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地牵龙
5247300000021

第21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21)

薛振奎还主持了管道局北戴河培训中心的建设任务。接到任务后,他勘察地点、跑征地、落实建设资金……马不停蹄地忙碌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谁也无法计算得清。现在看这个培训中心效果很好,管道局建了那么多的宾馆,大连呀,青岛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都卖掉了,就是北戴河培训中心还存在,比较长远。这一点使他颇感欣慰。

第三次,转战西北——

1993年,薛振奎在北京西三旗党校中青干部班(后备干部班)学习。学习期间,听说了西北管道要组建指挥部,将来挂靠在管道局。西北管道建设的起点很高,当时的口号是90年代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石油管道。这个口号非常响亮,也相当诱惑人。薛振奎立刻心动了!他说咱们搞了一辈子管道了,能干个大的项目,非常好。参加重点工程建设,是他一生中非常想追求的一件崇高伟大的事情。薛振奎欣喜,振奋。他想,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啊,我一定要争取去!他立即向有关部门打了报告,主动请缨赴西北参战。他是搞工程技术出身的,非常愿意回到技术岗位做点实事。1993年3月,他的请求被批准,调往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担任工程部主任。

最初西北指挥部规划得很大,由于塔里木产量的原因,一步没有建设得那么大,只建设了一个库鄯线,476公里,建设水平很高。1993年开始筹划,1997年6月12日投产,他作为工程部主任,参加了库鄯输油管道建设,从勘察设计开始一直到投产验收,参加了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建设总体部署、大宗材料和主要设备订货等全过程。具体组织了工程建设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编写、施工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第三方质量监督及监理管理办法等全套工程管理文件。主持了技术交底、工程材料设备及施工队伍招投标、防腐作业线及管理、建设监理、质量大检查及竣工验收。库鄯线不仅设计水平出手很高,施工水平也很高。第一次采用SCADA系统,整个的自动控制水平很高,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很多现代管理办法,整条管道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薛振奎本人也从中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与西安交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所合作,开发了质量管理专家系统,实现了质量管理智能化,使得施工质量检测结果评定准确、公正。过去因为在公司里,管道工程参加项目也不少,但是那时候只是施工,设计管理不管,来了交图就行。在工程指挥部他是业主,主要负责设计管理,物资采办,企业标准的制定,然后就是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这个要比在工程公司涉足的更多更全面了。所以那几年他收获挺大。

库鄯线投产后,薛振奎又兼任哈中筹备办主任,开始筹备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跨国管道前期工作。主要做了欧美国家技术标准收集、国际工程经济技术信息收集、国际工程管理研究、跨国管道融资渠道和方式研究等项目。

薛振奎还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完成了《库鄯输油管道施工建设总体部署》一书,王涛部长专门为这本书题词:“坚持两新两高,建设一支高质现代化专业化的管道队伍。”周永康也对库鄯线提出“四高”的要求。

在长达6年时间里,薛振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虽是个有家有业的人,可他很少顾及到家人。因为是临时单身,倒更便于他一心一意地忙工作。他是个拼命三郎,干起工作来常常没黑没白,没日没夜,把什么都忘了。当然,他并不是不懂感情的人,他也热爱自己的亲人,想念孩子,只是离的太远,无法与亲人团聚。特别是在西北的时候,因为回家很少,儿子对他意见很大。春节在家呆的最多的一次是十天,少的只有四天。因为事务繁忙,他总是年三十才匆匆忙忙地往秦皇岛返。那时候还没有开始放长假,春节法定假一共五天,三十回来,初六就得上班,他从秦皇岛赶到西安,路程远,初四就得走。别人可以多休息两天,他不行,路上就得占去不少时间。由于他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常年在野外,在施工现场和四面八方奔波,对家的惦念牵挂只能在心里。所以,薛振奎感觉自己欠父母、爱人和孩子很多很多。对于儿子,他感觉十二万分的愧疚,孩子的家长会,他竟然一次也没参加过。因为总也见不着孩子的父亲,有一次老师就吞吞吐吐地问孩子的母亲:“这孩子他爸是不是……?”话说透了就是问这孩子是不是单亲家庭什么的。他爱人听出来了,赶紧说:“噢,孩子的爸爸常年在野外工作,回来的少。”

