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宅腐控心理学
5692000000005

第5章 宅到低调奢华有内涵(3)

有意思的在于扎克伯格若不宅,肯定无法完成一个杰出的“发明”,恰是他貌似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在交际圈中游刃有余地左右逢源,才渴望隔着网络弄个平台,给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于是,当他在老式计算机上编程,简单生成一个交友平台后,仅一夜点击量就破数千,同时在线系统都被弄瘫了。

商机是后来才发生的,而商业性又让扎克伯格的局限性凸显了出来,他与合作伙伴因为各种原因分手,所谓共患难与同享福的不同,而背后是彼此个性的差异,而宅男的思维方式的单纯与单一可见一斑,他有他的坚持与固执,也有他的可爱。

八卦一下,扎克伯格的爱情倒是如童话般美好,与相恋多年的女友普莉希拉·陈成婚。而他的合作伙伴联合创始人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和自己的男友共结连理,成为Facebook为同性恋人增设了新图标之后最先使用的人之一。

而你只要用心就不难发现,新浪微博的注册性别取向中也默默地加了同性恋三个字,可见这个话题在大众媒体中已经被广泛接受。

所以,宅人有宅人与众不同的优势,宅人更适合一些职业,比如作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编辑、传媒人、画家等,很多职业都依托网络与外界联系。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得了吧,总不出门还谈什么创作,创作是基于生活体验的好不?对,没人说宅人一辈子不出门吧?这里指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宅人的“成绩”和“贡献”是在宅的情况下才可能完成的,而这之前的任何一次与生活的接触与感知,都是正常且必需的。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叫定势化效应,即被广泛认知且约定俗成的一种惯有印象,且人们会被这样的印象左右,没有弹性,不开放,不灵活,从而失去了接近事物本来面目的机会。

比如多数人受势化效应影响,认为男孩子就该玩汽车,女孩子就该玩洋娃娃,宅人多半都木讷、不善言辞,运动员大多数都膀大腰圆,诸如此类。

在很多亚文化和舶来品或者新鲜的现象里,一定有生存的理由和依据,且一定和本土文化要有融合。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中特别追求分门别类,给定义,贴标签,包括我们这本书的内容之一也是为了细致多元地写宅男腐女,可见,把一个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说是多么“病态”和“过瘾”以及“职业病”的事儿。

当一个社会对某个新生群体未予以足够了解就投以批判的眼光时,本身就说明这个社会不够开放和接纳,主流有主流的意义,非主流有非主流的意义,没有非主流哪里有主流呢?没有比较是不可能有主次的,而当一个社会非要分主次是很不科学的。

千万别被自己的“封闭”认知限制了,这本书的功能就在于开放我们都忽略的那部分未知,让大家近距离带有心理学头脑地重新定位一些现象。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吃自己喜欢的那片草,走自己喜欢的路,甚至扛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让人满足的。

这一切就建立在自主性和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基础上,这是心智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都要清晰或者部分清晰自己是怎么回事儿。不然,你都没办法和那些较真儿的人说话。

或许你不屑于与较真儿的人沟通,但总要先看懂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你呈现出来的也不会是稳定和真实,别人就很容易质疑或者挑战你存在的方式。而往往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要对大人们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合情合理的,即便不符合他们的意愿,而问题恰恰就出现在他们的意愿上,而非我们的能力上。

上面这段话是否看明白了?其实我们不难相处,就是彼此愿意不愿意放下成见的问题,放下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装进彼此的声音。

我们太容易掉进非此即彼的陷阱里,就像考试卷子上那些大大的对勾和叉子,它们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对和错这两件事儿。它教会了我们要分类,要终极性的答案,要纠错,要做好孩子,要听话,满足知识点比满足自己的愿望重要得多。

创造力、想象力、自由性、活力,而这些恰恰是ACG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恰恰是吸引人的地方。在那里,人是多元的,你可以前一秒文质彬彬,后一秒无限妖娆极尽蛊惑,挑战人的感官承受力,在那里,人不是单一性的,知道这个对于生活在“一是一二是二”的环境中的我们太重要了。

更何况,“一是一、二是二”仅是所谓数学领域的解释(在佛教视角下, 一是一二是二是尊重事务本来面目的意思,不夸大、不虚妄、不扭曲,而在人的感受领域,我们对事物恰恰经常不能如实呈现),而对于无尽的宇宙来说,它们都是可以变化的。

真正阻碍自己的是那些坏情绪,为什么要对那个人说的那句话如此耿耿于怀呢?

很多情感纠葛就是因为太在乎,很多放不下就是因为不甘心。

对方很可能无心的一句话,会让自己难受好几天,更宅了。你会让周围的人更印证了那个猜测,你是个脆弱和听不进去负面反馈的人。瞧,不是他人有成见,而是你自己传递出的信号告诉他们的。

可见,真正的透明平等的了解和沟通多么重要。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关键是如何创造和理解自己的这个方式,并且让它变得促进自己的生活质量。

个性与共性: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句话出自哥哥(张国荣)的一首歌《我》,想必现在的宅男腐女也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他的纯真个性和一生之中的美好与坠落无不让人喜欢。

他本身凝缩了太多人对男人抑或女人的全部幻想,不单是他的性倾向,关键是他眼神里的那种真实。与世界若即若离的关系,更像BL(Boys" Love)关系里类似的美男,寄托着我们无限的想象与憧憬。

他有点特立独行和忧郁的美,有种离群索居的孤傲和对世界一切美好情感的渴望。此处不由得想起王菲,如果你仔细观察两个人的眼神有类似的情愫,对生命、对自己、对爱的那份执著和特别,属于他们自己才能懂的深情。

文学作品中有一种人物就生活在众人眼光焦点下,个性中那份独特的神秘感令人着迷,同时要让他们主动去提出要求和承诺一份情感又似乎很难,他们身上有一种自相矛盾的渴望,希望被关注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缺乏关注的渴望。

抑郁症or自恋

10年前,抑郁症还没有现在如此被关注和普遍认知,那时张国荣被曝出患有这个自杀率极高的心理疾病,他虽然那么被人喜爱甚至痴迷也不足以让自己能够快乐起来。可见,抑郁是个扎根在生命深处不会被轻易撼动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来自于什么呢?

