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佛眼观处世
5242000000021

第21章 佛学大师教你调整生活态度(2)

有些人出口就是骂人的话,或是不说粗话就开不了口,纵然常常被人讥讽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也不在乎。对这些人来说,能够练习着少骂人,少说粗话,就是好习惯。要改掉这种习惯,可以在每次 说话之前,先念一句佛号;在想骂人的时候,先做一下深呼吸,感觉自己呼吸的进出,可以让自己的坏习惯缓和一下。如果发觉自己骂了人,说了粗话时,立即对人致歉、对己惭愧;久而久之,说话粗 鲁的坏习惯就会改过来了。

要改掉坏习惯,首先要下定决心发愿,同时要随时勉励自己,以免不留意时老毛病又犯了。这是要付出恒心的,因为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当然也不是两、三天就可以改掉的。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怎样活出积极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动力,而一般人的努力,无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权、追求势、追求位。其实,追求的本身并没有错,更不是罪恶,问题是在于追求的过程 中,是不是不择手段,有没有伤害到别人,或是伤害了自己的品德?又如果,虽然很努力很努力地追求,目标却越来越远,这时候该怎么办?是不是还要追求?是不是非要得到它不可?

积极的确是很好,可是在追求过程中,如果太在乎目标的达成,往往会忽略自己所处的环境因缘,忽略周遭别人的感受。所以,除了积极的追求之外,还要常保平常心。能够得到固然非常好,即使不能 得到,那是因缘不具足,不必那么难过。

所以进取心、积极心要有,但是得失心最好少一些,一切“尽其在我”就可以了。这样子,生活才会过得比较愉快,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积极,而让他人受到伤害。

所以说,积极是一种态度,本身并没有对错,如果动机不纯正、目标不对,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积极才是不对的;或是目标达成后就得意洋洋,目标达不成就痛苦万分,这样的积极就是错的。 唯有当目标正确,做法正确,积极就会成为一种优点,会为自己、为他人带来快乐。

这道理听起来像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其实两者还是有一点不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个观念是正确的,但是态度有一点消极。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耕耘之前,做好更多的准备,譬如哪 一种耕耘的技巧最好?市场上有没有这个需求?有没有通路?市场上消费得完吗?消费不了又该如何处理?详细考虑之后,耕耘的结果,才容易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在考虑清楚之后,动手去做,如果达 不成目标,也不需要难过,这才真的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那么,要如何培养积极的心呢?首先要订定目标,因为有了目标,生命才有方向。这个目标最好是“少为自己,多为别人”,譬如现在地球的环境充满危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利用 空余的时间,投入环保工作,也可以只在自己家里,或附近的环境,做一个小小的环保义工,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像这样,将自己推向一个好的方向,积极地去完成它、实现它,你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目标、有意义,这就是积极人生的真意。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

遵守规矩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

戒律就是修行人的生命。如果犯戒,等于生命断了一样的悲哀。世尊在将入涅槃时,曾告诉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证,戒律之重要性。

严是严明,也就是庄严明察的意思。修行人不能随便乱讲话。在必要时,说话要有分寸,合乎法度,不可信口胡言。换言之,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次序,不是说我想怎样就怎样,那就是不持戒律。

持是把持,也就是用手拿住的意思。谨慎而小心的拿着,时时刻刻注意,而不懈怠,要聚精会神来把持戒律。

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意思,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是犯罪前的规劝,律是犯罪后的惩罚。例如蛇行是曲,入管自直,这是戒律的功用。

律是法律。无论做什么事,要合乎规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能随便行动,妨碍他人自由,侵犯他人利益。

一言以蔽之,严持戒律就是没有脾气。忍辱功夫修到家了,顺逆境界来临时,皆经得起考验,而无动于衷,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到了这种程度,便不会不守规矩。凡是不守规矩的人,他的忍辱功夫不 够,压制不住无明火,往往把所修的功德,烧得一干二净。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开示录(六)》

像我们出家人的丛林清规,从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起,经过历朝历代的演进,先后增删为宋朝的“崇宁清规”、“咸淳清规”和元代的“至大清规”、“勅修百丈清规”,其间百余 条目虽有增减,可是基本上的“悲智双修”精神则一,中国佛教就从这些清规里锤炼出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成就了中国佛学解深用宏的无穷奥义、无边妙境,真可以说是“一部清规,无穷胜谛”了 。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演讲集(第三集)》

