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5531300000022

第22章 小行星将撞击地球(1)

据美国媒体报道,从2002年6月份开始,美国政府将召集来自全球高级别的科学家们赴美,参加“如何从毁灭性的灾难中逃离出来”的讨论会。这个灾害即是来自地球外的小行星撞击美国航空局的专家唐纳德·耶蒙斯说,2002年4月底,一颗1950年发现的名为1950DA的小行星再次成为科学家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科学家们预测,根据它现在的运行轨道,该小行星将在878年后,即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相撞。尽管科学家们声称相撞几率约为三百分之一,但对科学家和逻辑学者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了。

然而,对地球来说,到现在为科学家们所熟知的最迫在眉睫的危险,是采自一颗代号为2000SG344的小行星。科学家们测算出,该小行星将在2071年与地球发生碰撞,可能性为千分之一。耶蒙斯称,该小行星是有史以来第一颗“与地球碰撞危险度”超过0的小行星。科学家们将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危险度从0到10分为11级,而0是最高的等级。一旦与地球相撞,那么它撞击的能量将大于100颗广岛原子弹,其爆炸力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武器。

这颗小行星的确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危险的小行星。它的运行轨道与地球极为近似,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54天(地球周期为365天)。但另有专家称,这颗危险小行星不会与地球“迎头相撞”,因为它的转向与地球是一致的。最新观测表明,2071年它运行的轨道将与地球轨道局部“重合”,但两星是否会相遇还很难说。

据国际天文机构最新发布的公告,这颗编号为2000SG344的小行星将在距地球500万公里,即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约13倍远的位置掠过。这一回,地球上的人们可以松一口气了。

专家认为,一旦发现小行星有撞击地球的迹象,人类需要有充足的时间用于防卫准备,而准备的时间一般要在十年以上。而且预警时间越长对人类也就越有利。

一般来说,小行星的飞行速度可能会超过目前人类现有的飞行器速度。当它不是迎面撞来而是同向靠近时,人类发射的飞行器短期内是追不上它的。所以人类只能早早地发现它们,并将飞行器发射到外空“等候”,然后再想办法将它推偏轨道。这一“战场”离地球越远,人类就越安全。

在率先发现这颗小行星的美国天文学界,专家们指出,即使依据现有初步计算,小行星与地球“接触”的几率也只有25万分之一,而且,进一步计算多半只会证实另一种可能性,即两者的运行轨道或许根本不会交会。

在运行轨道可能发生交会的时间问题上,天文学家上百次观测和理论计算的结果也大为不同:或许是2019年,或许是2044年,或许是2053年、2060年、2078年……针对公众对小行星是否会“碰撞”地球的疑问,美国专家约曼斯24日明确指出:“几率实在太小,大家不必担心。”

参与美国“’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计划”的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了当处于135亿公里外的2002NT7小行星。现有观测结果显示,它正以每837天公转一周的速度围绕太阳运行。

按照天文学界设定的“托里诺撞击危险等级”标准,天文学家把2002N77小行星确定为“1级”,意味着“需要对这颗小行星予以仔细监测,但无须担心”。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发言人表示,伴随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这颗小行星的等级划分“会不断变化”。

英国天文学家派泽认为,尽管专家们普遍认为这颗小行星降临地球的实际可能性很小,但它再次提醒人们:应该加强对近地物体的研究,因为这类天体与地球直接发生接触的机会毕竟存在,而且,飘忽于地球运行轨道上的天体也确实存在。

事实上,就在此前1个多月,一颗足球场大小的小行星就从地球附近掠过,只是在它飞离地球之后,天文学家才发现了这个“捣蛋鬼”。据介绍,这颗编号为2002MN的小行星尺寸大约在45米到109米之间。它6月14日飞抵相距地球最近处,当时的距离为12.1万公里,运行速度为每小时3.7万公里,但对地球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在天文学界,近地小行星始终是一个热门课题。与公众一样,天文学家始终关注的问题是:太阳系共有多少颗小行星?小行星撞上过地球吗?我们有办法避免这种“天祸”吗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累计观测到的小行星已有将近6000颗,其中已测算出运行轨道的大约有3000颗。从这个角度分析,地球周围的“捣蛋鬼”确实不少。

