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5235800000029

第29章 适时进退——掌握好进与退的尺度(2)

1898年,“华尔街大佬”金融巨头摩根与“钢铁大王”卡耐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于美西战争的爆发,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钢铁战争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摩根意识到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早将目光盯上了钢铁。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和明尼苏达钢铁两家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战争导致钢铁价格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耐基发起进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钢铁公司,所以,一出手就先拿卡耐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兹兹的融资请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耐基的订货。

原以为卡耐基会立即作出反应;但与摩根的预想相反,卡耐基却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耐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在这个关头,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仓促作出反应,那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更清楚自己的“分量”。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耐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到那时,卡耐基并不愁自己钢铁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了第二步骤: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列赫姆,还在考虑中,但合并卡耐基钢铁公司,则是绝对的!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甚至他还威胁道:“如果卡耐基拒绝,我将找贝斯列赫姆。”

别的挑战并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与贝斯列赫姆联手,自己显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势,估计了发展后,卡耐基终于作出了决定:“大合并相当有趣,不妨参加。至于条件,我只要大合并后的新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对1.5美元计算。”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卡耐基的条件。

在商战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卡耐基摸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抓住了摩根的弱点: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并吗?行,我答应你,但条件要听我的。这样,以1∶1.5的比率兑换了卡耐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跃到4亿美元!

卡耐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卡耐基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个步骤时,卡耐基更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耐基的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耐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耐基,而不是摩根!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惟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之,无不撒腿而逃跑。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的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何苦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6.以退为进是一种智慧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生活中,懂得以退为进的策略,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你才会站在成功的舞台上。

一次以退为进的等待可以使你从“山穷水尽疑无路”一瞬间就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大海中行驶的船只,在预见到大风浪的来临时,并不是要迎头冲上去,而是要暂避到无风的港湾处去。在你自己实力比较强大的时候,迎头痛击对手是一种谋略;而明知道敌人要来进攻而不去阻挡,则是暂避锋芒,这更是一种智慧。只有知道以退为进的人,才可以使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只退不进,是懦夫;只进不退,是莽汉。进退得当,才能够勇敢地面对失败的来临,才能够成就潇洒的人生。

有一个人名叫比丘,一心想出人头地。他总是向同道讲经说法,或者是在同道面前显示他的绝门武功,时常会失口失手,甚至是当场献丑。老禅师屡次点化他,提醒他还得精心深造,好好修业,才能方成正果。可是他还是不听劝告。

有一次,老禅师带他去行脚,路途中一条三米多宽的水沟阻挡了他们的去路。老禅师武功深厚抬脚就过去了。而比丘却往后退了许多步,才趁着冲劲跳过了那一条三米多宽的河沟。

于是老禅师就对他说:“你知道你刚才为什么要往后退一下才能跳过水沟吗?”比丘说:“因为我的功力还不够深厚,退退再往前跑就能产生冲力,只有这样以退为进,我才会跳过那条水沟。”老禅师于是又说:“你刚才说的话里有一句禅意深邃的偈,只要你能够领会到,你的未来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比丘听了此言领会到了其中的意思,再也不想出人头地了,而是静下心来致力于文武禅修,终成一代文武双全的高僧。这就是以退为进。以退为进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

在时机不成熟或者条件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适时的后退是一种智慧。这种示弱和后退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明智的胜敌之策。

在清朝,康熙皇帝继位时年龄很小,功臣鳌拜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并且还想谋夺皇位。康熙对鳌拜的野心十分清楚,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根基还没有稳定,准备得还不够充分,所以对政事他不闻不问,整天与一帮哥们儿“游戏”,以造成一种自己昏庸无知的假象。有一次,康熙穿着便服和索额图一起去拜访鳌拜。鳌拜看到皇帝突然来访,以为事情已经败露,伸手到炕上的被褥中摸出一把尖刀,当场就被索额图一把抓住。一直到这个时候,康熙帝依然装糊涂地说:“这没有什么,想我满人从古今到现在不都是刀不离身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啊!”康熙此举让鳌拜对他彻底放松了戒备。最后康熙等时机成熟时一举将其擒获,这就是所谓的放出长线钓上了大鱼。对于每一个成功者来说,只要是你梦想中的目标没变,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明智的选择。

退一步,可以说是进两步。跳高,得退后几步,然后加速前跑,这样才会跳得高。如果你要出拳,要先将拳收回然后再出手,这样你才会更加有力气。以退为进不仅是高明的处世哲学,还是一种能在商业上成功的策略。

7.不前不后有分寸

人在一个集体中不可强出风头,孚众望、得人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言谈举止之间,别人——尤其是你的朋友、同事——都在观察你,品评你。你有成就,肯努力,待人宽厚,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强求注意。强出风头,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因为,风头出尽的人容易遭人妒,容易首先受到攻击。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虽说其能力、才学的确令人钦佩,可正因为他们比别人所起的作用大一些,便总以为一切高、精、难的工作必须自己插手才会马到成功,他人纯属“跑龙套”的配角。难怪“枪手们”总忍不住先打这样的“出头鸟”。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更是有很多人因才华出众而遭受贬斥,或丢掉了性命。我们并不是否定那些勇往直前、万事当先的人,只是强调前与后的分寸。古人不是也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吗?

