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别山传奇
5243600000005

第5章 三姨戏侄(1)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康家自三老爷与世长辞后,不到半年时光,弄得家无隔夜米,灶无隔夜柴,赵氏大娘一手撑着这个家,总把困难留给自己,不让侄儿知道半点风声,天天她亲自送饭、送茶、送水,好让侄儿安心学习、练功。

赵氏大娘想到当年家财万贯,驴马成群,如今家里佣人走的走了,跑的跑了,尚存无几,不过她还是不忘记丈夫的遗嘱,要把侄儿培养成才,莫说困难像泰山一样压在心头,就是叫她赴汤蹈火,她也在所不辞。

说也巧,傻三自从三叔去世后,勤学苦练天天长进,一天比一天进步,赵氏虽说黄连树上吊猪胆一苦上加苦,但是眼见侄儿刻苦地学习,功夫一天一个变化,祖传康家医术有人传承,想到这里,她觉得苦中有乐,值!可是有一天,忽儿听到三姨太唱戏,她听在耳内,烦在心中。她本想找三姨太训她几句,忽儿又想回来,现在这个家不是当年那个家,往日那一呼百应的年月过去了。加之,近来又听说朱、毛的队伍快要开过来了,据说全国到处都有,说是打富济贫,谁晓得是真是假。三姨太前天对二姨妈子说过,共产党来了,是全国老百姓的救星,共产党的军队内有唱戏搞宣传的班子,女人也能当兵。女人当啥兵,女人当兵能扛枪打仗吗?只怕收去唱戏,三姨太是个风流女人,是老爷从戏班子买回来的,她年纪轻,我的事儿多,管她唱什么,耳不听,心不烦,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朱、毛的人打富救贫,我家在十年前怕打,如今变得丁当响,论生活,有上顿无下顿,说穿着,旧衣服快要打补丁,听说救穷人,那倒好,欢迎早点来。

现在虽说康家人不多,但是各拿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赵氏大娘有她的想法、做法,她一心一意培养侄儿早成才,让康家有继承人。二姨妈一天到晚只管埋头苦干,做饭、种菜、洗衣,为了要活下去,活着要吃要喝,不做不行,整天她不说一句话,也不大喜,也不大忧。人生在世只有听天由命不由人。

三姨太她有她吹的一把号,想到这个家,死的死了,走的走了,逃的逃了,树倒猢狲散,她倒无所谓。她年轻,想跑,还想早点跑,跑到老家去,或者跑到她原来的戏班子去,免得在这个家吃霉饭、受气怄、遭冷眼、听闲话。自古道出门观天色,进门观脸色,全家人没有几个人对她有个好脸色。她也巧,这个家在她眼里一百二十个不好,为什么她不跑呢?没有走呢?她要走了,赵氏大娘也不会留她,她偷偷跑了,赵氏大娘也不会派人去找她。

说巧,巧就巧在这里,因为她心目中看中了一个人,她如果有一段时间没看见他,心里就不舒服。是谁呀?那么留念,那么朝思暮想!就是赵氏大娘要他封闭式学习、苦练内功的康少爷,外号傻三。傻三今年刚满二十岁,三姨太十六岁进康家的门,现已有三年时间,今年正满十九岁。

三姨太见康少爷生得浓眉大眼、唇红齿白,血气方刚而又不失温文尔雅;两道龙眉,一双凤眼,身材结实,透出一股青春萌发的信息;既懂一些医学医术,又能舞枪弄棍,待人和善。比起康少爷他三叔爷,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三叔爷是一个老病壳子,还梦想把三姨太买进门来生个儿子接后代,谁知他三叔爷没屁用,生儿子,生芋头儿!我三姨太还是个处女呢!

老年人岂能和年轻人相比?比一比,相差十万八千里。傻三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眼神一动就是戏,甚至比我唱的戏还多几倍;他说话有唱台词的风味,什么话从他口里讲出来,别有一番情趣。

总之,话从傻三口里说出来,三姨太听了,都觉得悦耳,动听。傻三在三姨太心目中可算是白马王子,真是比白马王子还好呵。三姨太怎么舍得逃,舍得走呢?她为了她心中的白马王子,愿意听全家冷言冷语,愿意看大娘的脸色,哪怕大娘天天骂她几句,她也不在乎。

三姨太一天未见傻三的面,三天没和傻三说句话,心里就闷得慌。她原指望三老爷去世后,和少爷见面说话机会多些,可恨赵氏大娘听那个老东西的什么遗训,搞什么封闭式的学习,只准赵氏大娘一个人送饭送水,别人不能沾边,真把人气疯了。

这一天也是天凑其缘,活该有事,赵氏大娘回娘家去找她侄儿借钱、借粮,家里事吩咐二姨妈负责。谁知二姨妈洗衣、扫地、弄菜、做饭等家务事儿多,把送茶水、送饭的事儿忘了,三姨太瞧住了这个送茶、送水、送饭的良机,去接近傻三少爷。

时交初春,天气晴和,鸟语花香。三姨太住在后院西楼,练功学习的地方是正厅左侧平房,送茶、送水,要经过假山假石、百花亭、观鱼台……

她今天把最出色的春装穿起来,把平时舍不得戴的花戴起来,把平时舍不得涂的香粉,擦了又擦,抹了又抹,把平时不愿花时间梳的发髻的样式今天梳起来,今天要特别用功梳好。她拿着杭州小木梳,架起西湖的小镜台,面朝明镜,她一面梳头,一面口里哼着戏曲的台词儿:前梳一个乌龙盘顶,后梳一个鲤鱼跳龙门,左梳一个蜻蜓三点水,右梳一个凤凰两翻身,连梳几把不停顿,梳一个童子拜观音……

