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5271400000020

第20章 预防措施及补救措施(1)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

1.既定法律;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实现的政府控制。

2.银行管理。

3.个人行为。

既定法律;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实现的政府控制

在美国,联邦财政部所履行的职能一旦发生根本性变化,便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例如联邦财政部停止扮演发钞银行以及存款银行的角色。

发行或维护纸币。——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并没有停止发行纸币以及维护纸币的流通,政府继续这样做着,也没有停止履行发钞银行的职能。这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改变既定的管理方法,并且确保政府发钞拥有的安全性。更深入的解释可以在美国政府的政治偏好以及对银行的偏见中找到,他们担心一般的银行不正当地获取国家金融事务的控制权。关于南北战争时期,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发行美钞来维持联邦政府的做法是否有必要的讨论,其实反而没什么必要。而我们必须讨论的问题是涉及当前的情况。几乎每一个文明的国家都有过发行纸币的经历,并且还伴随着政府承诺一旦人们兑换纸币就用黄金赎回,或着政府承诺其纸币的发行是以所谓的政府信心为基础。但是,其中大多数政府已经放弃纸币的发行,并用其他一些方法取而代之,政府只保留铸造金属货币的职能。

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有些危机和恐慌并不一定表明一个国家的工业或商业不健全。危机和恐慌可能是流通领域的混乱造成的,无论是因为产能过剩,或是因为供应不足。其他更为严重和持久的干扰性质都是工业或商业的,但是上面所提到的造成危机和恐慌的原因却大大地加剧了这些干扰的程度。危机和恐慌是间接由货币发行过量引发的,货币发行过量刺激大量过度行为,并且为企业的浪费和奢侈提供了机会。但是,危机和恐慌有时却是货币短缺造成的,而且会因为货币短缺而变得更加严重。但是货币短缺并不总是伴随着资本短缺。发行纸币的任何理性制度都应该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情况做出相应规定。任何理性的发行制度都应该在货币过剩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紧缩政策;在货币稀缺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扩张政策。这种特质往往用“货币弹性”这个术语来描述。资金需求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着价格的不同而变化,随着对企业信心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并且随着商业活动而变化。资金需求还随着一年的不同季度而变化,在农作物收获和销售的季节需求各不相同。

无需太多思考,我们就能发现政府货币其实不能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要求。图克先生指出了银行发行纸币和政府发行纸币之间的区别。他声称,银行发行货币是应对市场的要求,从而满足贸易对货币的需求;相反,政府发行货币并不基于那些来自贸易或工业的呼声,而是出于政府自身的需求。政府发行货币的行为与其说是满足需求,还不如说是创造需求。这就好像授予消费者特权,在任何需要钱的时候,自己制造钱。

如果政府控制了货币发行,其货币的发行量必须是固定不变的,或者必须根据立法授权或在行政管理部门的控制下对货币发行量做出改变。如果货币的发行量一成不变,货币数量在流通领域将无法发挥其作用。当市场上没有贷款的需求时,流通领域的货币将过剩;但是对货币需求很大的情况下,流通领域中的货币就会相应出现短缺。如果货币的发行量只能由立法授权改变,那么变更发行量的措施将被延迟。由于缺乏应对相应状况的规定,行动的时机将被延误。如果将货币发行量改由行政管理部门决定,这就等同于给国家这一分支机构授予了不适当的权力,使得行政管理部门可能滥用更改货币发行量的权力,并且不同的行政部门会依据他们自己对金融的不同观点,制定不同的更改办法。无论是立法部门或是行政部门管理货币制度,不管他们是多么的有能力、多么的廉洁,但是立法和行政部门都没有和国家的各种商业利益有直接接触,而直接接触却正是做出明智决定不可或缺的。很明显,能够最大程度上自行运转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政治方面的讨论对货币管理的影响。

