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地牵龙
5247300000002

第2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2)

梁宏杰是一个胸怀祖国的人,所以他干起工作来才敢于拼命豁的出去,说他像拧满发条的座钟和出了枪膛的子弹,还是恰如其分的。梁宏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的精神头赛过执勤站岗的哨兵。我相信,梁宏杰的脚下,将是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他亲手绘制的新“八三”管道毕竟要变成共和国版图上的一道道管道红线,他要把自己和所有参建者的名字镌刻在这条地下管道的钢铁巨龙上。

让我们都记住梁宏杰的那句话:祖国在我心中!

中国管道专家潘家华

开篇

龙,是中华民族最崇拜的图腾。华夏子孙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悠久历史,龙的传说根深蒂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通过地下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钢铁巨龙,却是我国70年代初的事情。1970年7月中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拨通了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的电话,指示:“中央决定抢建东北输油管道,解决大庆原油外输问题……。”1970年8月3日,大庆至抚顺输油管道工程第一次会议在沈阳军区召开,宣布成立东北管道建设领导小组,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肖全夫任组长,会议决定命名东北管道工程为东北“八三工程”。“八三工程”举国关注,它像一面旗帜,召唤着管道沿线东北三省二十万军民为之奋战。当时在石油部抚顺炼油设计院任工程师的潘家华,也应召参加了“八三”管道工程会战,1971年底,刚满40岁的潘家华被分配到“八三”设计研究所。从此,潘家华就与钢铁巨龙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华夏大地输油、输气、输水管道万里钢铁巨龙的牵龙人。

赤子之心精忠报国

当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集聚于中国。

2001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正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距人民大会堂只有60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这个号称“京津走廊”的新兴城市,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总部设在这里,再加上党中央“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注入了勃勃生机,成为了京津走廊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城区东北角坐落着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新型住宅楼,这就是管道局第九生活区,正式名字叫“康乐花园”。在康乐花园南侧有一片别墅区,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管道专家潘家华就居住在这里。连续几天了,潘家华的心情一直很激动。他关注着这次人民代表大会,更关心着朱镕基总理的报告。这是因为在2000年8月,潘家华与几位石油专家一起给朱镕基总理写了信,建议在中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库。3月5日这一天,潘家华坐在自己的家里,认真的收看朱镕基总理的报告。朱镕基在报告中说:“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是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千方百计节约和替代石油,加快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并尽快建立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储备制度。”看着听着,潘家华的眼睛湿润了。“朱镕基总理是从我们石油系统走出来的人,他了解石油,他更了解我们的心。”潘家华自言自语,他为自己又做了应该做的事而兴奋不已。对党忠诚、对祖国尽心尽力的拳拳报国之情溢于言表。71岁的潘家华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咨询专家,他与国内外的专家们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始终关注着石油的动向。从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美国、日本、西欧等一些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美国的储备量约为5.6亿桶(折合约8000万吨)原油,相当于70天的净进口量。日本的储备量约为140天的消耗量。西欧等地一些国家储备量约为70至10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我国现在石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30%,从发展看这个数字以后可能还要增加。由此看来,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了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非常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潘家华等一批石油专家早在90年代中期就关注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他曾先后几次到大连、秦皇岛、青岛等沿海地区考察建设石油储备库的地点。潘家华说,石油战略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这种石油战略储备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资或采取其他方式,拥有和控制一定数量的原油或成品油储备。在发生战争和大规模禁运等非常时期,则可以用于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动荡,减少和缓解、避免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我们如果有了一定的原油储备,就可以应对油价的起伏跌宕,对稳定市场、保障经济安全十分重要。

