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2010年中国故事精选
5244500000059

第59章 说不清的故事

李兴春

在外地做小生意的老索有急事要返乡,正赶上春运高峰期,好不容易才买到一张车票,他等不及和家人一起上路,就先坐上车走了。

邻座的男人和他年龄相仿,两人都是见面熟,彼此打了个招呼就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不知怎么扯到一个话题上,那人认为,只要占理,世上的事情都是说得清的;老索却不同意他的看法,说有些事情就是说不清,你再有理也没办法。

两人争到最后差点儿吵了起来。老索说:“你别和我抬杠,知道不?我在老家有个绰号,叫说不清。我这人爱抬杠,啥事都要争个输赢,我一定要让你承认我这个说不清。”

男人说:“巧了,我也有个绰号,就叫说得清。我姓钦,我一定要让你承认我这个说得清。”

说不清的老索和说得清的老钦一路争得脸红脖子粗,要不是车里地方窄,看样子还得掐起架来。同车的人劝住了他们,两人到后来都气鼓鼓地不再说话了。

客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缓慢前行。在一个急转弯处,为避让迎面而来的另一辆车,客车失控冲下了路边一个缓坡。好在车速不快,坡又不陡,客车冲下去没多远就刹住了。虽然一个人也没伤着,可还是把大家吓得够呛,车里面也是一片混乱。

很多人的行李都翻倒了,老钦的一个小皮包也从行李架上颠了下来。老钦这时已经给吓得跳下了车,现在还在外面看热闹。老索认得那包是老钦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崭新的女式貂衣。趁大家不注意,他仔细地把貂衣里外翻了翻,记住了貂衣的颜色款式,然后用手 里燃着的烟头在貂衣里子靠右边腋窝处烫了一个洞……客车抛锚走不了了,客运公司派了两辆中巴过来。中巴车可以直接通往乡镇,好多旅客就不用转车了,于是不同路的都分开乘坐。老索和老钦最终目的地不同,要分到两台车上。

大家回到客车上取自己的行李,当着大家的面,老索大模大样地把装貂衣的皮包提了起来。老钦急了,大喊:“那是我的包!”

老索说:“怪了!这包一直是我的,啥时候变成你的了?”

大家都没注意当初这包是谁拎上来的。于是他们互相质问对方包里是什么东西,老钦说:“里面就是一件貂衣。”老索说:“是‘整貂’还不是‘拼貂’,很贵的。”老钦说:“颜色是白色的。”老索说:“还带一点粉,煞白的不好看。”大家打开包一检查,发现两人 说的都对,只是老索说的细节更丰富。

这时候司机说:“谁买的谁拿出发票不就行了?”大家都说对对对,这是最好的证明。老索说他没有,老钦也说他没有。一开始聊天的时候,老钦就无意中提到过这件貂衣,说是朋友托他带的,所以他没有发票。老索记住了,所以才敢和他对质。

这下,大家没法给他们断这场官司了。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索不慌不忙地说:“这件貂衣上有个特殊标志,可以证明貂衣就是我的。老钦,我让你先说,这件貂衣上有什么特殊标志?”

老钦一下傻眼了:“新买的貂衣,哪儿有什么标志?”

老索说:“貂衣是新买的不假,但我抽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烟头掉在上面,把靠右边胳肢窝的地方烫了个洞。大家检查看看有没有?如果有就证明是我的,如果没有就证明是他的。”

大家把貂衣翻开一看,靠右边胳肢窝的地方果然有个小洞。大家相信了老索的话,都说貂衣是他的,一车人忙着赶路,乱哄哄地就把貂衣“判”给了老索。

老钦浑身长嘴都说不清,又气又急,眼睁睁看着老索提着他的貂衣坐上了另一辆中巴车。

两辆车一前一后开到要分路的地方,车上人都下来在一个加油站解手。老索避开别人,找到老钦,把皮包里的貂衣还给他,笑着说:“我说世上的事情说不清,你偏偏和我抬杠说是说得清,我不是想要你这件貂衣,就是想证明我说的话。你看世上的事情是说得清还是说 不清?”

老钦怒气未息地瞪着他:“这件貂衣是新买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有个洞,一定是你故意烫的。这么贵重的东西给你弄破了,你得赔。”

老索说:“你要这么说,就只管报警,貂衣我还提回去,等警察到了我们再来说说,看那个时候是说得清还是说不清?”

老钦一想也是,到时候豆腐盘成肉价钱,麻烦更大,只好自认倒霉,拿回貂衣走了。

老索抬杠抬赢了,觉得浑身舒坦,到了目的地,办完事高高兴兴回家。老婆在他后面上路,却比他先到家。见他一回来,老婆急忙向他诉苦:“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攒了点钱,买了件貂衣。那天你先走了来不及赶上交给你,我就托了个同学帮我把貂衣先带回来。当时要打 电话跟你讲这件事,手机又没电了。结果我这个同学帮我带回来的貂衣里面破了一个洞,人家说要赔,我怎么好意思让人家赔,只好自己认了。你说是哪个短命鬼做的缺德事?好好的一件整貂衣,硬给烫了个洞,补都补不上了。”

老索把貂衣拿过来一看,只见里子靠右边胳肢窝的地方果然有个洞,好像是烟头烫的。他的脸一下白了,比那白中带粉的貂衣还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