当一国政府对用金属货币赎回纸币做出相应规定时,会出现另一种反对意见,即政府必须保持足够的金属储备,以满足所有将纸币兑换成金属货币的要求。在整个商业界里,人们对金属货币储备的关注最为密切。金属货币储备被看作是衡量信贷是否稳定以及商业环境是否健康的晴雨表。当金属货币储量减少,负责用金属货币赎回纸币的银行机构,会立即采取措施,通过提高贴现率来控制金属货币的流出。美国财政部还没有这种控制黄金供应的方法。美国财政部不能控制贴现率。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必须满足那些前来将纸币兑换成金属货币的人的需求,虽然这些人可能发现,与维护财政部的信誉相比,诋毁财政部的信誉会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受益。显然,其他国家早已放弃这一危险的实验,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有能力扩张和收缩货币的供应量,从而满足国家不同时期的紧急需要,他们有更奏效的办法控制金属货币供应,这些强有力的原因正好说明了为什么英国和法国在随后的时间里比我们美国更加远离突发危机。

在这里,本书不想建议一个新的制度以取代美国现行的制度。然而,在经过非常认真的思考之后,笔者对两种相互矛盾的理论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简要概述。

第一,“货币理论”的大意是:钱不应该由银行发行,除非发行的纸币只是实际黄金储备的替代品而已。在1844年英国政府通过法案对英格兰银行的货币发行量做出规定时,这一理论十分盛行。

第二,“银行业理论”的大意是:钱的发行可以超过黄金的储备,只要确保一旦人们兑换发行的货币,就用黄金赎回。

有的人代表第一种理论,向第二种理论发难,指出如果货币的发行不是根据黄金的储备而定,就将会刺激黄金出口,提高商品价格,增加投机行为。而代表第二种理论的反驳道,商品的价格并不取决于流通领域中纸币的数量,只要确保纸币随时可被黄金赎回;而流通领域中货币的数量将受贸易需求量的控制,流通货币量的增加更有可能发生在商品价格上涨、投机性需求增加之后,而不是之前。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理论考虑的都是银行发行货币的问题。不必说,美国目前的货币制度尚不具备这两种理论里任何一种的优势。不论是后一种所说的黄金出口,或是前一种所说的货币弹性,美国目前的货币制度都不能对其进行控制。

由政府维持用于纸币赎回的黄金储备还具备另一个不利方面,即在政府维持的制度下,通过不断改变国家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会给该国商业施加不当的影响。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制度,政府收入的短缺仅仅会对一般的商业过程造成有限的影响。但是,如果国家财政部必须维持一定的黄金储备用于赎回纸币,那么国家金属货币储量的下降会广泛削弱人们的信心。政府过度开支造成的下降会立即通过黄金储备降低反映出来。因此,本来只会造成轻微影响的事件便会极大地扰乱货币市场以及整个国家普遍繁荣的局面。通过颁布实施所谓的《1900年金融法案》,上述这一危险特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去除。法案还规定,应当在财政部设立一个独立机构负责用于赎回纸币的黄金储备;但是,财政部黄金储量的波动所产生的不当影响仍然存在。

其实,发现银行机构发行纸币所具有的优势并不困难。这些机构与各种商业及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直接接触,而且必须充分了解这些企业各种不同的需要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状况。如果他们的纸币发行过剩,他们的黄金储备便可用于赎回发行的纸币,从而限制流通领域中的纸币。在银根紧缩时期,他们可以增加纸币的发行量,从而顺利渡过甚至从根本上削弱迫在眉睫的危险。

对美国国会于1862年通过的《法币法案》的详细查阅,可以证明当时只是打算将发行美钞仅仅作为一项临时措施。在1862年12月1日他的讲话中,林肯总统似乎都认为,发行美钞是应当质疑的权宜之计,并且认为发行纸币是银行的正当职能。他说:

“货币量的波动总是有害的,将这样的波动竭尽可能地降低总会是明智的立法中的一个首要目的。人们普遍认为,及时的兑换能力以及一定程度上纸币兑换成硬币的能力是应对货币量波动最好、最可靠的保障措施。人们非常怀疑的是,美国货币可以用硬币支付,并且民众的需求如此之大,那么美国货币的流通是否可以永续、有效以及安全地持续下去。”

“那么,是否有任何其他模式可以为公众的需求做出必要规定,并且确保一种安全、统一的货币所带来的巨大优势?”

