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陈桥兵变
5249300000006

第6章 兵变后的举措与历史影响(1)

虽然陈桥兵变的形式和过程都和以往的无数次兵变一样,即军队指挥官暗示中级将领,中级将领鼓动士兵,士兵再呼吁军队指挥官当皇帝。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兵变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却又是温和或者说懦弱的王朝。而这与宋太祖赵匡胤兵变成功后的一系列巩固统治的举措紧密相连。

(一)最初的举措——稳固内部营垒

从客观上来讲,如果抛开“家天下”的眼光来看,除了国号从周变成宋,皇帝从姓柴变成姓赵以外,赵匡胤确实是柴荣未竟理想与事业的最好继承人。他与小小年纪、不谙世事的周恭帝比起来,能力出众又手握军政大权,确实更适合掌管天下、把握政局,也只有他能够尽快结束战乱的局面,使中原重归一统,重现汉唐盛世。而他夺位除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之外,也确实符合了历史与时局的要求,是“天命所归”的结果。

赵匡胤很珍惜轻松到手的江山,他不打算让“天命所归”的好戏再度上演。如何不使北宋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解决“君枝臣干”,重新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摆在赵匡胤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赵匡胤因“兵变”而登基,因此他十分害怕手下将士发动兵变而使自己丧权。

但是,在兵变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他必须要巩固成果。因此,赵匡胤开始加封有拥戴之功的将领。石守信任归德军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高怀德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张令铎任镇安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这些人都是未来解职的对象,加封是为稳定军心,并借助他们平定异己势力,这就是兵法所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策略。

同时,赵匡胤还极力拉拢领兵巡边的高级将领韩令坤、慕容延钊。加封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韩令坤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二司的最高统帅。这一手相当厉害,两人若接受命令,名誉上高了一些,但二司实权已全被赵匡胤亲信所掌握,若不接受命令,势孤力单,易招杀身之祸。考虑再三,他们终于选择了“听命”的道路。

此时,赵匡胤的加封是有分寸的。一方面,对可能威胁王权的人,即使关系好,也不给实权,最典型的是原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正月的加封没有他的份,直到八月才给他下了一道命令,由忠武节度使改任武胜节度使,把他从离东京很近的许州迁到较为偏远的邓州(今河南邓县),只是赏给他二十万钱,作为当年张永德送赵匡胤彩礼的回报。按说张永德是提拔、重用赵匡胤的恩人,从道义上说似应重用,但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赵匡胤的将领都是张永德的下属,一旦有所动作,就会危及赵的皇位,出于政治的需要,赵匡胤就毫不犹豫地让他坐冷板凳,直到张永德去世,这种状况没有任何变化。《宋史》卷二五五《张永德传》说“尽太祖朝而恩渥不替”,张永德若是地下有知,恐怕也会苦笑的。另一方面,贬斥侵害文臣的武将。赵匡胤亲信将领王彦升刺杀韩通有功,升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但一天晚上,他突然闯进宰相王溥家里勒索钱财,王溥告发此事,赵匡胤立即将这位功臣贬为唐州团练使。

(二)异己的铲除与削兵权的谋划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较好地控制了政局,但在登基的第一年内还是发生了两次兵变:第一次是四月十四日,在潞州已镇守八年的后周开国功臣李筠起兵,首先反宋,攻占泽州,“居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又与北汉通好。赵匡胤亲征,六月十三日,攻克泽州。李筠投火而死。六月十九日,李筠之子李守节在潞州城向宋太祖投降。前后不过六十多天便把乱事平定。第二次是在九月二十六日,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进于扬州起兵。这一次其实是被逼反的。赵匡胤与李重进是宿敌,代周后便剥夺了他侍卫亲军司的元帅职位,又不准他入京朝勤,最后下令他移镇,要连根拔起。这一次也是用了六十多天,赵匡胤便亲手平定了乱事,李重进举家自焚,所谓党羽数百人和在解州的弟弟全家都被诛杀。

为了镇压这两次兵变,宋太祖在战争后期都御驾亲临战场,体现了新皇帝对这两次兵变的重视。这两个敌人不算强大,在两个月左右便被平定了。但是,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之后,他并没有安枕而卧,而为解决兵权隐患忧心忡忡,由此也进一步触动了他对削夺武将兵权的思考。

有一次,赵匡胤这样问赵普:“自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皇帝总共变易了八个姓氏,战争不息,生民涂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要使天下的争斗停止,为国家作一个长久的打算,这该如何去做呢?”赵普回答说:“陛下能说这样的话,是万民的福分啊。这不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只是方镇太强大,皇上的实力弱而臣子的力量强大罢了。现在想要治理这种情况,只要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精兵,那么天下就安定了。”赵普用意显然在于中央应从“权”“钱”“兵”三个方面入手,把政权、财权、兵权从方镇手中夺回来,换言之,用“夺”“制”“收”的办法使方镇与人权、财权、精兵三者分离,核心措施在于剥夺方镇赖以为祸的经济基础,不过当时最重要的也是燃眉之急的是要解决兵权问题。可以看到,君臣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下一步就是实施了。

(三)长治久安目标下的“释兵权”

兵权问题就是针对统帅禁军的将领和地方节度使手中拥有的兵权。

第一,大幅度调整禁军的领导人员。

由于赵匡胤自己就是靠手握禁军大权而终成大事,其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如果能把禁军的统帅权收在自己的手中,将是再保险不过。尤其是曾参与陈桥兵变的石守信、王审琦等已“各典禁卫”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不能不使赵匡胤为之担心。为此,宋太祖从自身经验出发,认识到有威望的禁军统帅容易成为政变的领袖,于是开始从整顿禁军统帅问题着手,限制和削夺武将的权力。

禁军的殿前司原来共有四帅,赵匡胤原来的职位由副帅慕容延钊接替,但他一直让这位拜把兄弟领兵在外,后借故自己曾任殿前都点检而罢慕容延钊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副帅则由曾为韩通副手的侍卫司大将高怀德升补,实际上是把他调离侍卫司。但赵匡胤还不放心,又把寡妹嫁给他。同时,皇弟赵匡义也挤上了殿前司的第四把交椅。这样,殿前司的最高统帅空缺,副帅是新上任的妹夫,四帅是弟弟,剩下的三帅刚从四帅升上来,自然还没有实力做天子。

侍卫马步军司共五帅,最高统帅李重进起兵失败后由韩令坤接替。跟慕容延钊一样,韩令坤一直带兵在外,最后也一起罢免外放。石守信在“陈桥兵变”时留守开封,功劳极大,后来又补上韩令坤的元帅遗缺,大抵最难令赵匡胤安心。但石守信升元帅后,被任命为节度使,其军职虽暂予保留,但事实上并不掌侍卫司的兵权。结果,禁军原来的人事和人脉已被赵匡胤大幅调整。

第二,为彻底消除军人的威胁,实施“杯酒释兵权”。

在兵变后初期,赵匡胤任命亲信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等人为节度使,但在同时,免去高、王、张的兼职,石的军职暂予保留,但事实上与当年的李重进一样,不掌侍卫司的兵权,第二年连名义上的军职也免了,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