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必知的导弹火炮
5528000000013

第13章 火炮之库(4)

PzH2000式装有专为155毫米榴弹炮研制的模式推进装药系统,使用普通炮弹最大射程为30千米,推进装药温度在升高至52℃时,炮弹的最大射程达34千米。20发炮弹的最短发射时间为2分30秒。自动装填装置使用电动系统,操作人员只要按动控制电钮,就可以自动装填炮弹。弹药舱内装有60发炮弹,自动装填装置的弹匣中装有32发供随时发射的炮弹。装有主战坦克级的战斗瞄准系统,能够在夜间作战。它的155毫米炮弹的重量为45千克,初速每秒达900米。使用这种炮弹,只需一发命中,就可以将M1A1坦克摧毁。

加农炮

加农炮的身管长度一般达到40~80倍口径,射角却很小,一般在40°以下。与其他火炮相比,加农炮具有射程远、弹道低伸、弹丸飞行速度快的优点,它是各种火炮中射程最远的一各。加农炮弹道平直,特别适宜于攻击坦克,飞机等快速机动目标,因此,反坦克炮、坦克炮和高射炮一类对目标进行快速直接瞄准的火炮,都具有加农炮的弹道特征。

苏联2C5式自行加农炮

2C5式加农炮是苏联研制的一种152毫米自行加农炮。2C5式加农炮的主要优点是射程远,机动性强。它的主要缺点是无装甲防护,战场生存力较差,无自动装填弹药装置,射速不高。

2C5式加农炮主要由152毫米加农炮与履带底盘组成。火炮装在底盘的后部,炮身和反后坐装置安装在上架的炮耳轴上,上架与车体连接。炮身基部附近安装有2个平衡机。炮身上装有驻退机和复进机。

这种火炮的口径为152毫米,发射常规榴弹时最大射程为27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达37千米。该炮长约75~73米,宽3米多。

苏联M1987式152毫米加农炮

M1987式加农炮是为取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装备的11~20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而研制的一种新型牵引式加农炮,北约称为80年代中期装备。炮口装有双室制退器,采用半自动楔式炮闩,反后坐装置为液压气体式。大架为开脚式结构,每个大架只有1个用于开关大架且有利于行军状态与战斗状态转换的滚轮。炮架前下部装有液压控制的圆形发射座盘。可发射CZC19式152毫米自行榴弹和绝大多数现役火炮使用的弹药。发射杀伤爆破弹初速810米/秒,最大射程247千米。最大射速7发/分,持续射速2发/分,高低射界-35°~+70°,方向射界左右各27°,战斗状态重7吨。

加榴炮

加农榴弹炮是指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弹道特性的火炮,简称加榴炮。用大号装药和小射角射击时,其弹道低伸,性能接近加农炮,可遂行加农炮的射击任务: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射击时,其弹道较弯曲,性能接近榴弹炮,可遂行榴弹炮的射击任务。由于加榴炮具有射击任务。由于加榴炮具有平射和曲射两种性能,其战术上的适应性明显优于其他火炮。

苏联2C3式自行加农榴弹炮

2C3式加农榴弹炮是苏联制造的一种152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该炮是老式加农榴弹炮的改进型,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装备苏军,每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各配有18门。

2C3式加农榴弹炮由改进的萨姆—4式防空导弹发射车底盘和老式加农榴弹炮构成,并配有三防装置。火炮采用机械装填方式,装填手从弹药架上取下弹丸和药包,放在装弹盘上,通过输弹机送入炮膛。炮塔上装有1挺762毫米机枪。2C3(M1973)式加农榴弹炮口径152毫米,最大射程分别为185千米(榴弹)及24千米,最大射速3发/分,身管长28倍口径,高低射界-3°~+65°,方向射界360°,携弹量46发,最大行驶速度62千米/小时,爬坡度60°,通过垂直墙高11米,越境宽25米,涉水深15米,战斗状态全重275吨,乘员人数为5人。

芬兰M74式加农榴弹炮

M74式加农榴弹炮是芬兰生产的一种155毫米加农榴弹炮。该炮装备芬兰陆军,目前仍在批量生产。口径155毫米,最大射程分别为24千米及30千米,身管长39倍口径,高低射界-5°~+52°,方向射界90°,运动方式为牵引式,行军状态全重95吨。

火箭筒

1940年美国军官斯克纳上校和厄尔中尉经过大约1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了种独具一格的肩射式火箭。这种火箭的发射器是一个圆筒,火箭装有折叠式尾翼。作为一种反坦克武器来说,它的缺点是战斗部威力太小,难以摧毁敌方坦克的装甲。

