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气场修炼就3招
5239800000028

第28章 聪明女人会来事儿(8)

她的本意是想挽救和何文汇的婚姻生活,然而,在这点上,她却失败了。她本来寄予厚望的婚姻,终于还是无法挽回。“无可奈何花落去”,梁凤仪和何文汇的离婚,是君子式的,理智而坦然。梁凤仪说:“感情的长存与关系的结束可以在互不抵触下处理。既然没有办法,就让我们接吻来分离。”

梁凤仪和何文汇君子式的分手后,至今还保持着君子式的交往。何文汇的书法功底不薄,所以后来梁凤仪成了著名作家之后,她大多数作品的书名题字,都出自何文汇之手。

梁凤仪甚至还把这些题字裱起来,放在镜框里面,挂在了她的工作室。

这种爱情观对女性读者而言,当有一定的裨益,那是智者的风范啊!

“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除非女人不再爱男人,不再需要男人,又除非男人自愿把身边的女人抬高。”梁凤仪如是说,在她的心目中,男人是高大的。

1985年年底,幸运鸟开始在梁凤仪的面前啼叫。

当时,香港联合交易所即将成立。它是由当时的“金银”、“九龙”、“远东”、“香港”四家华资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的,成为香港唯一的股票买卖场所。缘于以前梁凤仪在金融方面的业绩,联交所便盛情邀她回港工作。打这以后,她认识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一个再一次改变她的生活、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的人。

梁凤仪认识的这个人,就是当时任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国务院港事顾问、香港立法局议员、香港永固纸业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黄宜弘先生。

在到联合交易所工作之前,梁凤仪对黄宜弘早有耳闻。黄先生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有才学和魄力的人。他自幼在美国留学,先后获得了法学和计算机两个博士学位,堪称社会精英。

梁凤仪在稳定于永固纸业集团的工作的同时,对写作的热情也得到升华。她拿起了笔,一开始,她写散文,在好几家报纸辟有专栏。当时,《明报》连载她的散文,需要取一个栏目的名称。梁凤仪便去找《明报》当时的董事长金庸先生。金庸对梁凤仪的到来十分高兴,二话没说,略加沉吟,便在宣纸上写下了:“勤+缘。”“勤+缘”系列散文在读者中反响极佳,又进一步膨胀了她的“野心”。写着写着,梁凤仪觉得不过瘾,便打算写小说了。1989年4月,梁凤仪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横空出世,为她以后的“财经系列小说”开了个好头。此后,梁凤仪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有系统地创作起小说来了。

1990年,梁凤仪写出了《醉红尘》等6部长篇小说。

1991年,梁凤仪更上一层楼,竟然一气出版了《花帜》等一系列作品。当时的香港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梁旋风”。当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发行量特别大,出她的书的出版商都赚了钱。梁凤仪野心勃勃地想,自己的小说如此受欢迎,如此能创造经济效益,为什么不自办出版社呢?说干就干,她亲任董事长和总经理,香港“勤+缘”出版社成立了。

梁凤仪真是好运连连,她的“勤+缘”出版社在获得很大的声誉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效益。仅仅在建社的一年半以后,“勤+缘”出版社便收回了“八位数字”的投资,并在两年以后,一跃而成为香港三家营业额最高的出版社之一。

1992年5月,梁凤仪托人将几本财经小说带到了内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个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在大陆推出梁凤仪的《醉红尘》、《花魁劫》、《豪门惊梦》3部长篇小说。仿佛于一夜之间,这个写财经小说的梁凤仪,便家喻户晓了。

1995年12月,事业有成的梁凤仪迎来了她的“第二春”。她和相爱数年的挚友黄宜弘先生喜结良缘。

事业有成,爱情如愿的粱凤仪,正像她自己的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以悲剧开始,以喜剧收场。

事业有成,爱情甜蜜,子女贤孝,这可能是所有女性的梦想。梁凤仪用她的“野心”和智慧使这一梦想成真。野心是自信之子,自信的女性总有一天会将自己的小舟划向理想的彼岸。努力吧,女性朋友!自信就是你手中的魔法钻石!

借助别人,成就自己

1.在追求人生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与其打着灯笼在黑夜里苦苦寻求,倒不如踩着成功者的足迹往前走。

2.那些能够提携、帮助我们办成人生大事的人就是我们的贵人。

3.贵人的一次扶助、一次机会,通常都不是聪明、努力或者金钱可以替代的。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叫做“如何成为比尔·盖茨的女婿”。讲的是一位优秀的商人杰克,有一天告诉他的儿子:“我已经看好了一个女孩子,我要你娶她。”儿子说:“我自己要娶的新娘我自己会决定。”杰克说:“但我说的这女孩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喔!”儿子说:“哇!那这样的话……”

在一个聚会中,杰克走向比尔·盖茨。

杰克说:“我来帮你女儿介绍个好丈夫。”比尔·盖茨说:“我女儿还没想嫁人呢。”杰克说:“但我说的这年轻人可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喔!”

