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匈奴
5384700000040

第40章 暂时的停战——打小怪(1)

公元前116年,整个国家按部就班地过着安定的日子,没有匈奴骚扰,内部经济慢慢恢复。眼看着已经到了五月,武帝实在闲不住了,平白无故地搞了一次大赦天下,然后大宴群臣“嗨皮”了五天。

就在他们都以为今年就没事了的时候,汾河出了一样东西。汾河,就是现在酿汾酒的地方。当然,出现的不是汾酒。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蒸馏酒的技术,汾酒这类的白酒是做不了的。我们现在的酒商动不动就声称:咱们这酒多少多少年历史……其实要是较真的话,蒸馏酒工艺直到元朝才出现,清代才普及!过去的酒都是十度不到的黄酒、葡萄酒什么的,哪有白酒!

闲话不多说,汾河那边发现了一些“古人”的生存遗址,在当时可是属于重大考古发现。其中,一个宝鼎的发现,让汉朝政府欣慰不已——怎么样,我统治得不错吧,平白无故得出现宝鼎了。

在西汉那时候,鼎是一种纯粹的礼器。但是在古代,鼎只不过是个炊具,据说就是火锅的雏形。

武帝自然是最高兴的,将这年的年号都给改了,称为元鼎元年。这也是向那些主和派宣示:怎么样,你看我连年征战打得匈奴跑到漠北不敢南下,连上天都送我一个鼎表示庆贺呢!

到了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又从西域回来了。元狩四年漠北决战之后不久,张骞就再一次踏上了西去的道路。这次的目标不是月氏国,而是乌孙国和大宛国。这时候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匈奴丢掉了河西走廊,现在又退居在漠北一隅,整个西域现在是处在小国林立的状态。曾经,这些小国都是匈奴的臣属,现在匈奴的影响已经消退,乌孙国和大宛国俨然成为其中最强的一股势力,是西域的霸主。

乌孙国也是个游牧国家,原先在敦煌祁连山一带放牧,首领叫昆莫。在当时的汉朝看来,乌孙有一个习惯汉朝是难以想象的:乌孙人的姓氏在名字后面!乌孙的王室姓“靡”,这时候的乌孙王叫猎骄靡,这个人是个亲匈奴分子。他出生不久,乌孙就被月氏国给灭了。他老爹难兜靡被月氏人杀害,小王子猎骄靡被狼和乌鸦救了(据说是这样)。没多久又被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后又在军臣单于的帮助下复国了。

到了汉文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61年,猎骄靡在匈奴右贤王部队的帮助下击败了月氏国。月氏国的国民放弃了今天的新疆北部的地区,向西南的大夏逃去。乌孙也放弃了已经出现沙漠化的祁连山和敦煌一带,在富庶的伊犁河流域定居,经过三十年的征服和扩张,已经是南接天山,北接阿尔泰山的强国——乌孙人就是今天哈萨克人的祖先。

所以在决战胜利之后不久,张骞就建议说:“乌孙人管王叫昆莫,原本是匈奴的属国。现在他们兵力已经强大,不愿意继续伺候匈奴。他们原先住在浑邪王的地盘,现在匈奴已经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浑邪王的地盘反正也没有居住,不如让他们东迁到敦煌西边,拿点财富赠送给他们,建立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彻底断掉匈奴的右手。只要跟乌孙国关系搞好了,往西一直到大夏的那些国家都是汉朝的属国了。”

张骞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身边十几个副使和三百个随从,每个人两匹马,牛羊数万匹(反正打匈奴的时候缴获得多,不差钱),金银财宝那就不说了,总之很多。

可是我说过,猎骄靡是个亲匈奴分子,对汉朝使者并不礼遇。但是张骞还是把汉朝的意思说给他听:“你们乌孙国要是能回到敦煌西边居住,我们汉朝就嫁个公主给你们,两国还能互开贸易。两国结为兄弟,建立军事同盟,那么打匈奴就是洒洒水了。”

乌孙国一直住在这里三十年了,一来已经习惯,二来这时候乌孙国的君臣有几个知道汉朝到底是什么玩意?张骞磨破了嘴皮子,乌孙国还是不愿意迁徙。

在安排好副使们出使周边的大宛国、康居国(乌兹别克斯坦一带)、月氏国(大夏国)、安息国(今天的伊朗、伊拉克一带)、身毒国(巴基斯坦与印度的一部分)、于阗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一带)等国家的行程之后,张骞决定回国,同时要求乌孙国派遣人员护送,顺便去汉朝见识见识什么才叫大国。

既然乌孙不肯东迁,汉朝干脆自己组织移民,设置了酒泉郡、武威郡,继续稳定在河西走廊的势力和领土,也彻底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