迄今为止,这个病的成因没有具体来源,但可以确定的是,生物、社会环境和心智发展三方面是抑郁症产生的综合因素,抛却个体的生物性差距和每个人面对的环境不同来说,心智发展(也就是俗称的情商)恐怕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了。

一个人的自我接纳程度、自我满足感、价值感、胜任感是否充分,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觉得活着是有意义的,是被这个世界接受的,是值得的,若这些都存疑,早晚有一天,一个人会因为这些困扰的问题而寻找解脱的方法。

舞台上的光鲜无法填补心灵的空洞,谁都不能全然体会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孤独,不是简单的曲高和寡,而是在生命的深处,自己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自恋是抑郁的孪生兄弟,一个抑郁的人多半是自恋的,沉浸在那种无人能懂的忧郁里,似乎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爱自己的喜怒哀乐,爱自己的爱与恨,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开放自己去迎接世界?

关于自恋后面的章节会继续说,此处只是简单引出提醒大家注意,自恋功能好的人是能够弹性认识自己的,反之则会夸大自己的好与不好,而总是坚信自己不好就容易滑向抑郁的边缘。

如何缓解抑郁?

治愈系:一个人行走,静静地走。在一个晴朗的早上或午后,尽可能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任耳边吹来轻柔的风或传来任何声音,只是听它们就好,可以简单分辨都是什么,不去告诉自己喜欢不喜欢,就是听,然后配合呼吸继续走路。注意你的脚下,注意此刻它与地面如何接触,仅仅是此刻。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不去评价一些外在的东西,包括你自己是不是做得好,做得正确,而是放松地接受这一切。

认知系:抑郁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好,我不够可爱,我不值得被爱,亲爱的,请再看看这几个字,难道你就如此认同它们吗?而它们显然不是在我们一出生就伴随的,刚出生时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被爱的小生命,没有任何附加值的宝贝,千万别被后天建构的东西框住了自己。如果你坚定不移的认同这些危险的暗示,那么,你就失去了更广阔的空间认识丰富生动的自己,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认同了它。

心理系:接受一个系统稳定的心理咨询。

是他们的个性让人们过目不忘

请注意,个性与共性不矛盾,是很多规范误导了我们要么随大流,要么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但要冒着不被人理解和喜欢的风险,比如宅,跟腐一样,很多人赋予宅一些负面含义。

个性与共性不该互相排斥,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就像在家待久了出去走走,买个东西,找人说说话一样自然。

怕就怕自己被别人贴了标签,如不合群、孤僻、抑郁、缺乏沟通能力、孤芳自赏、自恋、封闭、退缩等字眼似乎和宅能扯上关系。这些现象就算不宅的人,也都有可能出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人天生就是人群里的佼佼者。我们讲过防御机制和人格特质,这些决定着一个人与外界的关系,一个渴望被关注的人是会创造一切机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

再说了,现在哪里有真正意义的宅呢?网络、微信足够让我们的时间不够用了,成天晒各种自己的信息,完全可以不出家门搞定一切,包括谈恋爱。

所以,千万别狭隘地把不出门定义成宅,除非不出门和切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这样的情况持续多日,才能够得上“疑似有问题”。

对了,心理学上认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个完全封闭自己的人,会引起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关注。也就是说,人们有时候会试图用这个方法让自己和他人建立一个联系,勾起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这可能预示着当事人没有别的办法和自己在意的人发生连接,这里的连接指的多半是与家人和朋友的感情。

在人际关系层面宅就比较好理解了,独乐乐与众乐乐的关系嘛。

如你特别想了解一个人宅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且把这个当成一种危险信号的话,也说明你自己是个不可能独处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一个不可能安静的人,那倒很有可能是病。

心理学不是算命,但可以是一种具有一定推理性的逻辑学,部分,注意是部分,如果我说全部,会有同行拍死我的。

如幼年的成长经历导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祖宗说的其实挺有道理。

在弗大爷(弗洛伊德)看来,3~5岁是俄狄浦斯期,在拉康解读,是它预示着每个人从二元关系(母婴)过渡到三元关系(母、子、父),在这样的关系里我们要体会竞争、分享、母亲不是你一个人的、愤怒、嫉妒等情绪,而当这些情绪没有渠道表达时,那个瞬间,人是抑郁且孤独的,如一个人在心灵的家里住着,你不说,没人知道你怎么想的。

所以,从人性本身来说,宅是必然的过程和需要。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宅就是宅,宅出自己的特色。

在一秒一个变化的今天,能宅,说明一个人的独特性和执着,不跟风。注意,前提是相对健康的宅,而不是断绝一切与外界的联系,那就需要心理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