至于关心和教育孩子,薛振奎就更觉得是终身遗憾的事了。常年出差,辅导孩子学习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只记得给孩子讲过一次如何写字。大年初一的时候,有几次秦皇岛下雪,晚上在家看完春节联欢节目,他就拉着孩子散步,到外面走一走,一起说说话,在感情上还还账,补偿补偿。对于儿子来说,这就是最高的待遇最令他心满意足的事情了!每次离家的时候,儿子总是恋恋不舍地攥住薛振奎的手,用乞求的目光恳请他留下来再多陪他几天。他其实也想,可是一想到还有那么多工作等着他要做,他还是一次次留给儿子一个很快消失的背影,义无返顾地走了。他把青春、把生命中的分分秒秒,都奉献给了心爱的管道事业。为了这个催人奋进的事业,他抛家舍业,给家庭的回报,真是很少很少。

很多时候他总想:我用挚爱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家,可我却很少把爱给他们,我是一个称职的爱人和父亲吗?他自问不是,非常伤感。然而短暂的伤感之后,却是更执著更自觉的奉献。

他是属羊的,常自我解嘲说,羊是什么品格呢?可以爬陡坡,走山路,管道建设事业的路途很崎岖很陡峭,可羊不怕(指他自己)。羊又都是奉献,他跟同事开玩笑说,羊的外面可以做羊毛衫,里面可以做羊皮夹克,再往里面还有排骨,最里面的羊杂碎还可以做汤。所以说羊里外都可以做奉献,我是属羊的,我就做羊吧,从里到外、从始至终地去尽情奉献。“我奉献,我充实;我充实,我快乐。”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在漫长的管道事业征程上,正是以羊为榜样,默默奉献地一路走来的。

自己定的生物钟

薛振奎是怎么读起研究生的呢?他当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工程部主任以后,很善于创新,总想搞点更科学化、更新一点的东西。那么,工程管理怎么才能更有新意呢?他觉得困惑很多。因为指挥部在西安,他就找到西安交通大学。他爸爸有一个朋友,也是学焊接的,他姓薛。他找到他,说我想在大型重点工程管理上做点事情,有点新的方法。薛教授便给他介绍了搞系统工程的几个教授,他请教他们大型工程系统管理的一些特点和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的老校长,年龄大了以后退到二线当专职博士生导师。实际上他不招硕士研究生,但是他特别喜欢薛振奎的这个特殊经历,就破格收他当了他的关门弟子。他说薛振奎的这个阅历,实践经验很多,中国管道行业也很有文章可做,输油管道又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行业,潜心研究,很可以有些作为。他的激励使薛振奎深受鼓舞,于1993年秋季报考了在职学位研究生。导师是一个在国内外相当知名的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的专家,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本来薛振奎没想去读书,因为工作太忙,不太敢想。这个导师主动提出来,说你就到我们学院来,鼓励他一边学一边干。薛振奎就以管道建设为背景,拟了“新型石油管道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的论文题目,专业是管理工程。导师的夫人很敬佩薛振奎的勤奋苦学劲头,心疼地说:“孩子,你这个书是怎么念的?书走到哪儿背到哪儿,太不易啊!”薛振奎的确很勤奋,这个论文跟他出过国,底稿在世界各地到处跑。那时候出国也很多,基本上都是在宾馆、招待所、宿舍写出来的。整天背着书,甚至一次次背到国外。整个学习过程非常苦。一共是34个学分,他还学多了,学了38个学分,一分一分地积累,都是一步一步考出来的,放弃了所有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因为基本建设,搞工程,工作非常忙,晚上10点以前都是加班干工作,10点以后他才开始读书,到后半夜2点。2点睡觉,睡到4点,4点醒了,再读2个小时,6点再睡一会,7点半起床洗把脸去上班。不吃早饭,不是不饿,是因为太疲劳,不想吃饭。这是在基地工作的时候,在外边的时间也是这样。日久天长,形成了他自己的生物钟,非常准,不用闹钟,到那时间准醒。他睡觉时间虽然短,但质量很高。倒下就着,醒了就醒,醒了就看书。作业就是这么做的。有一次考试,他记得非常清楚,是在餐馆里答的卷。出差回来,他直接赶到学校去,拿到考察课的卷子,也没时间回单位,就在外面吃饭,边吃饭边答,答完送到学校去,然后就出差又走了。他的学习就紧张艰苦到这个程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进一步充电,薛振奎在工程管理上有了实质性的飞跃。能在这样一个繁忙的工作岗位把功课学完,特别需要毅力和韧劲。薛振奎把忙中偷闲发奋学习,当成一次提升和锤炼自己毅力与韧劲儿的大好时机。他还学会了一个好的思维方式,系统工程教会人怎么连带地去看一件事,把整个大的系统与子系统关联到一起,这在企业管理、大中型工程中是有益的。他觉得受益匪浅。

执掌教研

1998年3月,薛振奎调回廊坊管道局基地工作。刚回廊坊的时候他在局机关的对外合作办工作,实际上只待了一个月,负责进川线,把业主单位的事拿到管道局来了,等于还是西北工作的延续。当时他非常高兴,工作有延续性,他又很愿意搞工程技术管理。