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客观说,张骞是个合格的旅行家、探险家,但是作为外交官,他没哪次出使是成功达到预定目标的。但是这不妨碍我对他的崇敬之心,我有生之年也会去西域走一走看一看的。

跟西域搞得久了,汉朝也想管管自家的属国们了,比如南越什么的。

当初,南越王赵胡以生病为理由,没有亲自入朝感谢汉朝对闽越讨伐南越的军事干预。可是话不能乱说,没几年当真一病不起,只好请求汉朝让在长安当侍卫(其实是当人质)的赵婴齐回去,万一那什么,也好继承王位。

汉朝历史上最为狗血的一幕上演了。

赵婴齐在长安的时候,娶了邯郸的女子樛氏(《史记》上说是樛氏,《汉书》非说是擿氏,《资治通鉴》也说是樛氏,少数服从多数,班固,对不起了)。赵婴齐和樛氏还有个孩子叫赵兴,而实际上赵婴齐在南越还有个原配夫人,有个长子叫赵建德。

前122年,也就是元狩元年,赵胡死了,赵婴齐继位。新任的南越王就一个要求,让樛氏到南越国当王后,立赵兴为太子。汉朝当然无所谓,但是南越国国民都不服了,有长子不立,偏偏要找个汉朝媳妇的孩子做太子。

这个婴齐也是个浑蛋,在南越胡乱杀人,是个典型的暴君加昏君。汉朝几次请他入朝,他也都是请病假不去。他倒不是担心汉朝杀他,他在汉朝工作那么多年,也知道汉朝没那么可怕。但是他明白,这一去,南越国说不定就像内地的诸侯一样,没有自治权了。

赵婴齐也像他爹一样,请病假请多了真的来病,在位七年就一命呜呼。这年刚好是元鼎二年,张骞从西域回来。于是赵兴继位,樛氏成了太后。

狗血开始了,为了表示汉朝的皇恩浩荡、促进特区与内地的友好关系,汉朝决定派遣使臣出使南越,让南越王和王后回汉朝看一看。当然,实际的意思我们都懂,就是想加强对南越的管理,取消高度自治。

找谁去呢?武帝正发愁,年仅二十岁的终军上书推荐了一个人,就是他自己。这还出了一个典故——请缨。终军特地向汉武帝请求给他一根绳子,说是万一南越王和王后不肯来,就干脆绑来算了。

这个小少年蛮有个性,当初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出去闯荡,带着一身学识打算去首都长安做个“长漂”。到了函谷关,领了一个通行证,终军一问,原来是回去时候用的。终军二话不说就把这个通行证丢掉了,淡定地来一句:“混不好我就不回去了。”

不过他这个长漂蛮成功的,因为学识不错,被举荐为博士弟子(相当于现在的候选院士)。当他再次来到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是出关到各个地方巡察的中央考察员。

这个“请缨”的故事,当然不是我说的狗血内容之一。终军有学识善于辩论,还是一个有理想有热血的五好青年,但是只是副使。汉朝还派了一个武士叫魏臣,估计也是好几届散打冠军那类的角色,也只是个副手。汉朝派遣的使臣,显得很默默无闻,他叫安国少季。

安国少季,这个名字有没有那种玛丽苏小说男主角的味道?他是霸陵人(今天的西安市区一带),既不是大官,也不是高干子弟,一个普普通通的,在基层打拼十几年的小公务员,为什么就能一跃成为国家大使呢?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姓名的优雅还是毛遂自荐的信心?

都不是!他做大使仅仅因为——

他是南越王太后樛氏的前男友!你是一定要给后世留些电视剧素材么,大汉帝国!这要是稍微渲染下拍出个言情大戏,比哪个清宫戏都强啊!

剖析下丑恶的灵魂,这时候的樛氏已经离开长安很久了,远在他乡,还年纪轻轻的就失去了丈夫。这些都不说了,这个丈夫还是个昏君加暴君,我估计家暴也是少不了的。面对多年没有见面的初恋情人,她能把持得住?

汉朝,你真的太强大了。诸位读者要是不信,你们去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吧,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你们要是找得到也可以翻翻。插句嘴,其实中国古代的恋爱婚姻还是相对自由的,从上古到明代一直都是如此,真正的变态发展还是在清代。所以这个樛氏在长安还有个前男友,也是情理之中。

没想到,这个如意算盘竟然导致了一场战争。安国少季在南越与樛氏见面之后……诸如这么多年了你还好么之类的寒暄自然少不了,言情剧里面上演的俗套剧情也是一一呈现……这种劲爆的花边新闻自然是一夜之间传遍全国,樛氏身为太后的威望一下就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