贫困不使人痛苦,人却苦于贫困

意识到“人生不能尽如人意”的心,正是人的智慧、开始反省自我,以及审视自我和人生的一颗宗教心。江户时代黄檗的高僧卖茶翁,对于人和贫困的关系曾确切地指出:“贫困不使人痛苦;人却苦于 贫困。”贫困,并不仅仅只靠金钱就能除去,在环境方面,例如:人、物、工作、地位等等,都可能造成一个人贫困。因此,请好好体会、咀嚼,把“人”变成自己所能主宰的“自我”。

身外的万事万物并不会使自己受苦。自己对于外界的事物,所看、所听,如何领受、因应,都视自己的态度而定。对于这种“心”的问题,古人如此的教导我们:

唯心能使心惑,使心成心,心中有心,不使其心动。

这首诗中的“心”,指的是外界的万事万物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之间,产生的一颗心。见识外界的事物而理解的心,使应该采取因应之道的自我的心受到迷惑。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就形成了这二种心 ——使人迷惑的心和困惑的心。但是,我们必须督促自己,不能任由这二种心混乱我们的生活,必须牢记:“心中有心,不使其心动。”而加以反省及警惕。这种心,是一颗认识人的心。

——【日本】梅原谛愚著,圆明译《心的方向——活出真实人生》

做大事要有恒心

树是一天一天的长,你虽然没有见到它的生长,但不知不觉中它是在长大。等到十年或百年后,就变成有用的材料。树是这样子,我们人修道也是如此,不要着急,不要想今天修行,明天就开悟,不是 这么容易的。必须要天天锻炼,天天修行,也不管它有什么进步,你不退步就是进步。你只要一天一天把妄想减少,这就是进步。欲念一天比一天少,这就是进步。贪嗔痴心一天比一天少,这就是进步 。不要求快,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你进得快,也退得快。反而,必须用恒常之心来修行,天天都求忏悔,改过自新,所谓:“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功可造。”故我们修行就是要去习气毛 病,去肮脏的思想,现出本有的光明,本来之智慧。这些智慧光明,是人人本具的,可惜被无明遮盖住了,不能善用自己之智慧光明。无明遮障了,就想往下流;你若露出智慧,就会往上达,即是逆流 。故修行非一朝一夕,而是要念兹在兹,朝于斯、夕于斯,年年月月都是这样修行,恒常不变。时间久了,才能养成我们的般若智慧。不要一日曝之,十日寒之,这样你永远也不会有成就。我们要学树 木的成长,一天一天长大,日日诚心修行。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开示录(四)》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控制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为一时情绪冲动而犯了错,事后却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情操,例如哲学家的情操、艺术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这些情操是理性的,对人、对世界、对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情操的话,那就跟低等动 物没什么两样了。

第二种是情感,情感是指与亲人,或是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事物之间,因为喜欢或是不喜欢而产生的感情现象。情感虽不如情操那么高尚,但是人如果没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矿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 ,以自我的喜怒哀乐为依据,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不是十分稳定;而情操却是非常清净,且非常和平、稳定的。

第三种是情绪,情绪是从情感而来,当情感不能宣泄、满足时,心里就会发生冲击和困扰,因此产生情绪。情绪就像是暴风雨中的海浪,没有理性、规律,而且波动非常厉害,只不过有的人波动很高, 有的人较低一点而已。

情绪来的时候,就像无明火,会大哭也可能会大笑,甚至还会揍人,出现暴力倾向。所以,一个老是情绪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扰,别人看到情绪冲动的人, 也会敬鬼神而远之。因此面对问题时,最好不要随便动情绪。

但是有人会说:“如果人生活得毫无波动变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无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过瘾,所以有情绪也没什么不好啊1

这种将人生的情绪起伏视为一种调剂的看法,实在是似是而非!试想每一次情绪的波动,身体的细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体不健康,心理也不会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乐的情形下生 活,是活不久的,一点也不划算。要让自己经常生活在愉快平静的情况下,情绪才会稳定,心理也才会健康。

要避免情绪过分的波动,首先就要明白情绪会带给自己与别人灾难的严重性,这样才会懂得约束自己的情绪。情绪会带来一波接着一波的坏事,就好像是高血压会带来生命的危险一样,首先可能是中风 ,再来就是瘫痪,说不定接着就是死亡。所以预防自己情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绪还没有发生以前,能够先察觉到自己已经快要动情绪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用观念来化解,告诉自己动情绪是划不来的,因为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甚至连他人也会遭殃。

除了运用观念之外,一些修养的工夫,例如静坐,或是经常默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也会很有帮助的。在情绪还没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产生移转作用,让情绪转换为一种念佛的清 净念头,一种信仰的念头。