但是,一个月以后,由于工作需要,即被派往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担任主任、党委书记、职工学院院长、中专技校校长、党校副校长等职。

薛振奎受命于危难之时,当时职教中心的形势正处于低谷,两校合并以后,磨合得还不到位,加上企业重组,在完成了为企业培养管道急需的各种人才任务之后,被誉为管道皇家学院的职工学院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正处于非常艰难的危机时刻。生源不足,学历教育严重萎缩。局拨经费逐年递减,教职工总人数达一千多人,人员严重超编给职教中心的发展带来很大制约,举步艰难。干部职工深感前途渺茫,对学院究竟该向何处去、如何发展普遍感到困惑和焦虑。加上总公司明确规定,职工大学不准招生,只允许开展岗位培训,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职教中心被人们形容为一艘快要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正处于一种非常危机的时刻。教职工人心浮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许多人纷纷跳槽逃离这艘行将沉没的大船。

他到任以后,立即以极大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投入工作。上任那天他正好过生日,1998年4月30日,那年他43岁。他原来认识的两个人在学院门口跟他打招呼,说薛书记来出差了?他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说这次出差时间比较长。他们不知道薛振奎是调来工作的。第二天就是“五一”。第一次放了长假,整整7天。当时他家还在秦皇岛,没搬过来。他没回去过节。刚到学院,他想尽快熟悉情况,把工作开展起来。所以7天他基本都泡在学校。不在西北了,相距的没以前那么远了,儿子就特别希望他回去,打电话催他,可他却告诉儿子不能回去。儿子很失望,说爸呀你挣多少钱哪?这么个干法?他说我就挣这么一点钱,就该干这么多事儿。那时候孩子还小,刚14周岁。

他也真想回去好好陪陪孩子,可是一想到肩上的担子,就彻底打消了这念头。没回家,他就在学院院子、楼前楼后转。他临时住在老四区借的房子,家也没来,正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夏天的时候,骑个自行车,最早的时候天一亮,四点多就去学校了。去看点东西,院子里到处看看,筹划筹划学院工作怎么开展。然后到食堂吃顿饭,晚上也很晚才回来,时间利用得非常好。

由于学院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教职工情绪低落,工作责任心和精神状态不令人满意,因此学院各项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薛振奎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大力开展爱我校园,美化环境活动,带领师生奋发大干。无声的行动是最好的榜样。作为一院之长,他每天最早来到校园,带领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率先垂范,清除卫生死角。他第一个带头走进办公楼卫生间,清扫墙壁、洗刷地面,干得有板有眼,不知道的,一定会把他误认成清洁员。垃圾卫生桶脏了,里外黑糊糊的,不见了“庐山真面目”,他二话不说,就用洗衣粉刷洗。在他的带领下,机关立刻兴起了转作风,树形象,优化美化环境,服务基层的新风尚。党员干部的形象转变了,群众的怨气减小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谋划学院发展诗篇,成为当时最动人心扉的“校园风景”。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薛振奎却一直保持沉默。到职教中心刚跟大家见面时,他说我三个月不说话。大家期望值很高,心想新院长来了,总得有个执政演说什么的吧?可他说三个月不说话。教职工不知道新院长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实薛振奎是想了解情况,调查研究,然后再说。他是个果决干脆的人,但他从不打乱仗,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一次是“七一”,在大食堂跟大家见的面,开了个职工大会,把一些工作思路跟大家说了说,教职工听了很振奋。

由于学院教职工暂时看不到曙光和希望,士气不振,情绪低迷,人心浮动,感觉学院这艘泰坦尼克号随时有沉没的危险,薛振奎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但是,他没有惧怕,没有迟疑,紧紧抓住人心思稳,人心思变这一特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多层次的座谈会,了解职教中心现状。为稳定教职工队伍,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提高干劲,他多次召开形势报告会,讲国内国际总公司管道局的大好发展势头,畅想学院的美好未来,为干部职工鼓干劲,减压力,卸包袱。组织教职工开展“学院该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号召广大师生群策群力,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他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倾听教职工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呼声,面对学院的具体问题,就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集思广益,同群众一道认真研究发展思路,为使学院尽快走出困境积极想办法,运筹帷幄,寻找对策,共商发展大计。经过不懈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理清了学院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坚持一个方向、开发两个市场、建设三个基地”的发展方向,决心抓住机遇,适应市场,依托企业,服务企业,再铸职教中心辉煌。教职工感觉,泰坦尼克号又有了远航的希望。他们欣喜、振奋,跃跃欲试地要大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