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5234300000027

第27章 天堂梦

△剧目提要

段友芳

1991年春节期间,原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到英山县检查指导工作,在到县剧团视察座谈时指出:英山县应该继现代黄梅戏《银锁怨》后,再创作出一台反映现实生活的好戏来。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创作人员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跑遍了英山县的东、西、南三条河,采访了很多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掌握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在黄冈地区戏剧创作专家的指导下,拿出了较理想的构思,英山县戏剧创作室人员涂耀坤用了十四天的时间,独立写出了七场现代黄梅戏《天堂梦》,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四易其稿。1997年,该剧经黄冈市戏剧创作室熊文祥先生修改后,参加了湖北省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和1999年“万国杯”湖北省第六届戏剧新人新作展演,获得好评。该剧由熊文祥、涂耀坤编剧,陈精耕、夏泽安作曲,余笑予、林海波导演,段秋萍扮演茶花,余万能扮演杨辉,詹春尧扮演郭兴,郑淑兰扮演齐婶,王昌启扮演郭东山,曾红安扮演吴村长。

【作者介绍】

涂耀坤(参见《银锁怨》剧目提要)

熊文祥(参见《李四光》剧目提要)

【剧情梗概】

天堂村有东山、西山两座茶场。西山茶场女场长茶花经营亏损,被逼债人揭走饭锅、下走门板,在东山茶场场长郭兴的养父郭东山的资助下,她再次创业。茶花加强管理、严把茶叶质量关、与恋人郭兴研制茶叶新品种,打开了市场,把西山茶场办得红红火火,并且兼并了东山茶场。同村男青年杨辉追求茶花不成,愤而去深圳投靠舅舅,并办起了茶叶公司,当上了公司总经理。由于郭兴销售经验不足,使得西山茶厂三万斤头茶被骗、滞留在深圳。正当茶花面临破产之际,杨辉出现在了她的面前,杨辉以签订“用原价收购茶花三万斤头茶”的合同为筹码,要挟茶花嫁给他,茶花经过艰难抉择,违心答应了杨辉的求爱。雨夜,茶花约来郭兴,欲以身相许,被郭兴拒绝,二人借酒浇愁,杨辉在黑暗中看到了这一幕,认识到“金钱买不来爱情”。最后,郭兴、杨辉两个好男人都愿意做“女人的保护神”。杨辉与茶花签订了收购三万斤头茶的合同,并作为股东参与了茶花“大规模发展有机茶规划项目”的投资。该剧塑造了一位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女性形象,阐明了在改革开放这一社会历史转型期,我国农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上发生的深刻变化。

【获奖情况】

1997年10月,《天堂梦》在英山县黄梅戏剧院首演。

1997年10月,《天堂梦》参加在蕲春县举行的湖北省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荣获最佳演出奖,并被列为全省重点剧目。

1999年5月7日,《天堂梦》参加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万国杯”湖北省第六届戏剧新人新作展演,获得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演员奖、优秀舞美奖等诸多奖项,段秋萍主演剧中女主角茶花获得了优秀女主角奖。

黄梅戏《天堂梦》在英山县各地巡回演出20余场。

【出版情况】

《天堂梦》发表于1993年第1期《黄梅戏艺术》。

《天堂梦》收录于熊文祥著《忆竹轩剧稿》(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6月版)。

《天堂梦》收录于涂耀坤著戏剧小品集《天堂梦》(作家出版社,2006年8月版)。

△一曲天堂梦,奏响改革歌——评现代黄梅戏《天堂梦》

段友芳

1997年,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黄梅戏《天堂梦》,参加了湖北省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的演出和1999年“万国杯”湖北省第六届戏剧新作展演,获得好评。该剧塑造了一位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艰苦创业、带头致富的新时代女性形象,阐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社会历史转型时,农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上发生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农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如今,当人们享受着富裕、美好、幸福生活的时候,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之初那些动人心魄的矛盾冲突和悲欢离合。黄梅戏《天堂梦》便是一部再现这一历史时刻的戏剧。茶花是高中毕业回乡青年,她承包的西山茶厂由于经营不善亏本了,她无法付给村民们工钱。大年三十,村民们吵嚷着到茶花家“端锅揭瓦下门板”。杨辉爱上了茶花,当妈妈劝茶花与杨辉去深圳继承杨辉舅舅的产业时,茶花拒绝了,她不愿寄人篱下、不愿靠别人吃饭。在东山茶场场长郭东山大叔的帮助下,茶花继续踏上了创业致富之路,从这里可见茶花与其母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茶花在经营管理、推销方式、茶叶质量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把西山茶场办得红红火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管理方式上茶花对技术差、态度差、能力差、责任心差的员工实行“开除”、“下岗”,以求“优胜劣汰”、“减员增效”;在茶叶质量上由生产价格一般的“大路茶”到生产出“省里专家鉴定通过的一级名茶”,最后成功生产出一种不含农药化肥、打入国际市场的生态有机茶。与茶花相比,东山茶场老场长郭东山在管理上是老方法、老观念,依然遵循着“大锅饭”、“讲人情”、“养活着一百多号乡亲”的法则。郭东山认为“只要有一粒饭,那就大家匀着吃”,因此东山茶场茶叶质量老上不去,在兴建村办学校时,茶花出手就捐助两万元,而郭东山只能靠回家卖猪捐助。最终茶花的西山茶场兼并了郭东山的东山茶场。这就是新、旧观念带来的经济效益上的落差。

