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中国气功
5257100000008

第8章 武术气功(2)

峨嵋派武术源远流长,与少林、武当、昆仑并列为中国武林四大门派。

自古以来,在人杰地灵、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巴蜀大地,在佛教及道教圣地峨嵋山、青城山等寺观中,僧人道士在参禅静坐之余,常常使枪弄棒,打拳踢腿,逐渐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峨嵋派拳法。

峨嵋派兼取佛道两家之长,既吸收了道家的动功,又有佛家禅修的基础,形成了一整套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气功方法。

与此同时,千百年来,在巴蜀大地的民间也流传着独特的武功。这些功法与各种拳术、器械套路及散打技艺和各类内功功法结合后,形成了峨嵋派武学体系。

峨嵋派武术在西南一带独占鳌头,明代文人唐顺之曾赞美峨嵋拳术说:“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沙走。”

峨嵋拳经上说:“拳不接手,枪不走圈,剑不行尾,方是峨嵋。”又说:“化万法为一法,以一法破万法。”峨嵋派提倡以弱胜强,真假虚实并用。

清朝初年,湛然法师在峨嵋拳谱中写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嵋光辉满江湖。”由此可知当时峨嵋武术在江湖上的盛况。

峨嵋派武术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气功内容,特别讲究武术与气功的配合。拳谚说:“外要练‘砣子’,内要练‘桶子’。”砣子指拳头上的外家功夫,桶子指内功。只有外功和内功都修炼好了,才能达到峨嵋派武术中的“神功”。神功以气为本,以神为用,乃功夫中的上乘。

峨嵋派将医道作为武术内容之一,拳谚说:“学武不学医,终是傻东西。”峨嵋派不但练武,还兼行医,这就将中医气功理论及养生法融入峨嵋武术中,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峨嵋武术气功。

峨嵋武术气功分为“南、填、静、气、柔、轻、禅”七功。

南功:即“神拳”,是独具特色的峨嵋派自发动功。

填功:即“桶子功”,讲究以各种呼吸方式,如吃气、咽气、吞气、喷气、运气、腔气等,用以配合各种形体练功动作、拳套等,外强筋骨,内增元气。“硬气功”即属此类,如“金钟罩”、“铁布衫”、“铁汉碑”、“太子功”、“金刚锤”等。

静功:峨嵋派武术除了静养、调息、吐纳外,还通过各种武术桩功内外兼练,如“弓箭桩”、“骑马桩”、“金鸡独立桩”、“梅花桩”、“三角桩”等。练好“骑马桩”后,会气沉丹田,吸气则全身蓄力,吐气则冲拳而出。峨嵋武术气功要求内外合一,意形紧随。

气功:峨嵋派武术气功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主张调气凝神,运气为主,蛮力为下,和太极八卦有相同之处。拳谚说:“快打拳是拳,慢打拳是功。”这是说武术快练狠打只是“练拳”,慢练调气才是“练功”。

柔功:即盘功,峨嵋武术讲究关节、肌肉、韧带的轻灵柔软,柔软性训练要配合呼吸吐纳,形成峨嵋武术中著名的盘功。因盘功最宜自幼训练,年纪大了见效太难,所以又成“童子功”。此功训练范围包括头、颈、肩、肘、腕、指、腰、臀、胯、踝、趾等各部关节、肌肉及韧带。此功与体操之类的柔软性训练不同,要求严格配合吐纳调息。

轻功:轻功修成后,两人多高的墙壁可转眼之间腾身而过,能飞檐走壁,疾走如飞,纵步上房,飞步越崖,云腿跳涧等。有人认为轻功太玄妙了,甚至怀疑它的存在,这是错误的。峨嵋武术中的轻功有“千斤腿”、“跳沙坑”、“扶杆纵”、“水上漂”、“铁爪链”、“百尺绳”、“踩鸡蛋”等名目。轻功最常见的训练方法是“戴铁瓦”和“包沙包”,即在两腿上各缠上半斤到五斤重的铁瓦或沙袋行走跳跃,还要“跳沙坑”,即在直径约三尺的沙坑内,带着铅瓦或沙袋运气向上跳,并逐渐加深沙坑。

禅功:也称“玄功”,峨嵋禅功指某些奇门绝技,如“天罡掌”、“指禅功”、“点穴十八手”、“五毒阴风掌”、“剑仙”等。这些确属真实功夫,虽然少见,但确实存在。例如:有位气功大师专练“硬耳朵功”,能两耳用细麻绳悬一大水桶飞舞旋转。又如:一位气功师练成了“虾蟆功”,用十指触地,成俯卧撑,运气后整个身子能离地腾起,像虾蟆一样跳跃,可连续跳跃数十次。

据考证,先秦时期峨嵋山一带就出现武术了。那时,有位武师名司徒玄空,曾模仿峨嵋山白猿的动作创造了白猿剑法与白猿通臂拳,人称“白猿祖师”。

宋朝以后,峨嵋山成为普贤菩萨道场,僧人甚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僧人日常习武,互相切磋。

南宋建炎年间,峨嵋山白云禅师将宇宙阴阳虚实和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合,创编出“峨嵋气桩功”十二节,后人称之为“峨嵋十二桩功”,一直传承至今。