1942年春,斯克纳参考M—10型枪榴弹的设计,从而解决了火箭弹的威力问题。斯克纳义把M—10枪榴弹的结构用在火箭弹的战斗部上,并把火箭筒的直径扩大到60毫米。随后又制作了整体式的发射筒,安装了肩托、手柄和一个采用手电筒电池的电击发机构。这就是MI型反坦克火箭筒。

前苏联RPG-7火箭筒

RPG-7火箭筒是前苏联步兵分队的制式反坦克武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装备苏联和华约国家军队的步兵班,用以攻击装甲车、自行火炮、坦克等装甲目标和小型防御工事内的有生力量。目前俄罗斯军队仍普遍装备使用。火箭弹为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引信、尾翼等组成。火箭筒直径40毫米,长990毫米,重63千克。火箭弹直径85毫米,长925毫米,重225千克。最大飞行速度300米/秒,有效射程500米。垂直破甲厚度为320毫米。

美国M72火箭筒

M72火箭筒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步兵分队使用的一种轻型反坦克武器,1962年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用以取代原装备的M20式火箭筒。火箭筒直径66毫米,重136千克,行军状态长655毫米,战斗状态长895毫米。火箭弹直径66毫米,长508毫米,弹重1千克,奥克托尔炸药重034千克。初速为152米/秒,最大射程为1000米,表尺射程为325米。有效射程对固定目标为300米,对活动目标为150米,直射距离180米。垂直破甲厚度为305毫米。

掷弹筒

掷弹筒的别名又叫超轻型迫击炮,主要装备二战中的纳粹德国和旧日本军队,口径在50MM以下。单兵携带,不占编制。

德国掷弹筒口径50毫米,弹头重1千克左右,射程250米左右,射速25发/分,杀伤半径在5米左右,日本掷弹筒口径50毫米,有两种型号,主要区别在于抛射筒长度,侵华日军主要装备抛射筒为254毫米的掷弹筒,每个步兵小队装备一挺歪把子和一具掷弹筒,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还被广泛用作指挥部自卫火器。弹头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发/分,杀伤半径5米左右,掷弹筒重量相对德国的要轻一些。

日本掷弹筒除了发射专用榴弹外,还可以发射制式手榴弹,此时要加装发射药盂,且因为手榴弹作为炮弹使用闭气型不好,此时的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

在实战中,日军往往把毒气弹和榴弹混合使用,给中国抗日军民造成很大的杀伤。

中国共产党军队缴获掷弹筒后加以仿制,因根据地条件限制,无法给抛射筒刻上膛线,因此采用滑膛结构,为了不影响射程,抛射筒加长至400毫米。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曾大量仿制这种掷弹筒,给日军造成杀伤。它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

火箭弹

靠火箭发动机推进的非制导弹药。主要用于杀伤、压制敌方有生力量,破坏工事及武器装备等。按对目标的毁伤作用分为杀伤、爆破、破甲、碎甲、燃烧等火箭弹;按飞行稳定方式分为尾翼式火箭弹和涡轮式火箭弹。火箭弹通常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和稳定装置3部分组成。战斗部包括引信、火箭弹壳体、炸药或其他装填物。火箭发动机包括点火系统、推进剂、燃烧室、喷管等。尾翼式火箭弹靠尾翼保持飞行稳定;涡轮式火箭弹靠从倾斜喷管喷出的燃气,使火箭弹绕弹轴高速旋转,产生陀螺效应,保持飞行稳定。火箭弹的发射装置,有火箭筒、火箭炮和火箭发射架等。由于火箭弹带有自推动力装置,其发射装置受力小,故可多管(轨)联装发射。单兵使用的火箭弹轻便、灵活,是有效的近程反坦克武器。

火箭弹有多种发射方式:

火箭弹在实战中,常常回遇到火箭炮难以进入做战地域,或者火箭炮临时损坏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简便方式,不用发射器照样发射火箭。这种方式是先将火箭弹放置在临时构筑的长方形土堆、田埂或土坎上,再把折叠式瞄准具卡在炮弹后部。如果没有瞄准具,则可以沿弹体划出一条纵轴线,从底部向前量出一定的距离,放上一个20毫米高的物体做准星。然后分别将火箭弹上的导电盖和定心部分用砂纸打磨,再把发射导线的两头用胶布粘在打磨过的部位,此时,火箭弹已处于待发状态。发射手通过瞄准具瞄准目标后,即撤离隐蔽,用于电池或手摇发电机接通发射电路,火箭弹就飞了出来。弹体较长的火箭弹,还可以用2根棍子将弹体支起,使其成一定的仰角,朝向打击目标,即可接通电路发射。由于这种发射方式机动灵活,简易易行,打了就走,所以是步兵、民兵近战歼敌的有效手段。

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