“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可以承诺带来如此确定的结果,并且同时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像在国会普通法案下成立的银行业协会组织,如此捍卫法案中的对这些协会的规定,政府可能会保证流通领域货币充足,以确保储存在美国财政部的美国债券的安全。在相关人员的监督准备下,这些票面统一、安全、可以随时兑换成硬币的纸币可以立即保护劳动者免于危险货币所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便宜、安全的交易促进商业活动。”

在考虑货币必要的弹性这个话题时,必须考虑到银行机构出现的货币存款的巨幅波动。被广泛接受的关于纸币发行的理论主要是根据这样一个设想,即:除了汇往海外用于清算与其他国家的账目的钱以外,市场上现存流通货币的一部分被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论是旧的还是纸币,其每一月及每一年的存量都大致相同,这部分存款将用于贷款以及普遍使用在贸易上。根据这一设想,银行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供同样比例的货币,用于放贷或其他用途。但是,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两个重要的事实:第一,已经被人们广泛承认的是:当商业整体十分稳健,更大量的钱将在每年不同的季节,社会状况频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银行取出;第二,在恐慌时期,人们有将存款取现,囤积起来的倾向。审计员诺克斯在他对1873年的报告中,给出了一些惊人的数字,显示出人们这种囤积倾向的程度。1873年10月13日,美国国家银行的发行货币、法定货币以及辅币的总额是756,315,135美元。同一天,美国财政部以及各大银行持有的货币总量是116,496,997美元,未统计金额为639,818,138美元。同一天,纽约市国家银行持有的法定货币仅为6,517,250美元,而31天前的9月12日,纽约市国家银行持有的法定货币还高达32,278,530美元。很明显,通常的理论没有考虑到这种波动的性质,因此任何没有对这样的情况做出规定的制度都是有缺陷的。所以,只得求助于诸如发行结算所证券这样的权宜之计,但这些措施只能起到部分或暂时的缓解作用,并十分令人满意。虽然不得不承认,在危机时期,增加纸币发行量无法挽回已经浪费的资源,也不能防止必定会到来的萧条,但有一点是正确的,即只要发行的货币坚挺,及时发行货币以追加供应量将大大简化复杂的局面,将深陷困境的企业从破产的危险中解救出来,并且可以防止公众信心的低落——公众信心低落正是恐慌时期一个非常严重的特征。

在过去,我们国家货币制度的运行机制在促使危机爆发方面表现出的影响是令人心痛且一目了然的。当贸易上对货币数量的需求并没有增加时,货币的发行量却已经增加了。在银根紧缩时期,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使用货币,在必然规律的作用下,货币的量会有下降。上述提供的必然规律是指,在不同种类货币同时使用的情况下,美国有一种把更好质量的货币转到海外或将其撤出流通领域的不良趋势。

美国也实施过一些改革。根据现行法律或1878年和1890年关于白银铸币或购买白银的法律规定,诸如美元通货膨胀时期的通货膨胀现在是不可能发生的。并且,现在货币数量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而且货币数量随时都在调整使其与社会现有的需求更为吻合。但是,在市场价格较低时,搁置新企业的创立标志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减少;如此一来与,社会上合理的需求相比,货币的量便可能绰绰有余,而且货币混杂的本质更可能加剧这一时期的混乱局面。可以肯定的是,在我们的货币制度可以根据贸易和工业的需求,增加或减少货币量之前,危机的威胁将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一旦危机爆发,其造成的困境将更严重。然而,这样的调整在现行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美国唯一一条弹性的规定是针对国家银行的流通领域。最近的法律对在流通领域增加货币量做出了部分规定,但同样重要的目标——对在流通领域减少货币量做出法律规定,则只能在将来缓慢地完成。然而做出减少货币量的规定如此缓慢,根本无法应对时代的要求。

财政部作为存款银行的职能:财政部分库制度。——同样明显的是,废除财政部分库制度或对其进行实质性的整改,可以减弱危机爆发的趋势。规定政府资金必须存入财政部或财政部分库的立法获得通过的理由十分明显。人们主张将银行和政府完全分离。银行机构一旦破产倒闭,政府存款被大量冻结在其中,这意味着公众的钱将遭到巨额损失,政府的及时支出变得不再可能,政府财政名誉扫地。与当时独立的财政部组织同时存在的是一项管理条例,规定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的形式都必须是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