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代文人画
5257000000005

第5章 五代文人画

五代时期虽然短暂,但出现了一批文人画的大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了成熟的表现技法和创作观念。由于五代处于分裂状态,绘画也由唐代的一个中心(长安)变为三个中心(中原、西蜀、南唐)。中原地区王朝更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唐和西蜀在北宋统一之前相对稳定。在文人画领域,这一时期水墨山水高度发展,以五代四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为代表;花鸟画家以徐熙为代表。

荆浩,字浩然,生于唐朝末年,后梁沁水(今山西)人。史称他博通经史,能诗善文,文化修养非常高。他生逢乱世,隐居太行山中洪谷,结庐茅舍,拓荒开地,自耕而食,自号洪谷子。荆浩在山中多年,观察山之形,感受山之态,体悟山之气,和自然融为一体。他在绘画实践上揣摩探索,在画道上,远取山之势,近取山之质,山体结构严谨,质感坚实,在笔墨技巧上已比较成熟。荆浩在理论上根据创作心得写成了《笔法记》一书,全文的主题是解决山水画的“似”和“真”的问题,被动地表现客观对象外在形貌是“似”,抓住内在结构与精神品质的表达为“真”,是顾恺之“形神论”的延伸。荆浩针对山水画提出“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这是对谢赫“六法”的再发展。他把“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分开为“气”“韵”,去掉“随形赋彩”,代之以“墨”,说明这一时期,经过唐朝水墨山水画的实践,“墨”的运用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也代表着士大夫审美趣味,即崇拜单纯而不崇拜绚烂。荆浩是不做官的平民知识分子代表,他的理论和实践也代表了当时所有士人(仕官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的共同审美要求。

关仝(约895—960),后梁至北宋初期一直生活在长安,早期学荆浩,后自成一家。他喜欢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高人逸士,并注入更多的抒情因素。他构图以巍峨、雄奇、深远见长,用笔老辣,皴、擦、染融为一体,形神俱足 ,气韵深厚。晚年作品被称为“关家山水”,这是山水画首次以个人风格命名。

董源(?—约962),字叔达,江西钟陵人。董源在南唐任职北苑副使。他生活在地势平缓、温暖湿润的江南丘陵地带。他观察和体验自然,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加以描绘。他的画法有两种:一种是纯水墨山水画;另一种是以水墨为主,淡设清绿,画面清润秀雅。不管是哪种,皆显温和、自然、宁静。董源的“平淡天真”受到北宋米芾的推崇,他的山水画对元、明、清的文人画影响巨大,主要是他的画中有一种南唐文化特有的柔婉的诗情,恬淡、含蓄,与后世文人文化的阴柔化和诗意化的取向合拍。他在表现山体的纹理上,皴、擦、点、染并用,研习开发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技法。

巨然,南唐到北宋初的画家,金陵开元寺的僧人,是董源的弟子。南唐灭亡后,他随后主李煜到汴京,居住在开宝寺。住留在此地的十年间,北方的自然环境和山水又给了他新的感受和影响,于是创造出一种融合南北的画风。董源的遗世之作为横卷,构图以平远的山势为主。巨然的存世作品的构图与荆浩、关仝相似,是立轴,山形高耸、气势伟岸,符合北方山水的特点。但表现山体时,继承并发展了董源的披麻皴法,总体效果仍具有董源的那种平淡与幽远。整个画面酣畅爽朗,明洁温润。

徐熙,江宁(今南京)人,出身于历代仕宦的江南名族,但他本人不曾做官,不慕名利。他经常陶乐于大自然当中,表现的题材也都是自然中的野生花鸟,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在表现技法上,以落墨为主,色彩为辅,追求笔墨趣味,画风朴实淡雅,与西蜀画院画家黄筌画的具有贵族气的工笔重彩风格差异很大。北宋画院不崇尚徐熙的画,直到北宋中期以后,他的这种画风受到士大夫的赞赏,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总之,五代水墨花鸟画开始出现,文人山水画进入高昂发展的时代,大家基本都是隐而不仕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在大自然中体悟山水的生机,表现的景物真实而又有意境,与宋朝的山水画一并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