管道运输业被人们所认识,在中国还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1973年3月1日,“成立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作为职能机关,负责领导全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的统一建设和生产”的请示报告,报到了国务院。4月16日,国务院批复了这份报告,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河北省廊坊市,由大庆石油会战期间的“五大标兵”之一的朱洪昌出任管道局第一任局长。从此,管道运输排序在铁路、公路、海运、航运之后,成为我国第五大运输业。管道号称地下大动脉,被人们誉为看不见的“生命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诞生为标志,中国大陆迎来了管道建设的第一次发展时期。潘家华与数万管道建设大军一起,会战“八三”东北管道,先后完成了大庆至铁岭、铁岭至大连、铁岭至秦皇岛、铁岭至抚顺、抚顺至四平、抚顺至鞍山、盘锦至锦西和中朝输油管道,这8条地下输油管道总长2471公里,途经4省21市19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东北地区输油管网。“八三”管道会战取得的胜利,使潘家华受到了鼓舞,也使他找到了自己立志成材的用武之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为了铭记“八三”管道会战的成功经验,把“八三”作为管道节。在纪念“八三”三十周年的时候,管道局举行了简朴而又隆重的纪念活动。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百忙之中审阅了管道局写给他的汇报信。总理看到管道三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后,心情非常激动,提笔在信中批示:“我很赞成你们纪念“八三”管道工程建设三十周年的求实方法。我在石油管道工程系统工作过三年,我为石油管道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光荣。”朱镕基总理的批示,对石油管道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是总理对管道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数万管道职工获悉总理的重要批示以后深受鼓舞。回忆“八三”会战,潘家华也有着和朱总理同样的激动心情。据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主办的《石油管道报》2000年8月3日专题报道,许多石油管道的先行者都发表了署名文章。管道专家潘家华在第七版《辉煌岁月》栏目中,也发表了题为《忆“八三”》的署名文章。现摘录如下:

“八三”会战期间,不少有志于我国管道工业发展的同志投奔了“东八三”。这些人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因为“东八三”是个干活儿的地方。

我以“五七”干部的名义在农村插队两年后,组织上决定把我抽上来。当时有四种选择,我选择了“东八三”。“东八三”得知后,派组织部负责人巩巧云到我们下放的县城等了四天,最终取走了我的档案。我被分到“八三”设计研究所时,刚满四十岁。设计研究所各科室及家属宿舍均在沈阳市地质楼的一个楼层内。所谓家属宿舍是大房间用纸板隔起来的,晚上邻居打呼噜都能听到。虽然物质条件差,但同志们都苦干实干,与当时社会上假大空成风、派性武斗不止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974年夏,所领导决定调查几条东北输油管道,以便今后改进设计工作。“东八三”有个好的传统,即回访制度。投产后半年,要组织设计人员回访以总结、改进设计。调查组由梁翕章、程忠衡、张泽甫、李金友和我5人组成。因李金友和我两人的妻子均在外出差,又赶上我俩的小孩放暑假,我们只好带两个孩子同往。一辆中吉普,加上司机一共8人,先北上庆铁线,再转抚鞍线,然后南下调查了铁秦线,行程数千里,历时20余天,最后在秦皇岛进行了技术总结。

一路上我们日夜兼程,赶到什么地方住在什么地方,多次住进了大车店,在路边小摊进餐。梁翕章同志当时已年过六旬,也和我们同甘共苦。两个孩子一路上添了不少乱,但也增加了一些情趣。沿线路上我们挖开不少弯头,发现弯头变形较为严重。在秦皇岛总结时,我们提出了改进意见,后来均被采纳。其他很多方面在以后的设计中也做了改进。

这次调查有两个意义,一是解决了实际技术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当时在假大空成风的状况下,石油队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述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实事求是的观点。

1975年至1976年我在鲇鱼湾油库工地,作为设计代表配合施工。我除进行设计交底外,还针对油罐的施工对工人讲述了“施工要领”,受到工人的欢迎。我谈到风大过多少级不能焊接,钢板潮湿未烘干前不能焊接,大气温度低于零下5摄氏度时未经预热不得焊接等几个“不许”,还讲清楚为什么“不许”。工人们明白了,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执行了要领的要求。

但有一天,辽宁省广播电台一位记者找到我,她拿着一篇稿子说请我看看一些提法是否合适。这篇稿子中有这么一段:“有人说,风大了不许焊,天冷了不许焊,下雨了不许焊,我们工人阶级不听那一套,不信邪,硬是顶着管、卡、压,把油罐一个个建成了……”我对那位年轻的记者说,劳动热情是宝贵的,但只有高昂的热情与科学的态度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我还列举了一些事实,讲述了由于不讲科学给我们民族、我们国家造成的灾难。那位记者深深地被我的发言所感动,表示要重写稿子。后来辽宁广播电台发的稿子糅进了我的看法。

