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职工减压手册
5205900000024

第24章 如何减轻社会的压力(1)

1.社会心理压力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叫做社会心理压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造成。

(1)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必须加快,需要紧张、迅速和高效才能应付,因而造成心理压力。

(2)技术的高度发展,知识爆炸性的剧增,要求知识更新加快,迫使人们不断她接受新的教育,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3)竞争加剧,力争获得更高的成就,渴望事业的成功,力求超越别人,击败对方,保存自己。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4)都市化,工业化,人口高度集中,周围的噪声环境,居住和交通的拥挤,都是一种严重的紧张刺激,给心理造成压力。

(5)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大量增加,使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和复杂化,如何应付或适应这种变化了的人际关系,显然也是一种心理压力。

在以上种种社会紧张刺激和社会心理压力的影响下,就形成了各种各样有害于人们心身健康的心理与行为。

2.如何化解现代社会带来的压力

从个人来说,我们必须直面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压力,这是不容我们回避的。我们要在直面压力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和理智,当然也获得更稳健的人生和事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应该为自己重塑个人的核心价值观,确定自己立足于这个社会的原则和基础指导思想;

(2)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力和工作力;

(3)要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果无法找到理想的空间,必须有心理准备适应这个空间,再积极创造条件以改变不利局面,不要让消极情绪长久制约着自己,更不要被动等待,要主动融入这个空间;

(4)要合理确定自己的目标体系,目标要有层次性,尽可能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要过度透支,尤其是面对那些机会诱惑时,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不是自己要去的地方,尽可能拒绝这种安排;

(5)要有突破意识和创新精神,随时准备下岗和失业,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敢于从零做起,重新来过,有实力必定会得到价值体现,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6)要学会时间和精力的平衡,为情绪紧张找到释放的出口,不要太封闭保守,不要只呆在家人和原始的朋友圈,要交各种类型的朋友,建立开放型和民主型的核心朋友圈,同时在这种非正式的组织找到受尊重的感觉;

(7)要多参加户外运动,如果条件限制,在室内也可以做些适当的运动,运动要保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8)要多运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和空间,寻找到精神归属的群体,同时也可拓宽学习的途径和渠道,同时建立新的网络和资源平台;

(9)要注意做好个人品牌建立和维护工作,确保危机到来时,周围的朋友会给予你支持和信任;

(10)健康地信仰一种宗教,但不要过于沉迷其中,可适当读一些高尚作品。不要过于计较目前的得失,要有吃亏精神,尽可能客观公正地看待不尽公平的种种现象。

3.企业如何为员工减轻压力

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对职工身心健康、企业生产率、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负担均有影响。仅在美国,企业因员工压力过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500亿美元,主要源于员工经常性的旷工、心不在焉、创造力下降而导致的生产力缩减。作为企业或个人,不应该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压力,而应该积极有效地应对。

任何公司都应该把减轻员工压力的费用看成必要的支出,以确保公司留住并开发人才,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经营。减压策略的设计取决于公司的财力和规模。针对以上提到的压力诱因,公司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1)针对社会变化的压力:可以采取把公司从闹市迁往绿化区,改善整体工作环境,为女性员工提供弹性工作制或移动办公等措施。这往往需要公司付出一定的代价——金钱或者时间。

(2)针对公司变化的压力:可以向员工解释原因,提供辅导。比如在面临机构重组时,设置意见箱或网上论坛等,让员工公开谈论工作问题,出谋划策,以缓解压力。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员工接受培训(包括一系列的户外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加深团队成员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或者提供方便的运动设施,改善员工就餐状况等。

(3)针对人际和日常生活的压力: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协助员工鉴别压力症状,并提供相应帮助。Motorola中国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聘请心理学博士专门从事员工压力咨询工作,帮助员工诊断、辨别压力的症状和成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或为其推荐专业的心理医生。

4.怎样做压力的主人

任何能影响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的干扰都可称之为压力。压力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认知与反应。我们不应该成为压力的奴隶,而应该做压力的主人。

改变环境

我们的思考、感知和行为都受环境的影响。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努力把自己的小环境创造得更加舒适。

杂乱无章只会平添压力,所以我建议使用“三月规则”和“三类文件法”整理办公桌。任何堆在桌面上三个月不被光顾的东西就应该存档或丢进纸篓;毫不迟疑地将文件分成三类:当即处理(约为总量的50%),留存处理(不应多于总量的20%)和无需处理(即刻存档或丢弃)。