比尔·盖茨说:“哇!那这样的话……”

接着,杰克去见世界银行的总裁。

杰克说:“我想介绍一位年轻人来当贵行的副总。”总裁说:“我们已经有很多位副总裁,够多了。”杰克说:“但我说的这个年轻人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婿喔!”总裁说:“哇!那这样的话……”

最后,杰克的儿子娶了比尔·盖茨的女儿,又当上世界银行的副总。

知道吗,事情通常都是这样谈成的!

笑话虽然夸张,却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时候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要你善于综合利用一切可以获得的条件,周密策划,就能达到目标。每个人都想成功,而且希望尽快成功。最好的办法,是用别人的银子,做自己的生意,也不一定是借银子,也可以是借声借势借人,做成自己的事。

在这方面,“从小妾到知名女画家”的潘玉良,给女性朋友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出生在扬州一个贫民家里,1岁时丧父,8岁时丧母,被舅舅收养。在她14岁那年,为偿还赌债,丧尽天良的舅舅把她卖给芜湖的怡春院,玉良成了雏妓。

在她17岁那年,海关监督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乡绅富豪为了讨好他,特地选玉良唱曲助兴。在接风宴席上,玉良轻拨琵琶,慢启朱唇,唱了一曲《卜算子》。

潘赞化原是桐城才子,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那天听到玉良辛酸悲凉的唱腔,不由对眼前这位青楼女子细细地打量起来,他试探着问玉良:“这是谁的词?”

玉良一声长叹:“一个和我同样命运的人。”

潘赞化又问:“我问的是她是谁?”

玉良像是回答又像自语道:“南宋天台营妓严蕊。”

潘赞化暗暗地点了一下头,凝神看了她一眼:“嗯!你倒是懂点学问。”

听到夸奖的玉良有些腼腆,红了脸答道:“大人,我没念过书。”

潘赞化感到意外地“啊”了一声,一缕惋惜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可惜呀,可惜!”这不过是短短的一两分钟的对话,却被商会会长看在了眼里,盘算在了心里。

当晚,玉良被老鸨和商会会长逼上了车,作为他们孝敬总督的礼物送进了潘家宅邸,要她好生侍候总督大人。

当她战战兢兢地来到潘赞化的房门外时,潘赞化出乎意料地派人把她送了回去。为了照顾她的颜面,他送了她一包银子给老鸨交差,并约她第二天去看风景。

第二天,她如约出游,在美丽如画的芜湖风景里,她恍若隔世般地沉浸于潘赞化对名胜古迹的耐心讲解中。敬仰和爱慕,使玉良不曾开启的少女情怀如花般绽放。

夜幕又一次降临了,玉良听到了潘赞化吩咐车夫:“送张姑娘回去。”

玉良“扑通”一声跪在了潘赞化面前,泪水盈盈,恳求道:“大人,求求您,留下我吧!”

她的这一举止使潘赞化有些吃惊。望着潘赞化不解的目光,玉良鼓足勇气说:“他们把我当鱼饵,想钓您潘大人上钩,一旦您喜欢上我,就找您讨价还价,给他们货物过关行方便,否则就以您狎妓不务正事,败坏您的名声!您若赶我回去,他们就说我无能,就会找流氓来害我。我知道大人是正派人,留下我对您不利,可我没办法啊!”

听到这一席话,潘赞化的面上现出严峻的神色,他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出去。当夜,他将自己的卧室给了玉良住,自己在书房支了一个床铺。

这一夜,潘玉良辗转反侧,很久没有睡着: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她早已没有了亲人,在她的心中,潘赞化就是她的亲人,不知在什么时候他已经变成了她的唯一。她有些兴奋,索性披衣而起,捻亮了灯,找了一张纸,在上面画起了她从小喜爱并熟悉的莲花。

后来,她再一次请求潘赞化把她留下,这次她的真情打动了潘赞化。1913年,在陈独秀的证婚下,玉良和潘赞化正式结成伉俪。新婚之夜,玉良改姓潘:一为显示自己对丈夫的感激之情,二为表示自己新生活的开始。

婚后不久,潘玉良随丈夫来到上海,崭新的生活开始了。

有一天,潘玉良经过邻居洪野先生窗口,发现洪先生在作画,从此她就常常偷偷逗留这窗前,屏声静气地观看,后来被洪先生发现了。

洪野当时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色彩学教授,在见到了潘玉良自己临摹的习作后,他大吃一惊:这哪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的习作?洪野产生了爱才之心。从此,家务之余,潘玉良随洪教授学习绘画。潘玉良天资聪慧,进步神速。

1918年,在丈夫和老师的鼓励下,潘玉良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潘玉良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经常受到教师和校长刘海粟的表扬和鼓励。

刘海粟校长慧眼识才,他力劝潘玉良出国学习绘画:“玉良女士,西画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毕业后还是争取到欧洲去吧!我来给你找个法文教授辅导你学习法文!”

