坏盟友关系。”

段祺瑞一摊手,有些无赖的道:“反正无论打与不打都有列强相逼,还不如直接参战,万一日本豁出脸皮强行出兵,局势也对咱们有利一些。”

袁世凯有些担忧的问:“要是日本真的不顾一切以武力相加又待如何?”

段祺瑞斩钉截铁的道:“那就一个字,打!”

袁世凯被段祺瑞的态度吓了一跳,连忙道:“打?打得过吗?”

段祺瑞道:“打不过也要打!而且这不是能不能打得过打不过的问题,而是关乎我们能不能保卫领土,捍卫主权不受侵犯的问题。日本亡我之心久矣,甲午之战日本人侵占辽东,要不是列强干涉,辽东已不复我国领土。日本若占据胶奥,必觊觎山东,今天日本能占据胶奥,明天就能抢了山东,如今英日同盟,到时候我们还能指望列强再来一次三国干涉还辽吗?若不断然遏制日本野心,长此以往,必然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