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5721300000061

第61章 团结大众,共谋伟业

领导需要气度,这毋庸置疑,因为气度能产生比才干、资历更加有力的作用。气度是无形的,但它以有形的方式让不同的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服务。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曾经对杨仪的才干倍加赞赏,大军出征,杨仪规划部伍,筹度粮谷,办事干练,不假思索。起初,杨仪为先主刘备尚书,蒋琬为尚书郎,以后二人同为丞相参军、长史,每次随行,杨仪总是负担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论为官才能,杨仪都在蒋琬之上,杨仪也认为诸葛亮之后非己莫属,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最后却选择了蒋琬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仪气量狭窄,自负狂傲,在军中经常与魏延发生争执。魏延又是一个个性很强、很有主见的将领。诸葛亮病逝,遗令杨仪处理后事,魏延不服,双方争斗,各自上表后主,称对方为叛逆。后来,按照诸葛亮的计策杀了魏延。杨仪还踏上一脚,诛魏延三族。由于杨仪心性严酷等原因,后来没有当上宰相,他居然说:“当年我如果举军投魏,哪会像今天这样!”居宰相之位,理全局之事,必须眼界开阔,心胸博大,身居高位而意气用事是极为危险的,更何况蜀国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人事矛盾呢?与杨仪相比,蒋琬正好符合一个承平宰相所具备的体气和平、安抚大局的气质和要求。

蒋琬曾经提拔杨戏为东曹掾,甚为看重。杨戏生性疏略,蒋琬与他谈话,他经常不作回答。于是,有人别有用心地对蒋琬说:“杨戏轻慢傲人,有些过分了吧?”蒋琬严肃地回答:“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不为的。杨戏要称赞我,这又不是他的本意,要反驳我,又会表明我的错误,所以沉默不语。这正是他为人坦诚的表现。”蒋琬言行一致,对杨戏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成见。相比较而言,姜维外宽内忌,无法容忍杨戏的傲视,不久,将其废为庶人。

更为显著的例子是对待杨敏。杨敏曾经直率地说:“蒋琬作事愦愦,真是不及前人!”这一大胆的言论很快被报告上去,有关官员要求审讯杨敏,蒋琬表示反对。他说:“我确实不如前人,这是实情,不必追究。”既然如此,按规定就必须有不加追问的理由,蒋琬心平气和地说:“如果不如前人,那么事情就不会办好,事情办得不好,不就是作事愦愦?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过,这件事还没有了结。后来杨敏因事入狱,有人担心蒋琬乘机报复,这样一来杨敏必死无疑。但是胸怀磊落的蒋琬并无芥蒂,不怀成见,杨敏得以免除生命之忧。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蒋琬确实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度量。因此在他为相期间,蜀国基本上没有人事上的重大矛盾和纷争,保证了全国官员同心,上下安定。

蒋琬的才能远不及诸葛亮,这是无可置疑的,但他能沿用诸葛亮的成规,以静治国,注意选拔人才,用人之长,兼之气量宽宏,心存大局,因此使蜀汉在失去了诸葛亮之后维持了稳定的政治局面。至于北伐,他审时度势,积极进取,虽壮志难酬,但其所作所为亦基本符合天下大势和蜀汉国情。从上述几点看,蒋琬仍不失为一个继诸葛亮之后的一个作风稳健的管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