然而,我们在运用观念或方法的时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压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这个问题,或是老想要冲过它、对付它、抗争它,情绪反而都能 很简单地化解。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有条件的虚荣心

虚荣心的泛滥,在现代社会中可说是愈来愈明显了。原因无他,人的欲望无止境,同事间会互相比较,看到人家要,我也想要;看到别人有,我也想拥有。所以,物质生活好的时代,人们的虚荣心不减 反增。如果虚荣心不断滋长,将使社会紊乱,人品下降。

但是,如果是有条件的虚荣心,则也未必不好,例如追求成功,也可说是虚荣心。基本上,想要成功是“能力”与“际遇”的问题。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体能”、“智能”会慢慢成熟,同时也应当 好好努力培养谋生的“技能”。如果这三种能力不够,多半不会有好的际遇,一旦机会在你面前出现,你也无能为力。相反地,即使具备了这三种好条件,幸运之神也未必会眷顾你。例如由于“僧多粥 少”,如果同性质的人才太多,际遇与机会就不会那么多了。如果不能明了这一点,就会“人比人气死人”了。

然而,追求物质享受的虚荣心未必都是那么坏的事,只要不是去偷、去抢,只要不是以破坏环境、损耗资源来满足私欲。有时候,善用外在的物质条件,从事发明、生产、推销,也会促进社会环境的改 善。丰衣足食、富而好施的社会,当然很好。关键在于,你的能力与所具备的资源,是否足够让你去追求这一切?

我在服兵役的时候,曾听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排长很快就晋升为连长,连上的副连长却仍然留在原职位,没有变动。这位副连长很生气,抱怨着对人说:“怎么升官的是他却不是我呢?”后来,那位 排长自己去跟副连长说:“副连长,我相信我的能力、智慧都不如你,但只有一点胜过你,就是我的运气比你好,让我的表现有机会被上级注意到。”

至于我个人,我自觉不是很有才能,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智慧,更谈不上有什么专长、本领;但在做事时我绝对是全心的学习,全神的投入,而且会主动关心周遭相关的人,所以我到任何地方,大家都 会喜欢我。而且由于多支援他人,就会多得到一些资源,就有好一点的际遇;虽然在我一生之中,交好运的机会实在不多,如果不是如此,可能就更没有机会了。

我们无法掌握运气,但可以创造际遇。如果在工作岗位上,将自己分内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好,又以额外的时间去协助需要支援的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此一来,拥有好际遇的机会就会多一些。如果 你平日乐意配合,又有为团体奉献的精神,一旦别人有好的机会,就会想到找你合作,际遇自然是归于你的。

但是要谨记在训练能力、创造机缘的同时,绝对不要伤害他人。即使追求物质生活,也要时时刻刻考虑到别人的权益,这种追求才具有建设性,才是健康的。因此,如何把握际遇,在获得物质的同时也 为社会创造利益,便是现代社会任何人都应思索的课题。

——圣严法师《有条件的虚荣心》

心胸开阔,不滞外境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平顺,生活范围相当广阔,但是内心世界或行为模式却总是像受到某种限制,而被局限在一个小框架里,心胸开朗不起来。

所谓的“心胸开朗”,应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种是眼界开阔、心胸广大。通常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对于现实的环境与遭遇抱着乐天知命心态的人,才能够做得到。这种人非常幸运,他的性格天 生就很开朗,但是这种人也可能变成对什么都不在乎,做什么都好,即使无所事事也不以为意,这么一来,生活可能会发生问题,生命也缺乏意义。

至于心胸开朗的第二个层次,则是指超越全部的时空环境、超越所有的利害得失、超越一切的成败是非,这种超越的观念和心态,才是真正的开朗。

我认识一位原本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后来遇到经济不景气,生意开始走下坡,于是心情非常沮丧。我告诉他:“原本你是没有生意的,渐渐生意才愈做愈大,‘生意’原本就不是你的,现在不过是回 归原点,你也只有好好面对它。”

他说:“起初没有生意都还好,反而是生意好转以后,一下子亏了那么多钱,让我觉得非常放不下、受不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安慰他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够处理的就尽力处理,不能处理的就放下。在这个时代环境中,许多因缘条件配合起来,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你心里着急也没有用。”

他听了以后说:“难道,就这样让全部的事业成为过眼烟云吗?”

我说:“你本来就没有事业,一切等于从来没有过。将来如果有机会从头做起,那不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