她手提着送茶饭的篮子,一面走一面念着锣鼓点子,打,打打,打打打一打碎,压着锣鼓点子走着台步心情愉快。心飘飘,步盈盈,身子像风吹柳条轻轻摆动。人走过后,香风阵阵,惹着蜜蜂盲目误追而来。

三姨太今天特别性感美丽,一派春光明媚,一片春心荡漾……

路边野花朵朵开,像对她微笑;树上鸟儿叫喳喳,似为她喝彩。小鱼儿见她来了,羞得沉下水底;松鼠见她来了,把尾巴一翘,爬上树梢,回头偷偷地瞧……

“少爷,开门!”

“谁呀?”

“三姨太送茶来了。”

“哦,待我开门来了。”傻三开门抬头一看,“啊!原来三姨太送茶到此!”

傻三这几句话出口,要是别人听了,有些刺耳,也感觉话语有些做作,不说做作,起码讲得很生硬,因为话中口气,明显地带有戏曲台词味道,这也难怪,傻三从小不爱读书,只爱看戏听故事,所以他说话总有点带戏腔调儿。赵氏大娘也训他训得不少,他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也一时改不了。可是三姨太听了,觉得很有味道,很过瘾,她最喜欢这样文不文,土不土,人别山传奇洋不洋的雅味儿,这真是百货中百客。

当时,三姨太把茶奉上说:“少爷学习辛苦了,特送香茶给少爷解渴。”

“三姨太你莫叫少爷,叫爷字折罪了我。”

“那我对你么样称呼?”

“叫我康少,或叫我外号——傻三亦可!”

傻三接过香茶,连忙问道:“呀!为何大娘今天没来送茶?”

“康少爷……啊!”

她急改口称呼:“康少,赵大娘今日早晨回娘家向她侄儿借钱、借粮去了。”

“什么?什么?家里无钱无粮了!”傻三听了大吃一惊,头顶上像晴天一声闷雷。

“自从三老爷去世后,为了维持康府的生计,家里能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现在家里是早无柴,晚无米,赵氏大娘不去向娘家借钱、借粮,全家人怎么活命啦?”三姨太说出了家里的实际情况。

傻三一听,吧嗒!一杯香茶连杯子落在地上,摔得粉碎,他霎时头昏脑涨,双脚站立不住。三姨太正想趁机靠近傻三身边,有意去扶傻三一把,没想这时二姨妈抢上一步,将傻三扶住,三姨太只好急推让少爷落座。二姨妈回头两眼瞪着三姨太,意思是说,赵大娘早就吩咐过,不准把家中实际困难告诉少爷,怕少爷学习分心,你不是不知道,哼!明知故犯!

三姨太趁机溜回自己房去,长叹一声:“唉!今天好机会,手快要接近少爷,这是天赐良机,二姨妈迟不来,早不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了,真是太可惜,太可恨了!”

三姨太暗想,等管家婆赵大娘回来,她不把这芝麻大一点的小事,闹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闹就闹吧!谁又闹不过谁,骑驴子看唱本一走着瞧吧!再说康少把学习的书籍清理好,装进箱子里去,把习武的工具、兵器打成一捆捆,搬进练武房中锁了起来。等到日落西山,看到赵氏大娘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他忙去前堂迎接大娘,双膝跪在大娘面前说道:“大娘,我的好大娘,你和三爷对待侄儿比亲爹妈还要亲十倍,亲百倍!”

康少爷这一举动把赵大娘搞得是丈二和尚一摸不着头脑,大娘双手扶住他问道:“侄儿,你今天是怎么了?是有什么烦心的事儿,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还是家中谁人触犯了你?你不要哭,快对大娘说个明白,有大娘帮你做主。”

傻三今天反常的行为,惊动全家人都来看热闹,有些还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傻三跪在地下哭诉着说:“大娘啦,你说你爱不爱侄儿?”

“爱!”

“疼不疼侄儿?”

“当然疼。”

“你是既爱侄儿又疼侄儿,为什么家里事瞒着我?”

“侄儿啊,大娘没什么事瞒你!”

“大娘,你今天要不对侄儿说心里话,不说真心话,你侄儿就跪在大娘面前永不起来。”

赵氏大娘似乎明白又不大明白,心想我做大娘的有什么事儿瞒着了侄儿。大娘就是明白也不好开口。于是傻三继续说:“小侄儿今天有几句话要当着大娘面说个明白,大娘谁也不能怪我才说出来,这是其一。其二,侄儿学习,从今天起再不能封闭式练习,让侄儿安排时间,自由练功。其三,这个家从今天起由小侄儿来当,老山区有句古训,男到十五掌父志,女性十五掌厨房。小侄今年二十岁了,应是立志之时,从此大娘安心享福,往日你照顾侄儿,今后小侄要照顾你了。听说大娘今天回娘家去借钱借粮去了,不知是否借到,没借到不说,要是借了,全部退还娘家。小侄当家不靠祖辈遗产,不靠神仙皇帝,靠的是自食其力。大娘今天答应小侄,小侄自个儿站起来,大娘要是不答应,小侄就跪在地上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