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和支持后,1920年潘玉良自上海启程,满怀憧憬地踏出了她求学欧洲的第一步。

到达法国后,她先在里昂中法大学补习了一个月法语,就以优异的素描成绩考进了国立里昂美专。1923年,她又转到巴黎国立美专,师从达昂·西蒙教授。两年后,其绘画天赋得到罗马国立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康洛马蒂教授的赏识,直接升入该系三年级学习,成为该院的第一位中国女画家,并且是高级学术权威琼斯教授的免费学生。1928年,潘玉良自油画专业毕业,正式考入了琼斯教授所授课的雕塑班。

在即将举行毕业仪式时,潘玉良与在欧洲游历的母校校长刘海粟不期而遇。她特地邀请老校长参观了她和同学们的画室。在老校长面前,琼斯教授把赞美之词毫不吝惜地给予了潘玉良。异国教授和同学的推崇,使老校长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当下,刘海粟校长给潘玉良写了聘书,聘任她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

1929年冬季,潘玉良学成归国,结束了9年异国漂泊的艰辛日子,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西画系主任。两个月后,王济远先生为潘玉良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这次画展共展出了200多件作品,震动了中国画坛。

一次成功的画展,给刚刚回国的潘玉良带来了极大的自信。随后她再接再厉,1932年在上海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之后,为了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艺术营养,她走遍黄山、庐山、浮山、扬子江等地,以小学生的谦恭,广拜名师,从石涛、八大、沈石田,到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林风眠,采百家之长。

两年后她展出了别开生面的新作,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她的第四次画展在明复图书馆开幕,展出了百件近作,其中《我的家庭》、《镀西湖之晨》、《白荡湖》等引起了画坛轰动。参观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把明复图书馆搞得热闹空前。

潘玉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首先要归功于她自己的绘画天赋,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完成了从妓女到小妾再到名画家的转变。

会赚钱,也要会花钱

1.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2.理性消费,把钱花在刀刃上。

3.女人的幸福生活从理财开始。

有计划地管理钱财,钱财就会像流动在一条规范化的渠道里,直奔它的正常用途;没有计划的钱财,如同泼在地上的一盆水,向四面八方流去,很快就消失在沙土里了。

玲玲就读于北京的一所大学,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在花钱上她从来都没有计划,几乎是“月月光”。而她买来的全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那么多的衣服和小饰品里没有一件是有价值的。她买的数十个皮包全都是“A货”(几乎可乱真的名牌仿冒品)。有时路过一些小摊儿,看到价格便宜就买了,后来自己不常用,就转送给朋友和同学。随着时间流逝,她留下的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那些当时比较流行,而且价格低廉的商品,但现在却变成了没有价值的“收藏品”。

毕业之后因为找不到好工作,玲玲就去报考研究生,但她要靠自己的力量来交学费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就伸手向父母要学费。不仅如此,她还以就读研究生的名义,向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们借了一些钱,却买了不少没用的装饰品。

完成研究生的学业之后,玲玲马上就结了婚。本以为结婚后她就不会乱花钱,能把握好消费的尺度,没想到她在花钱上还是和以前一样。她由于没有辛苦赚钱的经验,所以就把老公每月辛苦赚回来的薪水,当做自己过去念书时的零用钱一样毫无节制地花着。年轻的时候因为养成了不好的用钱习惯,所以对于她来说,老公的信用卡就像是阿拉丁的神灯。

玲玲虽然自己也有工作,但她挣的钱连买衣服和小饰品都不够,还在那间没有多大的房子里添置了许多没多大用处的厨房用品。比起用老公每月给的钱,她用得更多的是信用卡。为了得到更多的钱,她还偷偷地背着老公办了一张利息很高的信用卡,用来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在其他夫妻都在携手努力理财的时候,她却弄得整个家负债累累。不仅如此,她不但没考虑过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惯,还一直埋怨老公薪水太少。

很显然,像玲玲这样的做法,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却是不可取的。那么到底如何做到一个聪明消费的女性,既可满足购物欲,又不至于花费过度呢?

(1)理性购物,合理消费

当今,大约有2/3以上的消费者是冲动型消费者。他们没有计划,在商场中四处闲逛,因而很可能在寻找商品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花费的时间越多,他所花费的钱也就越多。这个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所证实。而且,在没有购物单的情况下,人们经常会购买几周以后才需要的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的东西。你也许会认为大多数的百万富翁是让佣人上街购物。事实上,大部分百万富翁喜欢亲自购买日常用品。

那么,在一家食品店中购买东西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有一对夫妇做得最好。他们把经常要光顾的两家食品店的内景画成地图,并标上每一类商品的名称和位置。这种地图将作为每周的购物单和导购图。如果在某一周他们的某项物品用完了,他们就会在地图上将这一项画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