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鉴赏辞典
5461900000086

第86章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鉴赏】

苏洵写作本文,意在论史刺时,用类比的方法讽谏北宋当局对辽和西夏屈辱求和,以求苟安的政策,希望以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为鉴戒,不要赂敌妥协,重蹈其覆辙。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缜密,脉络清楚,层次井然,结构严谨。文章一开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继之阐明它的两重涵义,然后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展开反复论证。最后又针对历史和现实,评古刺时,抒发感慨,引申论点,透出作论本意,并以一个“赂”字贯穿全文始终。先纲后目,纲目对应,脉络清晰,逻辑性强,颇有说服力和战斗力。

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主要是赂秦。全文就围绕这一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目的就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然后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赂秦而力亏”。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用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作者又分析不赂者也会破灭的原因,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

一是齐国,不赂秦却附秦,自挖墙角的结果是唇亡齿寒。二是燕国采取行刺这种希图侥幸的方式,放弃武备就必然导致祸患。三是赵国的败亡是由于听信谗言残害忠良。

接着作者再从两点加以总结:一是从现实出发,称赞“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仍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就从正面重申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二是从假设出发:假使韩、魏、楚三国不赂秦,齐人不附秦,燕君不用荆卿,赵国李牧仍在,谁先灭掉谁还无法得知。这是从反面再次重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