1976年我在鲇鱼湾工地继续参加3台5万立方米油罐的施工。白天工地仍是热火朝天,可是下班后,大家谈起“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又都摇头叹息。想起祖国的前途,我们心头像压了一块铅板。一天,工地上一些人交头接耳,传说“四人帮”被打倒的消息。大连军分区吴参谋是工地指挥,我们也是知心朋友。有一天晚上十一、二点钟,他打来电话说:“‘四人帮’倒台了,但是暂时要保密。”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兴奋,当即我找到好友韩文来。老韩当时是铆工班长,在我的宿舍里,我把白天工人帮我从海边打上来的海螺、海虹等用脸盆煮了,我们俩边吃边聊,谈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复兴、个人的志向,一时踌躇满志,不觉月已西沉,老韩带的老白干也被我们喝光了。

转眼30年过去了,两个月以前,老韩(后来做了大连机电安装公司经理)因患癌症在北京一医院动手术,我抽空儿去看他,看到他消瘦的身形心里很难受。我对他说“老韩,听说国家储备库就要上了,好好养病,咱们再干一场。”老韩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我多想像咱们当年那样再干一场啊!”说着,他眼睛湿润了,我的两眼也模糊了。

暂时写到这里,并献给“八三”战士一首诗:

在大话空话成灾的年代

“八三”战士默默地耕耘着

建起一条条地下大动脉

动脉中流着黑色的黄金

和“八三”战士的汗水

在那个年代啊

“八三”战士在辛勤耕耘中

也许暂时忘却了国难与家仇

但他们的心紧系着祖国

他们说祖国啊

为了你我愿奉献一切

直到头上飘着银丝

脸上增添了一道道岁月的痕迹

“八三”战友啊

让我们紧紧地手挽手共同宣誓

永远不辜负那个年代

因为祖国需要“八三”精神

潘家华对“八三”管道工程会战的回忆,是对朱镕基总理重要批示最好的诠释。字里行间浸透着老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在人生的旅途上,潘家华也曾面对过艰难险阻,也曾踏平了面前的荆棘,有过胜利的喜悦,也赢得过鲜花和掌声。然而,潘家华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自己的事业,始终坚定不移。在手牵油龙闯天下的日子里,潘家华追求和向往的是祖国的繁荣和强盛。他酷爱学习,勤于钻研,苦于实干,在建设管道的实践中留下了一串串真实的足迹。

坎坷经历多彩人生

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的道理。然而,人们一贯采用的游戏规则是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中华民族由于对龙的崇敬和膜拜,把许多事物都与龙相联系,甚至于用“龙”来给商品命名,店铺的名字、人的名字贯以龙字的更是扑天盖地,屡见不鲜。诸如金龙、银龙、锡龙、铁龙,什么黄金龙、红金龙等等。用在管道上也有油龙、气龙、水龙之分。按照大道理统管小管理的游戏规则,我们就把铺设在地下的油管道、气管道、水管道统称为钢铁巨龙。管道建设者被统称为“牵龙人”,潘家华也不例外,他是一名十分出色的“牵龙人”。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干什么就吆喝什么”。潘家华参加东北“八三”管道会战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对石油管道建设学说的研究。他不仅深入施工第一线向工人师傅请教,而且还常常挑灯夜读,力求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潘家华创立的石油道建设学说不仅国内独有,而且世界扬名。据《名人》杂志报道:1988年,潘家华携着《管道的断裂问题》论文,出席了在瑞士召开的国际石油管道会议,被国际石油管道专家评为优秀论文第二名。

面对鲜花和掌声,面对荣誉和地位,潘家华十分镇静。他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祖国要强大起来,必须自己强健筋骨。他还想到了自己的作为,是父母亲培育影响的结果。他更感到从心底深处真正理解了父亲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父母亲是孩子的样板。潘家华说,这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父母亲。从父亲那里他学到了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科学的严谨;在母亲身上他学到了勤劳、坚韧和善良。

潘家华1930年3月31日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潘承孝早年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的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州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执教。抗战前夕,随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抱着科学救国的热切愿望,回到了久别的祖国。潘承孝回国后,曾任西北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教务长、河北工学院院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内燃机专家。在他任教60年之际,国家教委领导人亲自致函表示祝贺。

母亲是革命烈士的后代。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潘家华自幼便受到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这两方面的严格教育。潘家华回忆说,从他记事起,国家就处在抗日救国抵御外敌的环境气氛之中。受母亲的影响,他说“爱国”这个词在自己的脑子里印象特别深,现在一提起来仍然感到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