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机遇就在三秒钟
5666600000021

第21章 害怕失败,你就错失机遇

既渴望得到机遇,又怕自己抓不住机遇的人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敢去争取这万分之一的机遇,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希望太小,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所以最后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少数。社会当中,具有挑战机遇勇气的人,往往都是成功者。

印度尼西亚的中亚银行,可以算得上是目前印尼最大的一家民营银行,也是东南亚最大的银行之一。

这家银行的总裁是一位华裔,名字叫李文正。李文正的祖籍在福建,在四十多年之前,他凭借自己手中的两千美元,竟然奇迹般地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到现在,李文正已经拥有了5家银行,4家租赁公司以及近10家其他公司,成为印度尼西亚财经界的顶尖人物。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轻的李文正从农村来到大城市雅加达,在一家自行车行找到了一份差事。他交往很广,之后也结识了不少的朋友。

1960年的一天晚上,当李文正熟悉的好朋友基麦克朗银行的负责人,来到李文正的住所登门拜访他,请求他想办法筹集和投资二十万美元,而且还希望能够再另外提供一笔资金用来经营。

可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基麦克朗银行起死回生的机会微乎其微,已经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而当时李文正手头上仅仅只有两千美元的存款,基麦克朗让李文正筹集二十万美元谈何容易。

但是李文正并不这么看待这个问题,他认为自己正好碰上了创业的重大机遇,所以决心一定不能轻易放弃。他经过一番慎重思考,当机立断,决定接受基麦克朗的请求。

李文正从来都没有受到过任何银行业务的培训,更不懂得如何去经营银行,但是他却想到了这一点:要使基麦克朗银行恢复生机,发展业务,就一定要使银行打进其他银行家根本不会想到的市场中去。

而李文正想象中的市场,就是自行车行业。当时在雅加达自行车行业中,业主大部分祖籍都是福建人。于是,他就通过自己的关系,找到很多祖籍是福建的自行车行业主,最后很快就筹集到了20万美元的资金。李文正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家银行的董事,并且拥有优先认购这家银行20%股份的权利。

李文正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正式进入了银行界。在他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当时的李文正还分不清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在第一天银行营业结束之后,当员工把资产负债表交给李文正签字的时候,他根本就看不懂。

可是李文正虚心学习,当天就请人为他补习会计知识,通过认真的学习,他慢慢熟悉了银行的所有业务。

也正是由于李文正的经营管理,在自行车行业树立起了很高的信誉,结果通过三年时间的经营,就让基麦克朗银行获得了巨额利润。

当李文正获得了首次成功之后,他更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决心要扩大自己的事业。到了1963年,李文正接受了另外一家即将倒闭的银行——布安那银行。结果李文正通过对布安那银行的整顿,采取了精明的策略。

他安排布安那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纺织、稻米、大豆以及玉米等农产品行业。不到几年的时间,布安那银行不仅被李文正抢救回来,而且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此以后,李文正的事业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发展迅速。到了1971年,他担任了泛印银行的执行总裁。仅仅是过了四年时间,他又经营了中亚银行。

当时的中亚银行与泛印银行相比,只不过是一家很小的银行,资产比泛印银行要低33倍,存款更是比泛印银行少100倍。

可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李文正近十年的苦心经营,中亚银行居然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银行之一,而在印度尼西亚私人银行当中则是名列榜首。

在机遇面前,很多人总是畏缩不前,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害怕失败所带来的痛苦。李文正说:“你应该登上一匹好马,去捕捉另一匹更好的马。”虽然说是机遇造就了李文正,但是,如果他没有这种“骑马”的勇气,那么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不会“骑马”的人总是会有这样的矛盾心理:既希望自己能够骑马,可是又怕自己从马上掉下来,就为了这个顾虑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最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马被别的人骑走,到头来落个后悔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