不过,天文学界普遍认为,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理由至少有三点:1.小行星与太阳系九大行星都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运行,轨道在空间交会的情况非常少见;2.大部分小行星都位于相距地球3—4亿公里的空间,距离遥远;3.即使个别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运行轨道交会,两类天体在同一时刻经过交会点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依照统计规律计算,在大约100万年间,小行星接近地球或碰撞地球的可能性只有2至3次。

派泽教授是以上观点的支持者。他一方面呼吁天文学界重视对2002NT7作进一步观测,另一方面则预言,更为精确的轨道计算最终将会把2002NT7“排除到与地球运行轨道交会点以外”。他说:“我深信,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观测将会证明,它会是一个十多年后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天外来客。”

最近某些海外媒体称:“一颗直径约2公里的小行星将于2019年2月1日撞击地球。”据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蒋协助介绍,这些媒体所指的这颗小行星编号为2002NT7,是2002年7月9日天文学家利用美国新墨西哥州境内一架天文望远镜首次观测到的。据初步估计,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837天。蒋协助指出,这一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很小,而某些海外媒体却大肆渲染,这是不负责任的。

国际小天体提名委员会13位委员之一、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进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天文学家观测这一小行星的时间很短,目前获得的数据不足以作出较为精确的预测。按照天文学界的标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把这颗小行星置于“需要仔细监测,但无需担心”之列。

据介绍,小行星是太阳系内除九大行星和彗星外,绕太阳运行的小型天体。1801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了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谷神星,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朱进博士认为,在未来两个月,随着人们获得的观测数据越来越多,天文学家将会对2002NT7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理论上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威胁却无时无刻不紧紧攫住科学家们的心。

为了解决人类可能的灭顶之灾,全球的科学家们想出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用装载核弹的飞行器在外太空拦截小行星。用核导弹将它炸碎并推偏轨道,这只是方法的一种,而且不一定奏效。因为对于一些密度很小的星体,爆炸所起的作用有限。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通过改变小行星的颜色也许能导致它的轨道偏移,从而拯救人类免于像恐龙一样灭绝的命运。这一建议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小行星研究室科学家乔·斯匹特尔提出来的。用油漆或粉刷的方法改变小行星的颜色,这个点子来自一个普通的常识:物体的颜色可决定吸收热量的多少。科学家们发现,一颗深色的小行星吸收太阳能,并以热量的形式再将它辐射回宇宙空间。辐射热量可对直径在1公里或1公里以下的小行星产生微量的推力,在长期作用下,这一推力就足以改变小行星的轨道。这一神奇的推力被称为“雅科夫斯基效应”。

12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作为东道主,邀请专家召开了一个国际性的反小行星撞地球威胁会议。2002年1月,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联合署名,请求澳大利亚政府出钱资助科学家们一个特殊的小行星探测望远镜。2月,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宣布,将在华盛顿成立一个特殊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的任务是专门研究如何利用科学方法解除近地彗星或小行星撞地球威胁。该实验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设备和最优秀的天文学家,9月投入工作和运行。据悉,一个更加周密的监测体系正在规划中。最近美国的CatalinaskySurvey监测计划正准备在南半球布置一批大望远镜,以补严人类这一尚存缺陷的外空防御网。

背景资料小行星是太阳系家族中的一类成员,它们的“个头”比大行星的卫星还小得多,一般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行星带。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不超过800公里,最小的直径才几十米。小行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近地小行星,它们的轨道近日点深入到内太阳系,有的甚至跑进地球轨道以内。

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危害很大,但是这种几率微乎其微。研究表明,直径10公里大小的小行星平均1亿年左右才会与地球相撞一次,地球每百万年受到三次较小的小行星的撞击,但其中只有一次发生在陆地上。

亿年前的地球大碰撞《中国日报》报道说,2002年7月的一期《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早期陨石撞击地球的证据,证明大约在40亿年前,地球曾经和陨星发生过激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