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5843800000038

第38章 逆流而上,延伸产业链

2013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数据直播室的大屏幕定格在“350亿”。就在去年的同一时刻,这个数字只是停留在“191亿”。这就是说,2013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支付宝的销售额达到九月份全国零售总额的一半,同比增长83%。如此惊人的数据显示出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对于一直身在其中的快递行业来说难免眼红,逆流而上涉入电商似乎势在必行。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快递行业就刮起了一阵阵“送而优则商”的跨界风。圆通快递开设了一个农产品销售网站——“新农网”;申通推出“久久票务网”,从事火车票、汽车票等网上票务的代购与配送;中国邮政和TOM集团联合打造了一个购物平台——“邮乐网”,主打服饰、鞋帽、家电等产品的销售;宅急送推出E购宅急送网上平台;就连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也推出了电子设备的维修服务。

如果说将产业链向上延伸是快递业的发展潮流,那么,对于王卫而言,涉足电商不仅仅是顺势而为,更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使然。王卫心里不糊涂,在顺丰6000多个营业网点和200亿销售额的繁华背后其实暗潮汹涌。

2008—2012年之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0万亿元增加到52万亿元,涨幅约为70%,而M1货币量从16.6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涨幅为86%。可见,现实的支付手段和购买力在不断下降。这进一步造成了地价、物价、油价、人力成本等的大幅上涨。对于“劳动密集型”的顺丰速运而言,70%以上的成本构成源于地租、人员成本、油费等。顺丰的网点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和1900多个县级市或县区,集散中心和中转站的用地量是相当大的,运输货物所需的汽油量也是非常多的,地价、油价的微小增长就会造成总成本的巨幅提升。举个例子而言,如果顺丰员工的平均月薪是4000元,按照15万的总人数来计算,工资上涨10%,那么顺丰的整体人力成本就要增加6000万。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的变化将对顺丰的运营造成巨大的负担。

而运营成本的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又会加剧快递行业内部的竞争,顺丰的生存空间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快递界的同行加紧步伐,逼近顺丰的中高端市场。“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正积极备战航空货运,试图追上顺丰时速,抢夺市场份额。此外,像联邦快递、UPS这样的国际巨头也在暗中窥视,伺机而动,随时准备凶猛杀入。

与此同时,“四通一达”几乎分食了淘宝的业务量,大多数淘宝客户对于价格比较敏感,对时效性本身的要求不高,更重要的是已经同“四通一达”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习惯。所以,这样看来顺丰的优势似乎没有用武之地。若想拓展淘宝市场,必然也是困难重重。

国内60%的快递源自淘宝,剩下的主要来自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电商巨头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各种包邮的活动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然而,让利于消费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一部分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另一部分则由快递行业来承担。这就难免会降低顺丰在电商快件上的利润。此外,现有的研究表明,电商自建物流体系所需的配送成本比第三方配送至少低25%。因此,京东、苏宁、1号店纷纷着手构建自身的物流体系。曾经的客户即将变成未来的竞争对手,这一方面减少了顺丰的业务量,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潜在的威胁。

环顾顺丰,十面埋伏。顺丰想要杀出重围,就不得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不管是“形势所逼”还是“蓄谋已久”,逆流而上涉足电商似乎是王卫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