那么,在生活和工作中,在朋友同事之间,应该怎样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呢?

首先,必须掂一掂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和在单位中的角色。属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责无旁贷,必须尽心尽力去完成;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则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原则,不该涉及的尽量不去涉及,尤其不要以“内行人”、“明白人”或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同事、领导指手画脚。即使人家请你去帮忙,也应以谦逊的态度诚恳待人。

其次,在名誉、利益面前,尽量不要表现得过于热衷,以避免成为众人嫉妒、排挤的对象。即使有所追求,也应该在表面上含而不露,应该通过为人与处世的技巧去赢得大家和领导的认同。要知道,很多事情的成功,正如战场上作战一样,迂回包抄要比正面直接进攻有效得多。

不前不后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处世技巧,它的根本点就在于明哲保身。这种策略可以保证你在一个群体之中四平八稳、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不前不后是欲望控制的结果,是理智的化身。他要求你在工作过程中沉着、稳定,不以情绪支配言行,不受心理欲望蛊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这种不前不后处世态度的体现。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不前不后只是说在同事之中,在利益与荣誉面前,不过分张扬自己,不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不前不后只是一种过程,但针对结果——自己的前途与事业而言,则必须是在他人的前头,必须从同事之中脱颖而出。到那时,其情势将不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是“众星捧月”,“众望所归”。恰当地把握分寸,才能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人缘与机缘。

我们在观看一场马拉松比赛时,通常会看到在前半程跑在最前面的人反而不容易夺到金牌,跑在第二位置稍后一点的队员则在更多的时候夺取了桂冠,而位置太靠后的落伍者也同样与冠军无缘。这与人际间的社会性竞争和相处何其相似。人生的奋进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马拉松比赛,只有恰到好处地保持不前不后的位置,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才有可能更多地获得成功。要知道,在这场比赛中,人们要看的不是过程,而是最后的结果。

8.适时让步是进步的前奏曲

让步并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为了下一个目标作准备的前奏曲。

公元616年,李渊奉命留守太原,北边的突厥多次以数万精兵进攻太原。为守城池,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可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后来,李渊用计吓住了突厥兵,暂守住了太原城。虽然突厥兵被吓走了,可是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持和庇护,又纷纷向他挑衅,这让李渊防不胜防。隋炀帝随时都可能以失职为借口,要了他的命。

面对内忧外患,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李渊为自保必然会奋起反击。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渊并没有那样做,他反而甘愿向突厥称臣,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宝全部进献给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这样做的用意。其实,他早已分析了天下大势,决定要起兵反隋。可怎样才能反隋成功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西入关中。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并不是他理想的发家基地。西入关中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如果太原失守,对李唐大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守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李渊当时手下多说有三四万人马,就算要与突厥决一死战,也未必能守住太原,更何况在应付突厥的同时,还要抵抗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这样看来胜利的机会显然是微乎其微。而现在要进入关中,留下重兵把守显然不是不是一个好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突厥讲和,甘愿献宝、称臣。所以李渊甘愿忍让,向突厥低头。

李渊的让步政策果然奏效,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

李渊对突厥的让步,得到了突厥的许多资助。始毕可汗送他大量的马匹和士兵,李渊又乘机购买了许多匹马,这为李渊兴建一支强硬的战斗队伍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加之当时汉人一向惧怕突厥兵的英勇善战,而李渊军中恰恰又有突厥骑兵,这一优势自然为他增长了不少势气。

正因为李渊当时的让步,才保住了打天下的资本。虽然当时向突厥称臣,李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是依据当时的情形,他选择让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后来,李唐建国后,突厥鉴于唐朝的强大,向唐朝求和称臣,做了唐朝的臣民。李渊当时的付出与突厥称臣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暂时让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选择,为下一个目标作准备。暂时的让步,往往会得到对手的帮助,借对方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身陷危难时刻,与对手一决死战,结果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进退无路;还不如让一步,给他人行个方便,自己也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