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5244000000043

第43章

下午,文帆也没有与卞司成同车。

而且没有与整个考察团活动。

根据议程安排,下午是上就近一处农业现代化基地参观。这是张书记一再坚持的,原本东区便是南都的“第三世界”,第一产业的所在地,长期以来坚持“以农为本”。近年来,引进了诸如芒果、柚子等新农产品,加上原先的荔枝、杨桃等传统水果,已形成一定规模;现在又为城市提供无菌蔬菜,投入不菲,但整个来说,第一产业增幅再大,在整个产值中的比例还是很小,所以东区也就一直上升不到“第二世界”,别说当超级大国了。

因为是书记提议,吴区长虽心中大骂“农民意识”,却也不好阻挠。市长一行人,自是客随主便,没有什么意见。反正,在考察期间,主要的地方都得跑到,三大产业均得兼顾,无非是个先后问题。

倒是卞司成饶有兴趣。

城市净菜、生态农业……虽不是他的本行,也与他息息相关。而他,也可借“生态农业”,讲他的环保规划、生态建筑,虽说太超前了,可讲了总比不讲的好。老人总是难免有几分固执,厉行陪在边上,每每为他作一些解释、圜转,以缓和不必要的冲突。

到了农业基地,讲解人自然就轮到了张书记。

吴区长站得远一点,他不屑一顾。

每当卞司成听得很入神之际,吴区长便靠过来了,影响他的注意力。

开始,只是问:“你有多少门生在外头?美国、欧洲?港澳?他们是不回来了还是在那边发达了?” 说“承担了项目”,他都不知所以然,区长又进一步:“是老外给钱呀,是不是?”近乎套上了,最后,便单刀直入了:“您老那么有名望,又有那么多有出息的弟子,要人才有人才,要钱财有钱财,给我们东区引进外资,一定有门路……”

卞司成说:“我只是个书生。”

“哪里,您是大师,大名鼎鼎,你要开了口,学生敢不听?”

“只怕你把我估计过高了。”

“不会的,你的份量摆在那。”

“我有个洁癖,钱的事,不沾边。”

“我知道,超级富翁,是从不沾钱的边的。毛泽东一辈子也怕沾钱嘛。这年头,说钱就低档了。亿万富翁岂为区区钱币所染……”吴区长还真有点“现代意识”:“我也决不会让钱过你的手,过你的眼,放心好了。”

这番话,叫卞司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厉行也不在一边,这吴区长也是看准了身边没人才有这么一番高论的。卞司成疑惑地说:“我只会尽我的本份,本行。”

“卞教授谦虚了。学生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嘛。夏南风那里,你只要说上几句,他岂能不给老师面子——下午他就没跟来,自然对农业兴趣不大,可别的项目……”

卞司成总算听明白了:“是呀,你们得拿出好的项目,自然就会有人投资。”

“对!不过,这项目,更靠这次考察团来定,而考察团,又看你们专家的,专家中,惟你独尊,所以,还得看你了。搞成了,你可是第一大功臣,东区人民会记住你的。”吴区长的弯子绕得大了。

“让我出项目?”卞司成,“这个自然,我有我的构想,只是未见得就如你所想。”

“只要有可行性就行。”

“可行性?”

“对,有人投资,便有可行性,这是最起码的。”

卞司成被他如此直截了当的话,说得怔住了。

“你还是说个数,能拉到多少投资?我想你早就心中有底,只是真人不露相罢了。”吴区长仍按自己的思路说话,“我们内部有政策,有比例的,不会亏待你的。”

这下子,把卞司成说得一脸涨红,只差点没叫出来了:“对不起,我从不沾钱字的边,不谈了。”

“我刚才没说一个‘钱’字呀!”吴区长有些告屈了,不知自己说的哪句话开罪了他心目中的“财神爷”,“这个,这个,你不要生气好不好,修桥铺路,积德行善,总得有人做……”  这总算让卞司成脸色缓和了下来。

吴区长心想,这回遇上高人了,不能这么游说,得另想个招。显然,这一来,要价也就高了。不过,高就高,只要是我拉来的,就算我的一份功劳。

一下午的现代化农业参观后,许副市长便对卞司成说:“你的咨询报告有没有这方面内容?南都新城有了一定规模后,务必有个大后方作基地,农业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考虑,现在讲城市型农业,规模农业,也可以有农业城作辅佐嘛。”卞司成说,“当地特产,如剑花、荔枝,应该扩大范围——我这是班门弄斧了。”

不过,却已说得张书记笑盈盈的了。

厉行还补充了一句:“东区幅员辽阔,有农业作后盾,南都新城就无后顾之忧了,一旦发展起来,前程无限。卞教授正是看中这个才来的。”

一神庙,一农业,也算是两大后盾吧——厉行心中不无嘲意。

这一来,有了精神后盾,肚子吃得饱,就不怕折腾了,事情往往是这样。

不过,这一夜,厉行却雷厉风行,写了篇两千字的即兴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东区开发战略中的大农业构想》,把许副市长的讲话,张书记的意思,以及卞司成的呼应,大加发挥了一番,当夜便电传回了编辑部,让夜班编辑立即编发,第二天一早就见报,并且派人立即专程送到东区。

而这,则是《东区开发战略系列报道》之一,后边还有之二、之三……连续下去。

卞司成见他连夜赶稿,倒是很是赞赏:“小伙子,就该有这种敬业精神。我年轻时,七天七夜没打个盹也试过,现在可不行了……”

“小事一桩,两千字的报道,一个小时搞掂。”厉行说。

他边写,边征询卞司成的意见,报道也就更显出份量来。

这一夜,安排的是这宾馆的舞厅与卡拉OK,两人都没去,老头子有点累,厉行要赶稿,正好没什么人来干扰。一写完,厉行便下楼发电传去了。

第二天一早,便有人叩响了他们的房间,厉行惊醒过来,一跳下床,来不及穿拖鞋,便去开了门。

是报社一位编辑赶早送报纸来了:“我怕晚了,路上塞车,刚印出最早的100份,我便开摩托来了。”

“太好了!”厉行让来人留下,跟着大家一道吃过早餐再回去。

来人说:“不,到时就回不去了。”

先行走了。

等到所有人走进餐厅时,每一个人的座位上,都放下了一份《南都之光》。

头版头条便是厉行写的系列报道之一。

张书记是最为看重的,特地走到了厉行的座位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激动地说:“你为这次东区开发立了头功,小伙子到底是小伙子,思想敏锐,文笔泼辣,有看头,有嚼头,再接再励,大有前途。”

厉行不失时机地说上一句:“全仗张书记扶持了。”

“没问题,你有什么要求,我统统满足你,只要你之二、之三写下去。”张书记个子小,却也会拍胸脯。

“这在我更没问题,新闻系本科毕业,写这个熟门熟路了。张书记说话可要当真。”

“当真。”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谁也不知道厉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是餐厅里,已有好些人读了这份报纸,已面露不悦之色了。

这在厉行也预料到了,只是装作没见到。他知道自己下了一着险棋,险就险呗,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无非就把人家的脸色当牺牲罢了……他只是有意无意把声音放大了一点:“张书记,我这回,全靠卞教授指点,说实话,昨晚写稿时,他就在我身边。”

张书记说:“他是赞同我的观点的。我还在帮他找那位金剑花呢。”

“有线索么?”

“有点眉目,现在不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