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纳米研究
5526400000036

第36章 纳米造就新空间

纳米科学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微小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今天正在使用电脑的人是否应该想到这一点:一旦电脑达到能与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那么它必定将超过人脑。可以这样认为:机器的优势,在于它们能轻易地分享知识。而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某种语法,或掌握了深奥的哲学原理,却不能轻易地把这一知识“下载”给机器。人的知识、技能和记忆是保存在大脑中的,即根植在一个宽广的构架上,这个构架由神经递质和神经元间的连接组成,通常很难被迅速取得或传送。但将来如果相当于人的神经细胞组的装置包含有内置式的快速下载端口,那么当一台电脑获得一项技能或者具备一种悟性时,其他数十亿台电脑也将同步达到相同的智力水平。

科学家们正在设想,对具备人脑智力水平的电脑应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可能将包括:复杂的智力(如音乐和艺术天赋)、创造力、处世能力,甚至对情感的反应能力。通常,这样一台电脑需要能1秒钟运算大约20万亿次。尽管这种能量大得惊人,但科学家认为这还是可以实现的。即使摩尔定律由于硅的芯片技术所限会走到尽头(估计在2019年),一种新的办法将会出现并克服这气障碍。可能的途径之一是在电脑中采用由纳米管组成的类似于碳原子六边形排列的三维电路。1立方英寸的纳米管电路将比人脑强大100万倍,至少是在原始数据处理能力方面。

人的大脑可以看做是一种神奇的实用模型,而且已运行了数千年。没有理由说,我们不能彻底揭开人类大脑之谜,从而仿制它的设计方式。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非切开式扫描仪来探测大脑,从大脑内部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科学家预计,到2030年,人类可能采用一种“纳米机器人”技术来对人脑进行扫描。这样,人类将能够了解大脑中超细微部分的构造和功能,进而能够在相当先进的神经计算机中再造这些设计。到那个时候,计算机将大大超过人脑的基本计算能力。其结果是将出现这样的机器:它们既有人类的复杂而丰富的技能,又有超过人类的速度、精确性和知识分享能力。

不久的将来,奇迹就会出现:那些对我们大脑进行扫描的“纳米机器人”将同样能够扩展我们的思维和经验。“纳米机器人”技术将提供身临其境而令人信服的虚拟现实。将“纳米机器人”放在连接来自所有感觉器官(即眼睛、耳朵、皮肤)的每一个神经元间连接的位置,它就能够抑制所有来自真实感官的信息,并以虚拟环境的适当信号来替代它们。科学家预计,利用上述技术,到2030年?人类将进入一个虚拟现实环境。植人人体的“纳米机器人”将产生替代真实感觉的感官信息流,于是创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它将对处于这一环境中人们自己的(以及其他人的)虚拟身体的行动作出反应。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使我们能够与其他人(或者模拟的人)一起进行虚拟现实的体验,而无需在人脑中事先植入任何设备。不仅如此,这种虚拟现实将与现实一样真实而精细。人们将无需同处一地就能同任何人分享任何形式的体会和经验,如商务的、社交的、罗曼蒂克的等。

“纳米机器人”技术的魅力在于,它将使人们实际上可用任何想得到的方式扩展自己的思维和智力。今天,我们的大脑设计方式相对固定。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尽管我们的确增加了神经元间连接和神经递质集中的构架,但人脑的总能力是高度受限的,局限于仅100万亿个连接。如果“纳米机器人”技术得以普及,将可通过一个无线局域网相互交流,它们可以创造出任何组合的神经连接,打破现存的连接,创造出新的混合(即结合生物和非生物的)网络,以及增加强大的新形式的非生物智力。由分布式“纳米机器人”组成的大脑移植片将大大地扩展我们的记忆,从而大大改善人类所有的感官、模式识别以及认知能力。

到2030年时,“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注射,甚至是吞服的办法轻易植入。它们还可以被引导离开人体,使得这一过程可轻易逆转。它们还将具有可编程性,因此它们能够一会儿提供虚拟现实,一会儿又作为一系列大脑的伸展。也许最重要的是,它们将大量分布于整个大脑,占据数十亿或者是数万亿个位置。

当然,在市场运行模式下,也许不能排除这种可能:给不同的人植入不同的“纳米机器人”,让这些人执行不同的使命。显然,这将可能涉及到法律、论理甚至政治问题。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问:究竟计算机是否将比人更聪明?回答是要看你如何给二者定义。科学家说,到了21世纪下半叶,将人同电脑绝对而清楚地区分开来将变得毫无意义。一方面,人类将拥有利用“纳米机器人”技术大大扩展了的生物大脑。另一方面,人们将拥有纯粹的非生物大脑,后者是功能,大大增强了,的人类大脑的复制品。毫无疑问,有了经过功能改善的大脑,我们将创造出无数与“纳米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更新的技术。届时,人类将进入一个新天地,成为地道的“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