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众创新座右铭
5781100000032

第32章 军事创新

创新也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

——江泽民

军事领域对抗和竞争最为激烈,因而也必然是创造多于模仿。

——江泽民

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战局极其复杂,变化异常迅速,指挥员创造性地制定战略战术,灵活应变,是制胜的关键要素之一。

——江泽民

我军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大胆创新。

——江泽民

要发挥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创新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江泽民,在十届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有机结合,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

——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R]。2006,1,9.

在战争中,你不要为绝对的观念所束缚?也不要为不可改变的契约或决定所约束。

——(英)福勒

在军事上,创新不能追时髦,要实事求是,仗怎么打,军队就怎样训练,围绕打仗和训练进行创新。

——林木

军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他是军事训练和战斗实践锻造出来的。

军校不应该是培养办事员的行政学院,而应该是一所传授高等军事知识,造就未来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指挥员的大学。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是武器装备,而是掌握这些武器装备、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军人。

充分准备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但不能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应变,创造性地运用战略战术,也难以取得胜利。

在备战时,永远应当根据这样的假设出发,即敌人不但像我们这样老练和英勇,而且还总是采取不利于我们的方式行动。

——(意)杜黑

对于军人,信心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毅力是支持成功的筋骨,创新是赢得成功的动力。

在军营中,平庸的人只会等待机遇来敲门,而善于创新的人则敢于果断地叩响机遇之门。

胜利只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了一次。但这最终源于毅力与创新。

如果把一次失败比作一个又一个零,那么坚持不懈的跋涉并取得成功就是跑在零前面的一。失败的多,经历的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收获也就丰硕。

美丽的花朵只有舍得凋谢,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宝贵的青春只有甘愿创新,才能闪耀灿烂的人生光辉。

因为有峭崖,才会有瀑布的壮丽;因为有当兵的历史,才会有人生的光彩;因为有创新,才会有生命的辉煌。

任何水果在成熟之前都是苦涩的,任何人在创新成功之前都是艰辛的。

铁犁在耕耘中磨亮,军人在战争中成长,智慧在创新中闪光。

在军事领域,创造一事物总体格局中的局部优势,是作战指挥中以弱胜强逐渐转变为整体优势的精髓;在经济领域,发现两事物相对态势中的比较优势,是市场贸易中以小搏大逐渐转变为竞争优势的灵魂。天下的真理是相通的——军事思想可运用于经济活动;反之,经济理论亦可运用于军事指挥。

——郎加明,科学时报,A8.2006,2,17.

抗美援朝战争洪学智将军

指挥志愿军后勤官兵创新略记

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功勋卓著,1951年11月,朝鲜最高人民议会常任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一枚功勋章。受勋后彭德怀在志愿军常委会上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一年了,一年来,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把敌人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朝鲜人民感谢我们,给我们授勋,我彭德怀接受这个勋章是作为志愿军代表去的,但是如果论功行赏的话,这个勋章应该授予洪学智。他是为我们志愿军搞后勤的,工作极其艰苦,没有大量艰苦的后勤保障,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胜利。彭德怀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他们不仅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为了切断我运输线,断我后勤供应,使用了最凶狠的作战手段——绞杀战。而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型号杂,性能低,与美军形成明显反差。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企图,彭德怀及志愿军党委研究决定,有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组织指挥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洪学智这位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战将,接受任务后,就以超常的思维,惊人的魄力开展工作。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有洪学智兼任后勤司令员,组建了包括高炮、步兵、公安军在内的后勤防卫部队。志愿军后勤战线的官兵们在洪学智的组织领导下,针对敌人的破坏特点,积极开展创新思维,大胆创新,终于战胜了美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赢得了后勤保障的胜利。

第一是巧妙设伏。朝鲜河流多,水深流急。我军车辆人员渡河必须有桥,但是美军一旦发现桥梁必炸无疑。为了避免敌人轰炸,志愿军后勤官兵们把桥架在水下,桥面居水面仅二三十公分,从上看根本没有桥,但在没有敌机威胁的情况下,我军运输车辆通过这些水下桥,源源不断地把人员物资运往前线。

第二是昼行夜宿。从鸭绿江到作战前线有几千公里,在这漫长的交通运输线上,敌人天天派飞机狂轰滥炸。为了防止敌机轰炸,我后勤人员和运输车辆,采取了昼行夜宿的策略。白天敌机活动猖狂,我人员车辆就钻山洞,进树林,藏起来休息;夜间敌机作战能力大大降低,就出来运输。有效地避开了敌机轰炸,把物资运往前线。

第三是架旱桥。美军为了破坏我后勤运输线,使用了骇人听闻的绞杀战,对我运输线狂轰滥炸,一个炮弹坑的深度、直径都达七八米。初期,我后勤人员用土填埋弹坑,往往100多人填埋一个弹坑要四五个小时,车辆堵了一大串。后来,指战员们发明了架旱桥的方法。即在弹坑上架桥,架一个旱桥只要一个小时。后来又发明了修复路和架半边旱桥的方法,即在弹坑旁边修路,人员车辆绕过弹坑走,遇有无条件修复路的地形,就辟坡、挖槽创造条件架半边桥,既一个车轮走在桥上,一个车轮走在弹坑一侧的边沿上,大大提高了修路速度和车辆通过能力。

第四是防打结合。初期,我后勤人员车辆对美军的破坏,只采取躲藏的方法,后来发现,只防不打是不防不住的,洪学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志愿军后勤组建了包括高炮、步兵、公安军在内的后勤防卫部队,针对敌人破坏活动的规律,在重要交通枢纽配署高炮部队,专打敌机,使其不敢轻易冒犯;在后勤配置地域,部署步兵,专门对付敌空降兵和流窜到后方地域的美军和伪军作战;在后方的广大地区,配置公安部队,专门打击各色各样的化装敌特,较好的保证了后勤安全。

第五是配置防空哨。朝鲜半岛,呈长条形,地形狭窄,山多沟多,前送后送道路就那么几条,盘山钻沟,绕来绕去。为了有效地僻敌机轰炸,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在2800公里的交通运输线上,使用兵力20000人,设置对空观察哨1560多个,不到2公里就有一个。观察哨有步兵担任,主要任务是对空观察,发现敌机立即鸣枪示警。我运输车辆的司机听见枪声,立即隐蔽,有效地避免了敌机轰炸。由于观察哨设置的距离、位置适当,后来不但承担对空观察报警,而且还兼顾交通调整、搜剿匪特等任务,较好的保证了交通运输线的畅通。

第六是钻洞隐蔽。为了避免敌机轰炸,我志愿军后勤采取挖洞钻洞的办法。初期是在山坡上挖洞,作为人员、车辆物资的掩蔽部,后来发现朝鲜金矿很多,就利用废弃的矿洞,稍加改造,为我所用。经过逐步修建,我军形成了以矿洞为主体的物资贮备体系。到抗美援朝战争后期,连志愿军的火车都有了僻敌飞机轰炸的山洞。

第七是视假隐真。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的后勤供应主要来自国内,从鸭绿江到作战前线有几千公里,且大部队作战,需要的物资多。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物资运到部队后勤配置地域,后勤人员就把物资堆放到矿洞里,树林里,山沟里,而在那些美机经常“光顾”的地方,有意堆置一些从敌人哪里缴获来的、且已损坏车辆,再进行简单的伪装,有意吸引敌机轰炸。我后勤官兵还堆积了一些假物资垛,进行简单伪装,吸引敌机轰炸,大量消耗了敌人,保存了物资,有效地保证了我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