有些管理人员频繁地被下属或其他事务打扰,无法专心于自己的公务,压力很大。建议“分而治之”,采用四类方式处理:

(1)频繁出现或以前遇到过的类似问题(大约占总量的50%),请员工遵循“常规方法”处理,如果没有“常规方法”,应立即归纳并让员工掌握;

(2)由其他同事如秘书、助理等代为回答;

(3)打电话用“是”“否”来回答;

(4)直接面谈。当你有意识地控制干扰时,压力也因此而减少。该方法对普通员工也有参考价值。

策略性暂停

在工作中,大家都会关注行动及其连续性,而对付某些情况的最好办法不是加速而是暂停,让自己平静、深呼吸、集中思绪或有创意地处理这些情况。我们的头脑、肌体如同我们的电脑系统一样,当长期处于多任务的高速运转时,容易出现紊乱而无头绪,最好的方法是策略性的暂停——重新设定、反省后再回到工作中。

专注的魅力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智者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件事。在一定时期内,每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重要而有难度的事。相反,它只会徒增你的心理压力,消磨你的意志,产生挫折感。假如你有5件事要做,就按其重要性排序,一次处理一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做过的调查显示,许多高级主管希望同时多做一些事,结果不但低效而且增加了心理压力。

看看那些在会议中不专注于话题、频频接听电话或进出会场的主管们,他们更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吗?不,他们因受到干扰错过了会议内容而产生不安或压力。再看看那些忙碌不迭的销售人员,做客户拜访或聆听电话时,能否让客户感受到被唯一关注?培养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是锻炼“切换”能力,减少“启动”与“恢复”的损耗。我们时刻都在处理不同的事务,如开会、回复邮件、向主管汇报、拜访客户等,而这些事务所需要的技能、思考模式及表现的行为是不同的,能够迅速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毫无疑问是一种控制干扰与压力的极为重要的能力。

摒弃冗余资讯

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音像、电子邮件、语音留言等资讯的冲击,增大了我们的压力。如果你不是有选择地吸收资讯,它们只会令你窒息:每天醒来时都觉得自己落。后了如果你持续为资讯所包围,你会被它套牢,觉得工作量和压力过大。要让资讯为我所用,有选择地吸收对自己真正重要的资讯,应该定期整理、清除非关键信息,包括物理环境(办公区、档案柜等)和电脑储存。过时的、多余的资讯如同垃圾,无益而有害——必须克服“以后没准会用到”的心态。

建立平衡

你不能控制事件本身,却能控制对事件的反应。生气是一种有破坏性的情绪,要想长期有效地控制情绪,必须训练、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以及重荷下保持佳境的能力。运动、放松,可以暂时发泄怒气;分析、了解自己的个性与情绪,可以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注重业余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留出休整的空间:与他人共享时光,交谈、倾诉、阅读、冥想、听音乐、处理家务、参与体力劳动都是获得内心安宁的绝好方式;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忍耐力、灵敏度或体力……持之以恒地交替应用你喜爱的方式并建立理性的习惯,逐渐体会它对你身心的裨益。

5.构建心理减压机制的方法

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最新调查显示,有七成的人感觉自己面临的压力很大,主要来自就业、工作、学业、婚恋和人际关系等诸方面。

这种“压力很大”的感受,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少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遇到。过去,我们曾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内部的固有弊端,是他们的“社会病”。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这种“病”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这是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病”,就应该正视,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由此而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

要尽快构建心理协调机制

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下,一些人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这种疾病虽然不是精神病和常规疾病,但也属于一种“病态”。目前虽说有些地方也开办了心理诊所,但不仅数量少,而且多为卫生诊所,出诊者都很少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其实心理疾病有其自身的表现和规律,许多“病”是从医学角度无法治疗的。因此,社会应建立广泛意义上的心理健康门诊,其功能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于一身。尽快培养一批心理健康专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要尽快构建矛盾化解机制

人在压力的重负下,容易情绪失常,导致社会矛盾增加。社会应尽快增设有针对性的服务机构,建立权威的矛盾协调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的社会体系。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些重大恶性案件,往往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化解有关。前段媒体报道某企业领导同电业部门发生矛盾,领导一怒之下在电业部门的附近装上了炸药,后来得到有关方面的协调,才使这场一触即发的社会灾难避免发生。可见及时有效地协调各种矛盾多么重要。