峨嵋派功法介于少林阳刚与武当阴柔之间,亦柔亦刚,内外互重,长短并用,攻防兼备,融汇了少林、武当、昆仑等众家之长。

(四)昆仑派

昆仑派也称混元派,创立于明朝,道场在我国西北的昆仑山之上。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千米,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 130—200千米,最高峰在青海、新疆交界处,即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的最高点。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中国第一神山。位于青海的玉珠峰、玉墟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

昆仑山自古以来吸引高僧、道士在这里建寺筑观,习练气功,修身养性,自汉、唐以来香火不断。金、元两朝时,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在这里创教立派,留下了“洞天福地”等道教遗迹。流传至今的昆仑派武功有大雁功、大雁掌等,都以内功为主。昆仑派与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并称中华武术四大流派。

梅花桩也称梅花拳,是刚柔并济的内家拳,博大精深,属昆仑派,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梅花拳是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一种拳术,有以下特点:

1.梅花拳没有固定的拳术套路,它的基本拳路称“架子”。“架子”的构造很特殊,它有五个基本的拳势,称“桩步五势”,练习时要静止站桩,此外便是变化迅速的“行步”了。“桩步五势”和“行步”的练习要在拳场中走遍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也称“四门八方”。这种串连起来的拳路可按一定路线周而复始地循环练习。初学者可以先学基本的和变化简单的,随功力加深再不断补充和不断变化各种拳势和动作。梅花拳的对练拳路叫“成拳”,除了必须要在“四门八方”各个方向上练习外,它的抓拿摔打等动作和拳势均可因人而异,随时编造。梅花拳的更高级的对练拳路叫“拧拳”,更是“手无定手,脚无定步,势无定形,见劲使劲,随势而布”。这种“架子”、“成拳”、“拧拳”的变化和不定的形态,使其内容可以灵活多变,无穷无尽,丰富多彩。这种拳法结构的特点反映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的特性。《梅花拳文理》中说:“拳无拳,艺无艺,无艺之中是真艺。”这是说有拳、有艺、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就不是真正的武艺了。正如“道无形”一样,真正的武功也是“无形”的。梅花拳这种运气用意以应万变的特殊结构,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

2.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中有“桩步五势”和“行步”。练拳时“桩步五势”要站桩,要静止不动,引气下行;“行步”是不断变化的动作,要迅速轻灵,气透四肢。在气的推动下,梅花拳动静互辅,刚柔相济,起落如闪电,进退似流星,出神入化,变化莫测。

3.在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和对练拳路“成拳”中都必须在“四门八方”各个方向上练习,这就适应了气充天地,无处不在的道理。梅花拳把各种拳法的变化和应用都在八个方位上考虑,使其拳法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变化。

4.在梅花拳的“架子”中有“桩步五势”和“行步”的不同练法。“桩步五势”要练全身之气,练时要凝神,聚气,调息,这是内功;而“行步”要练步法之轻灵迅速,这主要是外功。梅花拳是内外兼练的,不论练“架子”还是“成拳”,都要以气贯串,一气呵成,不散不乱,内外一体,要“形气合一”,“神气合一”,达到“精气神一体”,即“浑元一气”的地步。

自清朝初年以来,梅花拳遍布冀、鲁、豫,辐射全国十数省市区及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在国内外武术交流会上获奖。

(五)南宫派

在四川巴蜀大地,流传着一种神秘的南宫派武术。

古时帝王为了修仙慕道,祈福消灾,强身健体,追求长生不老,在皇宫内修建一处专门用于练功的宫殿,称为“南宫”,在南宫内聚集民间各派高人修习各类功法。这些功法不得外传,因此南宫功法被世人称为宫廷内功。后来,这种宫廷内功被大内高手传到民间,人们称之为南宫派。

南宫派武术在习练上分两大类:无字南宫和七字南宫。

无字南宫习练者较多,在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及大成拳中有此功法。此功在行功时强调松静,在松静中注意意识培养,在桩功练习中培养气感,功力由静中静到静中动。

七字南宫为道教华山派所创,系华山派昆仑分支,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来不轻易传授,只传武德高尚者。

七字南宫分金功、刚功、气功三大系统,有自发动功、坐功、桩功、吐纳功等功法。各个大系又分为多个小科目,师徒间以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初习功为自发动功,有七字真言,练习时在师傅引领下开功,练习时要求排除杂念,意聚头顶,心诵真言,动作随其自然。接着,师傅会根据弟子的资质、品行、功力及师徒缘分而由浅入深地逐步传授。学会七字真言后方能登堂入室,成为真正的南宫传承弟子。对南宫武术可用“真传一张纸”和“师傅引入门,修行在个人”来描述。南宫派内功的修习除了慧根、悟性外,还必须具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才能水到渠成。

南宫派武术特别注意“武德”、“仁术”和“养气”,要求练武者必须善良正直,认为“不讲武德,便是武贼”。

南宫派武术以防御保身、抗暴图存为目的,练武者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浩然正气。

南宫派武术又称自然门武术或神拳,南宫派武术气功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时,会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爬壁如墙上钉钉,并能指放剑光,拳打百步重锤。这反映了南宫派武术气功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