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是不会一切尽如人意的,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摆在你面前的各种各样的麻烦,不要因为麻烦太多就选择放弃,因为放弃就意味着没有机会,只有在麻烦中不断锻炼自己,从而让自己在麻烦中获得成长与发展。聪明的人总是善于从麻烦中发现机遇和创造机遇。其实,当你能够从麻烦中发现机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成功了。
机遇从来都不是别人赏赐的,而是自己去创造的。
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都是被“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因为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一大荣誉,也可以借举办的机会宣传本国形象,但是奥运场馆的建设的巨大投入,又成为主办国最主要的财政负担。
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了10亿美元,而专家预计这一巨额债务要用27年的时间才能够还清;1980年,苏联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最后,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才改写了举办奥运必亏的历史。尤伯罗斯不仅第一次创下了奥运史上的巨额赢利纪录,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为以后的主办城市如何运作提供了参考。
当时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亏损情况,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做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就是在第23届奥运会举办过程中,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这也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罗斯在接手奥运之后,发现组委会还不如一家皮包公司,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账号都没有,可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于是尤伯罗斯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旅游公司股份全部卖掉,开始招募雇用工作人员,把奥运会变成商业化,进行了市场化的运作。
因为尤伯罗斯认为,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可是他决定用尽一切办法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心甘情愿当义工;其次,尤伯罗斯决定使用洛杉矶现成的体育场;第三,把当地的三所大学宿舍作为了奥运村。让大家想不到的是,仅仅这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数十亿美元的开支,这一点一滴的举动无不体现了尤伯罗斯大胆的创新能力。
后来,由于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要举行横贯美国本土的5万公里的圣火接力跑。而尤伯罗斯决定采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谁就可以举着奥运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后来5万公里共售得4500万美元。
而尤伯罗斯还出人意料地提出,每家公司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进行商业广告,否则就不许使用奥运会专有标志。没有想到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
当时有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赞助,甚至都还没有弄清楚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已经签字了。
最终,尤伯罗斯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了30家,而这一举动共筹到17亿美元。但是这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的转让。
当时,尤伯罗斯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罗斯第一次打破了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了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门票收入,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也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
就这样,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为1亿美元,而赢利5亿美元,尤伯罗斯本人也得到了5万美元的红利。
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尤伯罗斯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最大的一枚金牌”。
洛克菲勒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成功,就应该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重新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
机遇是自己创造的,我们不要老抱怨没有机遇,在说这话之前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会创造机遇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