茶花认为:“做女人既要事业也要爱情,爱情事业本是一对双胞胎。”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变化,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剧作者借三个年轻人的情爱纠葛,表达了富有时代意义的爱情观。首先,爱情要以事业为基础。最初,茶花创业失败,被人端走锅灶、揭走门板,茶花妈妈与青年杨辉劝她去深圳坐享其成,可茶花选择了从头再来,在创业的道路上,选择了志同道合的恋人、事业的伴侣郭兴。当茶花为了让郭东山同意她兼并东山茶场,设计提出与郭兴订婚,郭东山高兴地说要给茶花送首饰、办酒席、送彩礼、买电器、做楼房,这些都被茶花拒绝。出乎郭东山意料之外的是,茶花要的是东山茶场,原来事业才是爱情的基石。其次,爱情是奉献,不是索取。当年杨辉因情场失败,辞职去了深圳,当得知茶花的三万斤头茶滞留深圳、急需出手时,杨辉回来了,本想借机要挟茶花答应与自己相恋,可是当看见茶花准备因为事业而忍痛放弃真爱、郭兴为了真爱而忍痛答应时,杨辉也做了一回“女人的保护神”,三人终于开心举杯,共祝茶花生日。改革开放政策给年轻人的事业和爱情都带来了机会和成功。在爱情这个问题上该剧还设置了两代人的对比。25年前,文革期间,一个叫春桃的姑娘(就是茶花的妈妈齐婶)与郭东山相恋,并怀有身孕(孩子就是茶花)。由于春桃姑娘是地主的女儿,是黑五类分子,而郭东山是活学活用的积极分子,阶级成分的鸿沟隔断了这对牛郎织女,春桃只得嫁给酒鬼,郭东山一辈子没有结婚。老一辈人择偶讲究的阶级性、政治性,扼杀了他们美好的爱情,制造了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他们留下终身遗憾。这一对比,更体现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

该剧结构紧凑,一波三折。通过事件塑造人物,通过人物带动事件,主线与副线清晰明了。以茶花创业办茶场为主线,通过茶花初次创业失败——重整旗鼓——生产出全省一流名茶——兼并东山茶场——生产出打入国际市场的有机茶、并成为一方名流为主线索,塑造了一位在改革开放年代艰苦创业、带头致富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以茶花与郭兴、茶花与杨辉、郭东山与齐婶的爱情故事为副线,构建了戏剧情节、营造了戏剧情境。主线与副线相互交织,水乳交融,互相推进。该剧突出展示了三次矛盾冲突:第一次是茶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催债;第二次是茶花兼并东山茶场,引出了郭东山与齐婶的旧情,交待了茶花的身世,使茶花震惊;第三次是茶花陷入困境,面临破产,杨辉逼婚,茶花为难。全剧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该剧艺术特色鲜明。剧作者充分发挥黄梅戏剧种特色,多次用大段唱词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如开始处茶花与郭兴两人的真情表白、杨辉逼婚时茶花回忆与郭兴二人的相恋、结束处茶花准备嫁给杨辉时对郭兴的留恋不舍,都有大段声情并茂的演唱。另外,几处画外唱段、采茶舞蹈、蜡烛舞蹈也为该剧增色不少,既渲染了情景、营造了氛围,又凸现了黄梅戏载歌载舞的特色。导演手法新颖独到,如齐婶对着茶花回忆郭东山与春桃(齐婶)年轻时的爱情故事时,导演不是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而是采用了“闪回”的手法,即让剧中人齐婶与茶花定格原地不动,再让25年前的两个人物推景上场,再现当时的情形,如同影视中的“迭映”,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